陈浩盯着地上那几道细长的划痕,喉咙发干。他蹲下身,用手指蹭了蹭沙土边缘,指尖传来轻微的颗粒摩擦感。
“不是野猪?”他问。
娜娜站在他身后半步,镜头微微低垂,扫过痕迹走向。“体型不足其三分之一,移动轨迹重复交叉,有明显试探特征。”她顿了顿,“更像是侦察行为。”
“谁侦察?蚂蚁军团?”陈浩站起身,拍了拍手,“咱俩又不是外星美食节头道菜,至于这么偷偷摸摸看?”
“不排除环境适应型小型生物的可能性。”她说完,转身走向建材堆,“但无论动机如何,加快进度是当前最优解。”
陈浩没吭声,弯腰去搬刚才那根支撑梁。刚抓牢边缘,手臂一软,差点跪在地上。他喘了口气,扶着膝盖缓了两秒才重新发力。
“你体力已低于安全阈值。”娜娜说,“继续强行作业可能导致韧带损伤。”
“那你说怎么办?”他抹了把脸上的汗,“等我躺平了再建?”
“不需要你躺平。”她抬起手,在空中轻轻一划。一道淡蓝色光轨随即浮现,从他们所在位置蜿蜒延伸至救生舱残骸旁的空地,“按这条路径运输,可减少无效转向七次,降低重心偏移风险。”
陈浩眯眼看着那条漂浮的线:“你这又是投影又是计算的,搞得跟导航软件似的。”
“准确来说,是人体工学优化系统。”她指尖轻点,光轨微调,绕开一处松软区域,“你目前每趟搬运平均耗时六分十九秒,其中四十七秒浪费在调整姿势和避障上。若沿此路线执行,单程可节省约五十秒。”
“合着我之前全是白忙活?”
“不完全是。”她语气平静,“至少证明你能坚持到现在,意志力评分比初始评估高出12%。”
陈浩翻了个白眼:“谢谢夸奖,机器人同志。”
他试着按光轨走了一趟,起初觉得绕远,走到第三个拐角时才发现转弯更顺,发力也均匀了些。来回两趟后,呼吸节奏居然稳了下来。
“下一批搬什么?”他擦了擦额头的汗,主动问道。
“优先立柱基材。”娜娜调出一幅半透明结构图,悬浮在两人之间,“明日将进行框架组装,需提前集中主承重构件。”
“你还真把我当施工队包工头使唤。”
“我只是提供效率方案。”她看了他一眼,“执行与否,由你决定。”
陈浩哼了一声,转身去扛最粗的那根金属柱。这次他没急着冲,而是按照刚才的路线缓缓推进,脚步稳了许多。
太阳升到头顶,晒得人头皮发烫。他一趟趟来回,汗水浸透t恤,在背后结出一圈圈盐渍。奇怪的是,虽然累,却不像之前那样喘不上气。
“你这路线……还真有点用。”他放下第三根立柱,喘着气说。
“我说过。”她站在原地,镜头扫过堆放区,“科学方法不会骗人,骗人的都是借口。”
“行行行,你说得都对。”他摆摆手,“等基地建好了,我给你刻个碑,写‘此处曾有一位伟大的生活导师’。”
“建议碑文改为‘节能降耗典范案例’。”她转身走向最后一块横梁,“现在,开始框架搭建。”
陈浩一愣:“现在就搭?我还以为只是搬完就行。”
“建材集中已完成。”她单手托起横梁,稳稳悬停在半空,“下一步是结构成型。你负责定位,我辅助固定。”
“听上去像我在打下手。”
“分工本就不以尊卑论。”她说,“你有判断力,我有力气。配合即可。”
陈浩苦笑:“你说得轻松。”
第一根立柱竖起来时还算顺利,娜娜用磁力臂稳住,他找准凹槽推入。可第二根刚抬离地面,脚底一滑,整根柱子差点砸向小腿。他慌忙后退,后背撞上救生舱外壳,闷响一声。
“重心太低。”娜娜伸手接住下坠的柱体,“你弯腰过度,导致上半身失衡。”
“我不是钢铁侠,没法飞着干活。”
“也不需要飞。”她调整姿势示范,“屈膝,背部贴紧支撑点,用腿部力量上推。你现在这样,等于拿脊椎当液压杆使。”
“我这不是没学好人体结构课的好吗……”他嘀咕着照做,这次总算勉强立稳。
接下来的动作渐渐有了章法。娜娜一边操控磁力臂稳定构件,一边口述要点:“卡扣要斜插进槽口,听到‘咔’的一声才算锁死。”“别用手掌直接压,容易滑脱。”“对,就这样,再往前半厘米——好了。”
当四根主柱与顶部横梁拼合成一个歪斜但完整的矩形框架时,夕阳正好斜照过来,金属边缘泛起一层薄金。
“框架完成度30%。”娜娜确认,“基础承重结构已具备,可抵御六级风压。”
陈浩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头看着那个摇摇晃晃的“房子”,咧嘴笑了:“你说……以后咱要不要给它装个窗户?最好还能拉窗帘,晚上睡觉不至于被星星盯得睡不着。”
“当前优先事项是防风与隔热。”她说,“窗户属于非必要装饰项。”
“梦想总要有的。”他撑着膝盖站起来,“不然天天搬铁皮,图啥?”
“为了活下去。”她平静地说,“以及,不再依赖临时庇护。”
陈浩怔了一下,随即笑出声:“你还挺会讲大道理。”
“我只是陈述事实顺序。”她走向下一组建材,“剩余材料尚需整合,建议在光照条件恶化前完成第二批框架准备。”
“就不能让我歇五分钟?”
“可以。”她点头,“但五分钟内,阳光将偏移11.3度,阴影区扩大,影响视线精度。且气温预计下降4.7摄氏度,肌肉活性随之降低。”
“你就不能说‘天快黑了,赶紧干’?”
“那是模糊表达。”
陈浩叹了口气,重新弯腰去搬另一根横梁。这次他动作利落了些,甚至主动调整了握持角度。
“喂。”他突然开口,“你说那些小东西……还会来吗?”
“无法排除。”她扫描四周岩石,“但框架建立后,封闭空间将形成物理屏障,降低外部干扰概率。”
“也就是说,只要屋子盖起来,咱们就能踏实点?”
“相对而言。”
“那就行。”他咬牙扛起横梁,“再撞翻一次,我真得改行卖废铁了。”
两人继续工作。陈浩的动作虽仍显笨拙,但已不再频频失误。每一次安装成功,他都会抬头看一眼那个逐渐成形的轮廓,眼神里的疲惫慢慢被一种微妙的成就感替代。
最后一块基材归位时,天边只剩一线余晖。框架静静立在荒原上,像一座未完工的纪念碑。
“今日任务达成。”娜娜收起投影界面,“结构稳定性达标,无松动风险。”
陈浩靠着柱子坐下,喘着气:“你说……明儿能把墙板也装上吗?”
“取决于你的恢复速度。”她说,“建议今晚补充蛋白质摄入,并进行十五分钟低强度拉伸。”
“你就不能说‘早点睡’三个字?”
“那不够精确。”
他笑着摇头,仰头望着渐暗的天空。远处风声轻起,掠过金属表面,发出细微的嗡鸣。
忽然,他注意到地面又有新痕迹——就在框架西侧,三道浅浅的划痕正从岩缝边缘延伸出来,直指最近的建材堆。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碰了碰娜娜的手臂。
她低头看去,镜头迅速聚焦。
风还在吹。
金属架轻微震颤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