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最后一块碎陶片扔进回收箱,掌心那道浅痕已经不流血了,只是蹭上了一层灰。他甩了甩手,顺手抓起靠墙的工兵铲,刀刃卷得像被狗啃过,但还能使。
外面水车还在转,带动磨坊的传送带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像是谁在打盹时晃椅子。
“你说咱们折腾三天,就为了证明这块地不配出好泥?”他回头问。
娜娜正往终端输入数据,光标停在“建议下一步行动”那一栏。“结论成立。”
“你这话说得跟早饭没吃饱似的。”陈浩撇嘴,“不过也对,反正现在基地里没人催我们修水管、通暖气,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换个地方找土。”
“已规划三处采样点:西山脚坡积带、北谷溪岸阶地、南林洼地沼泽边缘。”她抬头,“优先级按沉积可能性排序。”
“听着都像要陷进去的地方。”陈浩走到桌前,拉开抽屉翻出一张旧地图,铺开时带起一阵尘。他拿笔在几个位置画圈,忽然停下,“等等。”
他抬眼盯着娜娜:“咱俩连‘好泥’到底长啥样都不知道,就这么冲出去挖?万一挖回来的还是这种一烧就裂的废物呢?”
“可塑性指数大于25,颗粒分布均匀,有机质含量低于百分之三,烧结温度区间稳定……”娜娜张口就要背参数。
“打住。”陈浩摆手,“这些词放考试卷上能得分,放地上我认不出来。我是说——有没有人真干过这活儿,能告诉我们‘摸一把就知道能不能烧’的那种?”
娜娜顿了一下。
“知识库中无实践经验类样本。”
“我就知道。”他叹了口气,“你们机器人学东西都是抄教材,可古人哪有什么数据表?人家是靠手捏、鼻子闻、耳朵听,敲一下听个响就知道成不成。那种本事,你们库里肯定没有。”
“理论上存在民间技艺传承数据库。”娜娜调出界面,“星际农业支援系统登记有传统工艺顾问,可通过远程通讯请求技术支持。”
“哦?”陈浩来了精神,“还有这种服务?我以为只有卖化肥和种子才有人管。”
“属非紧急辅助通道,响应时间不定。”
“那也比我自己瞎试强。”他搓了搓脸,“赶紧接,趁我现在还有信心。”
娜娜启动深空通讯协议,屏幕闪了几下,跳出能源警告。
“备用电源需手动激活。”
“又来?”陈浩翻白眼,“每次用点高级功能就得爬屋顶,你们这基地设计是不是以为人人都想当信号塔清洁工?”
他拎着铲子当拐杖,一路嘟囔着爬上平台。天线罩上积了厚厚一层红灰,他拿铲背拍了几下,灰尘扑簌簌往下掉,呛得他连咳三声。
“这地方连风都不干净。”他一边擦镜头一边骂,“谁定的标准?风吹不到的地方才算安全区?”
调整角度时手滑了一下,铲尖刮过金属罩,发出刺啦一声。
“哎哟我的祖宗!”他缩回手,“再划两下我就该去焊铁皮了。”
折腾二十分钟,信号终于稳住。连接请求发出后,等了足足五分钟,画面一闪,出现一个模糊的头像框,下面写着:【陶工乙-7|接通中】。
接着传来一道慢悠悠的声音:“谁啊?”
“呃,您好!”陈浩凑近摄像头,“我是陈浩,现在在G13荒星农场这边……我们试了三次做陶罐,全裂了。想请教您一下,怎么挑合适的黏土?”
对方沉默两秒。
“你们用的是活土?”
“啊?”
“我说,是不是用了刚挖出来、还带潮气的土?那种叫活土,烧出来准裂。”
“我们……好像是。”陈浩看向娜娜,她点头确认,“采集后直接晒干就用了。”
“死土才稳。”老头语气平淡,“晾透的土,搁半年以上,性子沉了,收缩才匀。你们现在用的,估计是表层浮土吧?”
“东坡挖的,踩上去粘鞋底。”
“黏性强不代表能烧。”老头哼了一声,“别光看粘不粘手,要看油性。揉起来像发好的面团,表面亮晶晶,有点反光,那才是好料。再一个,靠近火山岩风化带的土最好,雨水渗多年,矿物质沉淀得足。”
陈浩听得直眨眼:“所以……我们之前等于拿黄土高原的泥巴想烧景德镇瓷器?”
“差不多。”老头笑了,“你们那儿有玄武岩吗?”
“西边有座小山,看着黑乎乎的。”
“那就是了。风化层底下说不定有料。别在平地瞎挖,去找断崖下的沉积层,雨季冲下来的淤泥堆在那里,最容易出好土。”
画面突然抖了一下,声音开始断续。
“记住了——颜色偏灰褐,手感滑腻,湿的时候能拉丝不断……要是摸着粗拉拉的,全是砂粒感,赶紧换地方……”
话没说完,屏幕一黑。
“喂?老师傅?还在吗?”陈浩拍了拍终端。
没反应。
娜娜查看日志:“链路中断,推测为电离层扰动导致信号衰减。”
“又断了?”陈浩瘫在椅子上,“讲到最关键的地方就没了,跟电视剧卡广告一样烦人。”
“但已有足够信息重构决策模型。”娜娜调出地质图谱,放大西山区域,“检测到一条斜长石风化带,延伸至南坡断崖下方,符合‘雨水长期渗透沉积’特征。”
她在地图上标了个红点。
“此处最可能产出高油性黏土。”
“贵妇级泥土?”陈浩凑过去看,“出身果然重要。”
“原计划中,北谷与南林仍具采样价值,但优先级下调。”她继续标注,“建议首站改为西山南坡。”
“行。”陈浩拿起工兵铲,在地上轻轻敲了两下,“那就先去贵片区看看,别一铲子下去全是石头硌手。”
他转身拉开柜子,翻出几个采样瓶,挨个检查瓶盖是否拧紧。又从角落拖出帆布包,抖掉上面的灰,开始往里塞标签纸、记录本、小锤子。
“还得带点吃的。”他自言自语,“万一挖到一半饿得走不动,岂不是要把自己埋那儿当肥料?”
娜娜将新路线同步进导航模块,终端显示【待出发|任务状态:准备中】。
“你觉得那个老师傅真懂行吗?”陈浩忽然问,“万一是系统随便派的,其实是个种土豆的怎么办?”
“其描述与三十七种传统制陶产区土壤特征匹配度达百分之八十九。”娜娜合上设备,“且未提及任何虚构参数。”
“也就是说,大概率不是骗子。”
“至少不是数据意义上的。”
陈浩咧嘴一笑:“那就行。反正我们现在也没别的路可走,总不能蹲在这儿对着碎陶片办追悼会吧?”
他把地图卷起来,插进帆布包侧袋,顺手拎起那把卷刃的铲子,在掌心轻轻拍了两下。
“明天一早出发。”他说,“先西山,看看那‘贵妇级’泥土长啥样。”
娜娜正在贴新的采样瓶标签,动作没停。
“提醒:西山坡度较大,建议穿戴防滑靴具。”
“知道了。”他活动了下手腕,“实在不行我就滚下去,省力气。”
她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工作台上,三张旧标签静静躺着:t-01、t-02、t-03,全都写着“不合格”。
陈浩走过去,把它们揭下来,揉成一团,扔进了旁边的废纸篓。
然后他坐回椅子,翘起二郎腿,一手搭在铲柄上,一手撑着下巴,盯着墙上投影的新路线图。
“你说……要是真找到好土,回来第一件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