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左脚一滑,整个人顺着斜坡往下出溜。碎石哗啦啦滚下去,在黑暗里听得出有段距离才落地。
他手猛地一抓,指尖卡进岩缝,身体停住。胸口贴着地面,脸朝下,鼻子差点撞上一块凸起的石头。
“别动。”娜娜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右侧三米内土层松动,轻微震动就会引发二次塌方。”
“我知道。”他喘了口气,“我现在动不了,脚好像扭了。”
“左踝关节角度异常。”她说,“建议采用侧身匍匐撤离,重心压低,避免单腿承重。”
“你说得轻松。”他慢慢翻身,屁股蹭着地面向上挪,“我这体型不适合做体操动作。”
“当前情境下,生存优先于舒适度。”
“你还真是冷静。”
他一点一点往上爬,手抠着岩石边缘,膝盖和手臂借力。每动一下,左脚就抽着疼一次。终于爬上平地,他瘫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得像跑了五公里。
“样本呢?”娜娜问。
他低头看麻袋,还在肩上挂着。掏出那块青灰色的矿石,举到扫描仪前。
“上传。”他说。
绿灯闪了两下。
“数据接收完成。”她的声音没变,“成分符合预期,硅晶含量百分之六十三点七,杂质可控。”
“那就好。”他靠着石头闭眼,“接下来就是走路回去了吧?”
“预计行程四十七分钟。”她说,“你的步速将下降百分之二十二。”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我说的是事实。”
他咧嘴笑了笑,撑着站起来,一瘸一拐往回走。
天快亮时,基地门口的铁皮门被推开一条缝。陈浩扶着墙进来,脸上全是灰,衣服也破了个口子。
苏珊第一个冲过来:“你总算回来了!”
“怎么搞成这样?”卡尔从工具房探头。
“采样过程有点小意外。”陈浩把麻袋放在地上,“但东西拿到了。”
娜娜走过来,蹲下检查他的脚踝。手指轻轻按了几处,他“嘶”了一声。
“软组织挫伤,无骨折。”她说,“需要冷敷两小时,限制负重。”
“等会再说。”他摆手,“先干活。你们准备好了吗?”
“模具早就做好了。”卡尔拍拍手边的金属架,“就等你带料回来。”
“树脂配比我也调好了。”苏珊翻开本子,“加了点增塑剂,流动性应该没问题。”
“那就开始吧。”陈浩一屁股坐上水泥墩,“谁来给我讲讲流程?”
娜娜打开光屏,投影出一段墙体结构图。中间夹层标成黄色区域。
“先在钢结构之间开槽。”她指着图说,“深度八厘米,宽度十厘米。然后注入混合浆体,等待固化。”
“听起来简单。”陈浩说,“实际肯定一堆麻烦。”
“确实。”卡尔拎起切割机,“第一关是碎矿。这玩意儿太硬,普通研磨器转一圈磨不出多少粉。”
“资料库里有个办法。”娜娜调出一段数据,“高频振动粉碎法。可以用废弃切割机改装,加上震荡模块。”
“你会的还真多。”卡尔拆开机壳,“拿来试试。”
两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机器发出嗡嗡的响声,矿石一点点变成细粉。苏珊在一旁用电子秤称量,按比例加入树脂。
第一次搅拌完,浆体倒进测试槽,流得很慢,卡在中间不动。
“太稠了。”苏珊皱眉,“流动性不够。”
“树脂浓度高了。”娜娜看着屏幕上的粘度曲线,“建议降低百分之十五,再加微量分散剂。”
“有没有现成的?”陈浩问。
“实验室废料箱里有一小瓶。”她说,“标签写着‘未命名添加剂’。”
“听着就不靠谱。”陈浩说。
“但成分分析匹配。”她递过数据表,“风险可控。”
“行吧。”苏珊起身去找,“反正也没别的选择。”
第二次调配,浆体顺利流入测试槽。他们趁热打铁,在主墙体的一段夹层开了口子,接上注浆管。
“开始注入。”卡尔按下开关。
浆体缓缓推进,黄色液体在透明管道里流动,进入墙体内部。
“压力正常。”娜娜盯着传感器,“填充率百分之八十二……八十九……九十六……完成。”
“关阀。”苏珊记录时间,“接下来等它凝固。”
“夜间温度偏低。”娜娜说,“预计固化时间延长至六小时以上。”
“等不起。”陈浩摸着墙,“明天说不定又来震一次。”
“我可以启动加热模块。”她指向设备箱,“便携式恒温装置,能局部升温。”
“那就用。”卡尔说,“我们轮流守着。”
娜娜接通电源,两块加热板贴在注浆区外侧。屏幕上温度曲线慢慢上升。
时间一点点过去。陈浩坐在原地没动,脚踝裹了冰袋,嘴里嚼着能量棒。
“你说这东西真能扛住地震?”他问。
“模拟结果显示可以。”娜娜说,“实际效果需验证。”
“你就不能说得肯定点?”
“科学不接受猜测。”
“所以你现在是科学家了?”
“我只是执行数据分析。”
苏珊在旁边记笔记,突然抬头:“等等,传感器读数变了。”
所有人都看向她的屏幕。
“应力分布……在变化?”卡尔凑近。
“红色区域缩小。”娜娜调出对比图,“材料内部正在均匀分散压力。”
“意思是?”陈浩站起身,忘了脚疼。
“初步判断,结构稳定性正在提升。”她说,“比原方案快百分之四十。”
“真的假的?”他瞪大眼。
“数据不会说谎。”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加大注浆范围?”苏珊问。
“等完全固化后再决定。”娜娜说,“现在扩大施工存在风险。”
“也是。”卡尔点头,“一次试成不容易,别搞砸了。”
他们继续监测。加热板运行了四个小时,温度维持在三十八度。天彻底亮了,阳光照在墙上,注浆区表面已经干燥。
“可以做简易测试了。”娜娜说。
他们在上方搭了个临时平台,放上几块重型配重块。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
加载到第三块时,娜娜突然抬手:“停。”
“怎么了?”苏珊问。
“形变值超出阈值零点三毫米。”她说,“支撑架出现微移。”
“要不要撤掉?”卡尔伸手去搬配重。
“等等。”陈浩忽然开口,“我记得拖车上有根旧钢缆,一直没拆。”
“拿来试试。”娜娜说。
卡尔跑出去找,很快拖着一根锈迹斑斑的钢缆回来。两人一头绑在支撑架顶端,另一头固定在远处的地桩上,反向拉紧。
“再加一块。”陈浩说。
第四块配重放上去。屏幕上的曲线跳了一下,然后趋于平稳。
“形变停止。”娜娜说,“结构重新平衡。”
“看来这招有用。”陈浩笑了,“废物利用,省钱省事。”
“承重能力达到预期标准。”她看着最新数据,“较原始墙体提升百分之五十一。”
“比模拟还高?”苏珊惊讶。
“实际材料兼容性优于预测。”她说,“硅晶颗粒与树脂结合良好,形成稳定网络结构。”
“那就是成功了?”卡尔拍了下手。
“初步成功。”娜娜纠正,“仍需全面测试。”
“但至少不用再打更多钢桩了。”陈浩靠回水泥墩,“省下的力气能干别的。”
苏珊合上记录本,把笔插进衣袋。卡尔拆下注浆管,擦干净后叠好空桶。
娜娜站在设备旁,散热口微微发红,光屏不断刷新着应力图,颜色从红转绿。
陈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扭伤的地方还在疼,但他没吭声。
“下一步怎么办?”苏珊问。
“准备全面施工。”娜娜说,“需要更多矿石和树脂储备。”
“我去挖第二批。”陈浩活动了下脚踝。
“你不适合连续作业。”她说,“建议休息十二小时。”
“我没那么娇气。”他站起来,扶着墙,“再说,这事总得有人干。”
“我可以远程指引采样路线。”她说,“避开不稳定区域。”
“那你可得看紧点。”他咧嘴一笑,“上次差点把我送进地缝。”
“那次是你偏离预定路径。”
“地形逼我的。”
“下次我会提前预警。”
“行。”他点头,“你负责盯路,我负责出力。”
苏珊看了眼手表:“现在是早上七点十七分。如果中午前能把新一批材料准备好,下午就能开始大面积加固。”
“时间够。”卡尔说,“模具我已经做了三个,随时能用。”
“树脂存量还能支撑两次注浆。”苏珊补充。
“那就这么定了。”陈浩拿起折叠铲,“等我把脚包扎一下,马上出发。”
他转身要走,娜娜突然叫住他。
“这个。”她递过一个小型定位器,“贴在衣服内侧,实时监控移动状态。”
“又是小学生手表那一套?”
“更精确。”
“好吧。”他接过塞进兜里,“你们别在我回来之前把墙改得我不认识。”
“不会。”卡尔说,“等你带料来,我们再动手。”
陈浩挥了挥手,一瘸一拐走出基地。
三人留在原地。
娜娜站在设备旁,机体轻微震动,风扇转速提高。她的光屏持续运行,新材料的应力分布图正由红转绿。
苏珊翻开发记录本,笔尖落在纸上沙沙响。
卡尔把工具收进箱子里,抬头看了眼墙体。
风刮过屋顶,防水布轻轻晃动。
娜娜突然抬头,看向陈浩离开的方向。
“他偏离预定路线七米。”她说。
苏珊停下笔:“为什么?”
“前方出现塌方痕迹。”娜娜调出地形图,“他正在绕行。”
“通知他小心。”苏珊说。
娜娜指尖轻点,发送指令。
几秒后,通讯器传来陈浩的声音:“收到。这边土松,我贴边走。”
“保持距离。”娜娜说,“右侧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存在滑坡风险。”
“知道了。”他声音有点喘,“这破路比我减肥还难坚持。”
苏珊忍不住笑了下。
卡尔从工具房探出头:“他还能开玩笑,说明状态不错。”
“他的心率目前每分钟八十九。”娜娜说,“属于轻度负荷区间。”
“比我当年跑八百米快。”苏珊合上本子,“希望他真能搞到东西。”
“概率为百分之六十八。”娜娜说,“前提是矿石未被地下水侵蚀。”
“不算高啊。”
“已经比昨天高了二十三个百分点。”
苏珊愣了下:“你是说……我们今天其实进步了?”
娜娜没回答,只是光屏切换到了新的施工流程图。
卡尔拿着成型的模具走出来:“这个能用。明天直接套上去钻孔。”
“放那边。”苏珊指了指临时货架,“等陈浩回来再确认尺寸。”
娜娜站在原地,机体轻微震动了一下。散热风扇转速提高了半档。
远处,陈浩的身影出现在山坡拐角。他停下脚步,举起扫描仪对准岩壁。
“看到露头了。”他说,“颜色发青,应该是你要的那种。”
“开始采样。”娜娜回复,“每次取样不超过五百克,避免结构性破坏。”
“明白。”他掏出折叠铲,插进岩石缝隙。
铲子卡了一下,他用力一撬。一块拳头大的矿石掉了下来,砸在脚边。
“第一块到手。”他捡起来塞进麻袋,“还挺沉。”
“上传数据。”娜娜说。
他按下扫描仪按钮。绿灯闪了两下。
“已接收。”她说,“初步分析符合预期。”
“还有两块。”陈浩抬头看岩层,“上面那块更大。”
他往上走了几步,踩在一块斜坡上。脚底碎石滚落,滑下去几米才停下。
“小心。”娜娜声音紧了些。
“没事。”他稳住身子,“就是路烂。”
他再次举起铲子,对准上方裂缝。
这一次铲子顺利插进去。他用力一扳——
整片岩层发出一声闷响。
陈浩猛地后退,但右边地面已经开始松动。
他左脚踩空,整个人向坡下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