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核心的蓝光不再抽搐,平稳得像台修好的老空调。岩腔里的震动彻底停了,连空气都安静下来,仿佛刚才那场差点把人掀飞的冲击只是集体幻觉。
娜娜睁开眼,屏幕上的数据流滑得飞快。“系统已进入待命模式,防御协议关闭,未授权数据残留已被隔离,无活跃风险。”她顿了顿,“当前状态稳定,可安全撤离。”
没人立刻动。
卡尔坐在地上,背靠着一块碎石堆,手指还搭在电源箱的接口上,像是怕它突然炸了。苏珊抱着防护袋,晶体安静地躺在里面,表面裂痕还在,但光亮均匀,没再忽闪。她低头看了眼,又抬头看核心,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陈浩仰着头,后脑勺抵着墙,手还悬在半空,离那个临时装置的按钮不远。他眨了眨眼,忽然笑了。
“嘿。”
他一巴掌拍在腿上,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岩腔里格外清楚。
“这玩意儿真不炸了?”
卡尔扭头看他,“你试过重启人生吗?”
“没试过,但我现在觉得自己像个活下来的bug。”
他说完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脚,骨头咯吱响了两声。然后走过去,在墙上拍了三下,节奏和之前启动节律干扰时一模一样。
“收工了兄弟们,咱们不是逃出来的,是干完活走的。”
苏珊终于松了口气,把防护袋往肩上挪了挪。卡尔慢吞吞爬起来,捡起散落的工具,顺手把废掉的电容塞进背包侧袋。
娜娜站在原地没动,光学镜头扫过四人。“返程路线已更新,建议避开东南向裂谷区,辐射值仍超标。”
“听你的。”陈浩拉了拉防护服领口,“这身衣服穿久了真臭,能早点回去洗个澡最好。”
“前提是基地还有水。”卡尔嘀咕。
“有水没水不重要,”陈浩一边检查腰带上的存储模块,一边说,“重要的是门能不能开。要是连大门都塌了,咱就只能敲门喊‘有人吗’。”
苏珊白他一眼,“你还想敲门?”
“不然翻窗?我这体型,卡住就成永久住户了。”
卡尔弯腰收拾最后一块电路板,动作顿了下。“我们在这折腾半天,外面到底啥样,谁也不知道。海啸退了没?通讯恢复没?还是说……”
他没说完。
三人看向他。
“还是说,”他低声说,“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啥都没了。”
空气又沉了一下。
陈浩蹲下来,把鞋带重新系紧。他低着头,手指用力扯了下结。
“要真是那样,”他抬头,咧嘴一笑,“那就咱们四个,从头建一个更好的。”
苏珊哼了声,“你倒是乐观。”
“我不乐观谁乐观?你?卡尔?还是娜娜?”他指了指机器人,“她连表情都不会换。”
娜娜平静地说:“我的面部模块损坏率百分之六十二,无法模拟复杂情绪。”
“你看,”陈浩摊手,“连机器人都比我们惨,咱还好歹能笑出声。”
卡尔摇摇头,背上包,手里拎着刚组装好的信号增强器——外壳是旧电池盒改的,天线用的是废弃导线拧成的螺旋状,丑得离谱,但指示灯亮着绿光。
“丑是丑了点,”他拍拍装置,“但它能用。比某些只会说风凉话的人靠谱。”
“哎,我这是鼓舞士气。”陈浩举手投降,“再说了,刚才谁说要重建的?是我吧?”
“你那是嘴硬。”苏珊调整了下肩带,“不过……至少现在,星球不会再吞掉我们的家了。”
娜娜走上前一步,手臂投影出一条蓝色路径,从当前岩腔延伸出去,绕过三处高危区,直指地表出口。
“预计行程五小时十七分钟,途中需经过两段塌方通道,建议保持队形。”
“明白。”陈浩站到最前面,“我打头,卡尔断后,苏珊中间护着晶体,娜娜随时报路况。”
队伍开始移动。
走出核心大厅前,陈浩回头看了一眼。那颗蓝色光球依旧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像一颗被驯服的心脏。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金属咬合的声音闷重,像是给一段旅程画上了句号。
通道比来时安静得多。
没有警报,没有震动,也没有突如其来的能量脉冲。只有脚步声在岩壁间回荡,一下接一下。
“你说上面会不会有人等我们?”苏珊忽然问。
“肯定有。”陈浩头也不回,“值班的老王,做饭的老李,还有天天骂我们耗电的电工小张。”
“他们要是知道我们真把核心修好了,估计以为我们在开玩笑。”
“等我们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让广播响起来。”陈浩说,“播一首老歌,最好是那种吵得人睡不着的。”
“你确定不是为了报复大家?”卡尔在后面说。
“这叫精神重建。”
苏珊轻笑了一声,抱紧了防护袋。
娜娜走在中间,光学镜头不断扫描前方路况。“前方三十米出现轻微塌方,可通过,建议贴左侧行进。”
“收到。”陈浩抬手示意减速。
他们一个接一个穿过狭窄的缺口。陈浩的肩膀蹭到了岩壁,防护服发出刺啦一声,但他没停下。
“衣服破了。”他低头看了眼,“回去得换,不然显得太狼狈。”
“你一直挺狼狈的。”卡尔跟上来。
“但我是成功的狼狈。”
通道逐渐上升,坡度变缓。空气开始流动,带着一丝微弱的风。
“快到通风层了。”娜娜说。
“也就是说,再往上,就能接到外部信号?”苏珊问。
“理论上可以。”娜娜回答,“但目前未检测到任何有效通讯频段。”
没人说话。
陈浩摸了摸通讯器,开关早就坏了,但他还是习惯性按了一下。
没反应。
“可能大家都忙着修房子。”他说,“顾不上发消息。”
“也可能……”卡尔刚开口。
“别也了。”陈浩打断,“我们现在是带着好消息回去的,别一路走一路念悼词。”
“我只是说事实。”
“事实是可以改变的。”陈浩回头看了他一眼,“三百年前有人留下这套系统,没人觉得能修。我们现在修好了。所以别跟我说‘可能都没了’这种话。”
苏珊小声说:“你以前没这么能说。”
“压力大的时候,人总会冒出点新技能。”他耸肩,“比如我现在还能边走路边思考晚饭吃什么。”
“你脑子里就想着吃的?”
“吃饱了才有力气重建。”他理直气壮,“第一顿必须吃肉,罐头炖土豆,再来碗热汤。”
卡尔叹了口气,“你这目标也太低了。”
“低但实在。”陈浩笑,“总比喊口号强,比如‘为了人类的未来’——谁听得懂啊。”
通道尽头出现一道斜向上的阶梯,锈迹斑斑的金属梯固定在岩壁上,通向一扇半开的检修门。
娜娜抬手指向门缝透出的一缕灰光。“出口在即,外部环境初步检测中。”
陈浩第一个踏上梯子,踩了两步,铁梯发出吱呀声。
“这玩意儿撑得住吧?”
“比你体重轻的人都上去过。”卡尔在下面说。
“你这是人身攻击。”
“我说事实。”
陈浩爬到顶端,伸手推了推那扇门。锈死了一半,他用力踹了一脚,门猛地弹开,灰尘簌簌落下。
外面是傍晚的天光,灰蒙蒙的,云层低垂,但没有下雨。
他探出头,环顾四周。
远处的地平线上,基地的轮廓还在。塔楼没倒,主建筑群完整,只是外墙有些裂痕,几处屋顶塌了半边。太阳能板阵列东倒西歪,但大部分立着。
“嘿。”他回头喊,“还在。”
苏珊爬上来看了一眼,没说话,但肩膀松了下来。
卡尔最后一个出来,站稳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信号增强器的开关。指示灯闪了几下,接着长亮。
“有微弱信号。”他说,“但没内容,全是杂波。”
“至少不是死的。”陈浩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烧焦的味道,也有湿土的气息。
娜娜站在门口,扫描范围扩大。“检测到三处生命信号,位于主生活区,强度微弱,但持续存在。”
“有人活着。”苏珊声音轻了些。
“当然。”陈浩活动了下手腕,“不然谁给我们开门?”
他迈步往前走,脚步踩在碎石上,发出嘎吱声。
其他人跟上。
走了不到二十米,陈浩忽然停下。
前方地面有一道裂缝,不宽,但很深,边缘焦黑,像是被高温熔过。裂缝中间,躺着一块破碎的机械臂,型号和娜娜的一样。
他蹲下去,捡起一小片残骸,翻过来一看,编号模糊,但能辨认出属于早期探索型机器人。
“这不是我们的。”他说。
“也不是基地配发的型号。”娜娜走过来,看了一眼,“生产批次为三百二十年前,已停产。”
“那它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没人回答。
陈浩把碎片放进口袋,站起来。
“继续走。”他说,“先回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