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站在窗边,影子贴在玻璃上。苏珊的手指还在敲桌面,节奏不快,但没停。娜娜的屏幕数据流重新滚动起来,像是刚才那句话没打断什么,又像是把什么都记下了。
陈浩拉开门又探进半个身子,“对了,轮值第一天谁上?”
没人说话。
“抽签吧。”他说,“公平。”
苏珊从包里摸出三张纸条,撕得大小不一,捏成团往桌上一扔。“谁抽到带红点的,就是第一个管理员。”
娜娜抬起手,“我不能参与。我是系统记录者。”
“你本来就不算人。”陈浩笑。
她没反驳,光学模块闪了一下,像是默认了。
卡尔走回来,拿起一个纸团展开,白纸。苏珊打开第二个,也是白的。最后一个留在桌上。
陈浩伸手去拿,“不会这么倒霉吧。”
他摊开——纸角有个指甲油点的红点。
“我靠。”他把纸拍在桌上,“刚说完规则自己就得守,这叫自作孽。”
“你提的。”苏珊把笔递过去,“现在开始,你是管理员。有权发起警告,锁权限,组织讨论。”
“我现在就警告我自己别熬夜。”陈浩接过笔,在本子上写,“第一条:陈浩,昨夜通宵,违反休息规定,禁入实验室十二小时。明天上午九点前不得碰设备。”
“你也太狠了。”卡尔说。
“立规矩就得从自己身上割肉。”他抬头,“不然谁信?”
娜娜突然开口:“资源分配草案已完成初步模型。”
投影切换,一张表格浮现。分两栏:需求申报、贡献积分。
“基础物资按生存需求分配。”她说,“食物、水、电力配额每人固定。额外资源根据任务风险与成果加权计算。”
“什么意思?”陈浩问。
“比如苏珊绘制生态图谱,耗能高,但属于长期积累型工作。”娜娜调出数据,“卡尔运行质谱分析,单次占用算力大,属于高负荷任务。两者都应获得积分补偿。”
“那我每天拍照算什么?”陈浩指着自己,“给草写日记,也算贡献?”
“图像记录完整度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连续七日无遗漏。”娜娜说,“系统已自动计入基础积分池。”
“你还偷偷记账?”他瞪眼。
“我说过我能记。”她说,“过去六天,你积分排名第二,仅次于卡尔。”
“啥?我比苏珊高?”
苏珊冷笑一声,“我昨天画图的时候,你正躺在椅子上啃能量棒。”
“那是补体力!”陈浩不服,“再说了,我没中断记录,你们谁敢说自己一天都没漏?”
卡尔翻了下自己的终端,“我有两次延迟上传数据,因为设备重启。”
“那也算漏。”娜娜说,“系统标记为‘非连续操作’,不计入当日完整贡献。”
陈浩咧嘴笑了,“看吧,我不是最差的。”
“但这不是比赛。”苏珊说,“我们不是来争积分的。是为了搞清楚这颗星球怎么活人的。”
“可人一多,就得有标准。”卡尔说,“不然你说谁该用最后一台离心机?凭关系?凭资历?还是抓阄?”
“那就定个上限。”苏珊说,“积分只能换资源,不能换特权。比如不能用积分买别人的时间,也不能跳过排队。”
“同意。”陈浩在本子上划拉,“积分制度成立。但加一条:每月底清零,防止有人攒着不用,变成隐形权力。”
“可行。”娜娜输入指令,“系统将每月最后一天自动结算并重置。”
“下一个问题。”卡尔翻开笔记本,“环保。”
“环保?”陈浩皱眉,“咱们连厕所都用化学分解,哪来的污染?”
苏珊调出一张图,“这是上周采集点土壤样本的杂质分析。微塑料颗粒浓度比三个月前上升了近五倍。还有金属残留,来自废弃传感器外壳。”
“这些东西不该堆在回收区吗?”陈浩问。
“有人没按规定处理。”娜娜说,“过去三十天,净化舱启动频率增加四十七次,均因外来污染物超载。”
“谁干的?”陈浩看向卡尔。
“不是我。”他说,“但我查过日志。三次是夜间操作,身份未登记。”
“黑户?”陈浩声音抬高。
“更可能是忘了刷卡。”苏珊说,“但结果一样——环境在变差。”
“所以你要立条新规矩?”陈浩问。
“不止是规矩。”她说,“是底线。这颗星球不是垃圾场。我们用它的资源,就得保护它。”
“那要是有人非要乱扔呢?”陈浩问,“罚他扫地?还是扣积分?”
“设立生态保护红线。”苏珊说,“三条:禁止随意排放废弃物,禁止破坏地貌取材,禁止滥用不可再生材料。违反一次,锁全部资源权限四十八小时。”
“太严了吧。”陈浩挠头。
“你觉得不严?”她反问,“等哪天菌丝因为重金属中毒死了,我们喝西北风?”
屋里安静了几秒。
“我支持。”卡尔说,“生态崩溃是不可逆的。预防必须前置。”
“娜娜能监控吗?”陈浩问。
“可以。”她说,“环境传感器网络已覆盖基地周边五公里。任何异常排放或地形改动,系统将自动记录并报警。”
“那就加上。”陈浩在本子上写下,“第四条行为规范:生态保护红线。触发警报即视为违规,由管理员审核后执行处罚。”
“但要留申诉通道。”苏珊说,“万一误报呢?”
“当场录音说明。”陈浩想起昨晚的提议,“事后补录系统,管理员七十二小时内给出裁定。”
“我补充监督机制。”卡尔说,“娜娜负责记录和预警,但不直接处罚。所有警报需经轮值管理员确认,才能生效。”
“人机协同。”陈浩点头,“机器人管证据,人管判断。”
“系统已准备就绪。”娜娜说,“可进行模拟测试。”
“来。”陈浩站起来,“演一场。”
他走到终端前,故意把一杯水倒在地板上,“假设这是废液泄漏,没清理就走了。”
警报声立刻响起,红光闪了一下。
娜娜的声音同步播报:“检测到非正常液体排放,位置会议室东侧地面。操作者识别为陈浩,时间十四时零三分。建议启动违规流程。”
“收到。”卡尔扮演管理员,“通知责任人立即处理,并提交书面说明。”
“我处理了。”陈浩拿拖布擦地。
“系统记录完成清理。”娜娜说,“但未收到说明。倒计时两小时,逾期将标记为隐瞒行为。”
“我补。”陈浩对着终端说,“第828次测试,人为模拟泄漏,已清理。目的验证流程。”
“说明已录入。”娜娜说,“事件闭环,不构成违规。”
“行。”陈浩坐下,“这系统比我班主任还严格。”
“但它不会情绪化。”卡尔说,“也不会偏袒。”
“可它也不懂变通。”苏珊说,“比如外面下雨,我们临时改采样路线,设备搬动超出原计划区域,算不算违规?”
“不算。”娜娜说,“系统会结合天气数据、任务目标与人员动线综合判断。非主观偏离不触发警报。”
“那要是有人故意绕路去挖矿呢?”陈浩问。
“矿物探测不在日常任务范围内。”她说,“一旦开启非授权挖掘行为,警报立即激活。”
“听起来没问题。”苏珊终于点头。
“还有一个事。”陈浩翻本子,“自由探索日。”
“每月一天。”苏珊说,“不限课题,不记考勤,不用报备。”
“那天就算我拆了主机装游戏机,也没人管?”陈浩问。
“没人管。”她说,“但修得你自己来。”
“成交。”他画了个勾。
“不过……”苏珊顿了顿,“我想加个条件。”
“又要加?”陈浩叫苦。
“不是限制。”她说,“是提醒。每次自由探索日后,所有人要交一份‘灵感简报’。不用长,一百字就行。写了就算完成任务。”
“为什么?”卡尔问。
“怕大家真去睡一整天。”她说,“既然给了自由,也得有点反馈。不然下次没人愿意让出这一天。”
“我可以接受。”陈浩说,“反正我到时候肯定有话说。说不定还能发现外星wiFi密码。”
娜娜忽然说:“规则模块整合进度百分之六十,预计四十分钟后完成初版草案。”
“别太快。”陈浩说,“我还想再改几处。”
“你现在改,等于让我重算。”她说,“建议先统一意见,再批量更新。”
“你还嫌我烦?”他笑。
“我的处理器不是无限的。”她说,“频繁修改影响效率。”
“听听。”陈浩转头对其他人,“机器人开始抱怨了。”
没人笑。
但气氛松了些。
苏珊靠回椅背,手里捏着笔轻轻敲桌。卡尔低头画他的流程图,线条清晰。娜娜的屏幕继续滚动,分类标题一个个弹出:作息管理、资源分配、行为规范、监督机制、特殊条款。
陈浩看着本子上的红圈,嘴里念叨:“积分清零、环保红线、自由日、人机协同……差不多了。”
“还缺一个。”苏珊说。
“啥?”
“应急情况。”她说,“比如有人受伤,必须马上用设备救命,来不及走流程。这种算违规吗?”
陈浩愣住。
“不算。”他说,“但得事后说明。”
“那就加一条例外条款。”卡尔说,“生命优先原则。任何为抢救人员或关键系统而采取的非常规操作,允许事后四十八小时内补录说明,不计入违规。”
“同意。”陈浩写下来,“第五条附加规则:生命优先。一切以保命为准。”
“系统已收录。”娜娜说。
陈浩合上本子,伸了个懒腰。墙上的钟指向下午两点十七分。
“咱们吵了一早上。”他说,“居然真弄出个东西来了。”
“只是草案。”卡尔说。
“但方向对了。”苏珊说。
“下一步呢?”陈浩问。
娜娜正要回答,屏幕突然跳出一条提示:
【警告:基地西侧围栏外二十米,检测到未登记热源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