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秋越来越近,李家村的节日氛围也越发浓厚。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上了红灯笼,孩子们在村里追逐打闹,嘴里念叨着月饼和赏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甜的、暖暖的气息。
李渔的水箭连珠也练得越发熟练,已经能连续射出九支水箭,箭势连贯,威力十足。这天上午,他在院子里练习时,九支水箭如同银色的流星,接连射中远处的靶心,几乎将靶心射穿。
“不错,再练练,争取中秋前能射出十支。”玄尘道长看着靶子,满意地点点头。
“弟子会努力的。”李渔笑着说,心里也憋着一股劲。
中午时分,林婉儿又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月饼模子,上面刻着兔子和月亮的图案,十分精致。“李渔哥,你看我娘做的模子,好看吗?”
“真好看,刻得真精致。”李渔由衷地赞叹道。
“我娘说,下午就开始做月饼,让我来问问你,要不要过去帮忙?”林婉儿期待地看着他。
“好啊,正好学学怎么包月饼。”李渔笑着答应。他还从没亲手做过月饼,心里有些好奇。
林婉儿家的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做月饼的材料:和好的面团、各种馅料,还有一口大蒸锅。林婉儿的娘正忙着揉面团,看到李渔进来,笑着说:“清儿来了,快来帮忙,正好缺个力气大的揉面团。”
“好嘞,阿姨。”李渔挽起袖子,接过面团揉了起来。他有灵气加持,力气比常人大多了,揉起面团来又快又好,把面团揉得光滑细腻。
林婉儿则负责把面团分成小块,擀成圆片,然后放上馅料。她的动作很熟练,包出来的月饼坯子大小均匀,形状好看。
“婉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李渔笑着说。
“那是,我跟着我娘学了好几天呢。”林婉儿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又拿起一个月饼坯子,用模子压出图案,“你看,这样压一下,就有好看的花纹了。”
李渔也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个月饼坯子压上图案,虽然不如林婉儿做的精致,却也像模像样。
三人一边做月饼,一边聊天,气氛温馨而热闹。林婉儿的娘说起李渔小时候的趣事,说他那时候又瘦又小,却总爱跟着村里的大孩子上山,每次回来都弄得一身泥。
李渔听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那时候不懂事。”
“现在长大了,懂事多了,还成了有本事的人。”林婉儿的娘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忙碌了一下午,月饼终于做好了,满满两大屉。林婉儿的娘把月饼放进蒸锅,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浓郁的甜香,让人垂涎欲滴。
“好了,等蒸熟了,先给你和道长送些过去。”林婉儿的娘说。
“谢谢阿姨。”
离开林家时,林婉儿偷偷塞给李渔一个刚做好的月饼坯子,是用枣泥馅做的。“这个给你,先尝尝生的,熟了更好吃。”
李渔接过月饼坯子,咬了一口,甜甜的枣泥混合着面团的清香,味道果然不错。“真好吃。”
“是吧?”林婉儿笑得眼睛弯弯的,“对了李渔哥,王药师说镇上酒楼中秋有猜灯谜活动,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好啊,正好去凑凑热闹。”李渔笑着答应。
回到清风观,李渔把下午做月饼的事告诉了玄尘道长,还把林婉儿娘要送月饼的事说了说。
“中秋嘛,就该热热闹闹的。”玄尘道长笑着说,“猜灯谜你也去看看,多动动脑子,对修炼也有好处。”
“嗯。”
接下来的几天,李渔一边练习水箭连珠,一边期待着中秋的到来。他的水箭连珠终于在中秋前一天练到了能连续射出十支,虽然最后一支的威力稍弱,但总算达成了目标。
“太好了,明天可以安心过节了。”李渔看着靶子上的十个孔洞,满意地笑了。
中秋前一天晚上,林婉儿送来了刚做好的月饼,有豆沙馅、五仁馅和枣泥馅的,还冒着热气。“李渔哥,师父,尝尝我娘做的月饼。”
李渔拿起一个枣泥馅的,咬了一口,软糯香甜,味道好极了。“太好吃了!”
“喜欢就多吃点,明天我们还要去镇上猜灯谜呢。”林婉儿笑着说。
“嗯,一定去。”
送走林婉儿,李渔和玄尘道长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已经很圆了,月光皎洁,洒在院子里,一片宁静。
“师父,您以前是怎么过中秋的?”李渔好奇地问。
“以前啊,就一个人在观里,吃块月饼,看看月亮,也就过去了。”玄尘道长笑着说,“还是现在热闹好。”
李渔看着师父脸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师父虽然看起来淡然,但也喜欢这样热闹的节日氛围。
明天就是中秋了,不仅能吃到美味的月饼,赏月,还能和林婉儿一起去镇上猜灯谜,李渔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夜色渐深,李渔躺在床上,想着明天的热闹景象,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镇上的红灯笼,听到了猜灯谜的欢声笑语,还有林婉儿开心的笑脸。
中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