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李世安也不矜持,笑道:“要说有,那就是弹劾我的折子,肯定不会少,大人可得帮我拦着点!”
“毕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下官升官太快了,不高兴的人可不少!”
肃顺自然听出来了,李世安明显话里有话,“这次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皇上也不会允许第二次。”
“给你透个底,你只要不越线,只要皇上和我在位,谁也参不倒你!”
“真的?”
李世安半真半假的开玩笑道:“那下官是不是可以横行天下了?”
不等肃顺敲打,李世安突然表情严肃起来,“下官也给您一个保证。”
“只要当今皇上在位,只要您在朝堂,下官永远忠于您和皇上!”
“永远忠于朝廷。”
“但是…。”李世安一脸真诚,又充满杀气的说道:“谁要是敢反皇上…。”
“谁要是对付您…,”李世安郑重的做出一个发誓的手势,“下官保证!”
“哪怕是把整个天下掀翻了,下官也会给您和皇上报仇雪恨!”
李世安突如其来的'誓言',让肃顺听得浑身一颤,他感觉哪里不对劲。
但就是说不出来。
毕竟李世安这是效忠的宣言。
是对他和皇帝的承诺,意思是,为了他们,可以与整个天下为敌。
对此,肃顺很感动,不由自主的伸出手,说:“绍圃,你有心了!”
“这天下,敢反皇上的,自然也就只有长毛、捻军这些反贼了…。”
李世安毫不犹豫的答话道:“大人,只要您和皇上说句话,只需百万两白银,下官马上就能编练一镇新军!”
“只要您发话,下官马上杀去金陵,不取下洪某人的脑袋誓死不回!”
似乎怕肃顺觉得自己在吹牛,李世安补充道:“大人,只需两万新军,下官保证攻破金陵,三万新军覆灭长毛!”
“这…”肃顺自然知道李世安说的不假,朝堂之上,早就有人推演过。
也不止一个人相信。
但是没人敢让李世安有如此实力。
没人敢让他训练这么多军队。
所以,
他只能叹息一声,“绍圃,朝廷需要的是平衡,一家独大不是好事。”
“唉!”李世安苦笑道:“下官也是着急啊,看着朝廷被一点点拖垮…。”
“看着大笔大笔的钱粮消耗…。”
“绍圃,慎言!”肃顺打断了李世安的抱怨,安抚道:“一切会好的!”
“当务之急,你我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其他的,皇上自会考虑!”
“你的心意,我会传达!”
李世安一脸无奈的点点头,但其实他内心并不以为意,他就是装的。
他向来不喜欢藏事。
就像他第一次见冯素贞一样。
他喜欢用阳谋。
为了避免自己心软、愧疚,这也算是光明正大的找了一个起兵理由。
肃顺根本不会想到,他和皇帝都活不了几年,也根本不会想到。除了太平天国这些造反的人,朝廷内部也会反他们。
肃顺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可以做一个权臣,却太心软、太自信了。
这才给了兰贵人和六王爷机会。
这些李世安不会说,
甚至他说了,以肃顺的性格,对方也会自负的不相信这些人会反。
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那个比李世安还小一岁,刚刚诞下皇子的兰贵人,会在未来权倾朝野几十年。
现在李世安的这个便宜小侄女,自己也不会想到,更加不要说肃顺了。
……
第二天吃过早饭,怡良与家人也离开了,他不能离开驻地太久。
其余官员都是连夜离开。
因为吉尔杭阿已经被口谕宣读为新任江南巡抚,李世安干脆就开始交接工作,不再过多管理江南省事务。
让赵烈文、黄绍恒准备赴任的物资,人员、船只、武器弹药的安排。
他自己则是忙着造人。
同时也是陪伴家人。
先前在百越,虽然是一个常驻风月之地的风流衙内,但毕竟离家近。
最多三五天就回家一次。
与家人的交流还是不少的。
但是,
自从离开百越,赶去金陵参加保卫战以来,已经与家人两年未见了。
家人催婚的机会都没有。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李世安不结婚,害得他的弟弟李世喜也不能结婚。
李世喜今年也18了,
准确的说,18岁半了。
妹妹李世乐也14了。在这个时代,他们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尤其是以如今李家的身份。
不知道多少人在提亲了。
这个时代有一些后世之人不太理解,甚至相反的婚姻习惯。
后世有钱的、知识分子等地位相对高的,一般结婚都比较晚。
而农村百姓结婚一般比较早。
哪怕达不到结婚年龄,无法领证,也要先订婚同居生孩子。
(当然,没钱找不到的除外)
可这个时代恰恰相反,越是地位高的,有钱的,结婚年龄普遍小。
原因很简单,
这个时代讲究家族人丁兴旺。
有钱的、有地位的,都着急生子嗣继承家业,害怕中途夭折。
小到什么程度?
大庆帝国两位皇帝13岁当爹!
这是当爹的年纪,不是结婚的年纪!
除了清文宗24岁当爹,还有他老子26岁当爹,其余的都在19岁以下!
而他老子,13岁就结婚了。
至今为止
整个大庆帝国皇帝,就没有16岁以后结婚的,都在16岁之前结婚。
乾隆年间规定,
男子年满16岁,女子年满14岁后仍未嫁娶者,需缴纳六两银子的罚款。
也就是说,
朝廷现在用的是以上催婚方式。
要不是李家地位特殊,李世安官职太高,能管的人懒得管能。
想管的人不够资格。
那么李世安老兄弟早就交罚款了。
而李世安的妹妹,
再不结婚,也需要交罚款了。
“见过二哥!”在李玉玺的要求下,李世喜、李世乐两人恭敬的行礼。
接着又给明玥行礼,“见过二嫂!”
明玥微笑着回了一礼。
“好了,都是自家人,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李世安看着一家人,在这一本正经的行礼,顿时有些无语道。
“乖孙啊,礼不可废!”李玉玺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咱们家泥腿子出身,有些落了下乘,现在不学就晚了。”
“趁着他们还年轻,还没有成家,让孙媳妇教一教多好了…。”
“这样传出去,咱老李家才有面子,才能符合现在的身份不是?”
“要是还像先前一样不知礼数,被人嘲讽是爆发户多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