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杨霈毫不犹豫的说道:“虽然同样是避敌锋芒,但是撤回武昌据城而守,多少还是有着兵败而逃的嫌疑。”
“这样做,朝廷不理解,百姓也不理解,也会失去战场主动权。”
随即杨霈又看向之前有过合作的曾某人,说:“同时,也正如曾部堂所言,咱们撤回武昌,虽然能给武昌增强防御,却也同样给了长毛组织兵马的时间。”
“会造成长毛反贼再次兵临城下!一旦战局不利,我等都少不了朝廷处罚…。”
官文虽然身为荆州将军,但他的主要作用,是以满洲贵族身份,牵制监督湖广的汉人官员,实际并无多少军事能力。
杨霈这个文官总督,在某些时候,都能在军事上碾压他这个将军。就比如现在,杨霈说的他就是一愣一愣的。
官文这个钦差,因为李世安的出现,实际地位不一样了,但是能力没变。
先前只是因为李世安吹捧,自己飘了,又因为太平军主动退让,这才稀里糊涂的带着数万人一路收复失地。
一遇到硬骨头。
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不是硬刚打仗,而是退回去,交给李世安指挥。
李世安身为湖广总督,节制的还是湖广两省兵马,统筹全局理所应当。
他这个钦差,完全可以坐享其成。
只是现在被杨霈一分析,这才发现自己想当然了,自己如果一开始就稳坐大后方,让李世安在这里自然可以。
可是他自己这段时间太过高调。
此时退回去,那就是打自己嘴巴子,显得自己只会口嗨,实则是无能之辈。
虽然这是事实。可他毕竟是钦差大臣,是主帅,是这里的一把手。
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
因此,端着姿态问道:“那依杨大人的意思,应该怎么避敌锋芒?”
“这个…。”杨霈被问到关键点了,他也有些卡壳,毕竟他也只是文官。
不擅长军事。
沉思片刻后,说道:“离开这里即可,至于去哪,这不是还有黄州、崇阳、通城等地没有收复吗?去哪都成!”
“先去收复那些城池,不仅能打击长毛士气,消灭长毛有生力量,还能给武昌城增加大量的外围缓冲地带…。”
似乎发现自己说的太敷衍了,只能看向曾某人,“曾部堂,军事方面,湘军是主力,具体去哪,你给个意见吧?”
曾某人听着杨霈与官文一连串的对话,陷入了沉思,连杨霈看向他发问,都没有注意到,依旧在思考着利弊。
有着算计的西陵阿见状,以为曾某人对杨霈的意见不太感冒,
察觉要冷场,马上附和道:“杨大人说得对!曾部堂,你就说说吧?”
“收复武昌,湘军就是主力…,你手下兵多将广的,也不想折损在这吧?”
西陵阿也是铁了心的搞事,
开口就说到重点,简单两句话,就直接点在曾某人的顾虑上面。
一是暗示曾某人,收复武昌城,你与湘军才是主力,硬刚的是太平军主力,结果,好处是李世安与官文的。
你自己得到的不过是一件黄马褂。
二是暗示曾某人,手下的将领在战斗中折损不说,还被挖墙脚…,如此情况下,继续在这里啃硬骨头值得吗?
“西大人说笑了…。”
曾某人这时已经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收复武昌城,那是官大人与李中堂指挥有方,可不是曾某与湘军。”
“曾某与湘军,不过是听从官大人与李中堂指挥,仅仅是牵制作用罢了…。”
曾某人何等人也,怎么会听不出西陵阿的挑拨言语,当着官文的面,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承认湘军是主力。
虽然他心中也是那么想的。
只是话虽然如此说,
但他多少也被影响了,他现在也在犹豫要不要啃硬骨头,为了李世安承诺的钱粮,他究竟应该做到何种地步?
是做做样子,还是尽力而为?
最好还是保存实力吧!
反正最终出事,也是李世安与官文顶着,他与湘军,只要有着足够的实力,就不怕朝廷掀桌子不重用他…。
官文对于曾某人的回答很满意,他虽然没有多少军事能力,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相反,他还是一个官场老油条。
是老狐狸。
他自然也听出来西陵阿挑拨。
只是他也不好当面呵斥对方,只能脸色阴沉的瞪了西陵阿一眼。
然后一脸客气的对曾某人说道:“曾部堂谦虚了,湘军征战千里,战斗力可是朝廷顶级,与桂军不相上下…。”
“现在桂军已经解散,说湘军是主力军,这话可是一点不假!”
官文不着痕迹的破解西陵阿的招式,换一个意思解释湘军是主力的意思。
不仅如此,
官文还放低姿态,换了一个与之前询问杨霈完全不一样的语气,向曾某人询问道:“曾部堂,还请说说你的看法…。”
杨霈与西陵阿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了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
他们不在乎官文的双标态度。
毕竟他们现在身份确实尴尬。他们奸笑,那是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别看官文看似态度没变,实际已经被他们带偏了,曾某人同样如此。
曾某人确实如他们预料的一样,如果没有他们的插话,以曾某人的意思,绝对是态度坚决的提议攻打黄州。
至少也是把太平军阻挡在这里。
并且在这里消耗太平军有生力量。
就如同李世安期待的一样,他与官文把太平军阻挡在远离武昌的地方。
给李世安一个大后方。
只是杨霈与西陵阿的暗示,让他现在迟疑了,他想着,“自己确实拿了李世安的钱,但是那笔钱值得拼命吗?”
“拿钱做事,天经地义。可是,拿的那一份钱,值得我给李世安拼命?”
“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只要对得起那笔协饷即可,何必拼命!”这是西陵阿两个人话语挑拨下,曾某人的想法。
所以,
面对官文再次发问,曾某人仅仅迟疑片刻,便认真说道:“官大人,您说得对,现在咱们确实应该避敌锋芒。”
曾某人也是老狐狸,
虽然已经改变了想法,但也知道绝对不能顺着西陵阿的话去回答。
不过瞬间,他就有了主意,
第一时间改变态度,直接赞同官文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话语开始回答。
然后再点评杨霈两人的意见,“杨大人与西大人说的也都有些道理!”
“咱们确实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