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钢铁洪流之中,有一辆吉普车却显得与众不同。它如同一条灵活的游鱼,逆着这股强大的力量,穿梭在钢铁巨兽之间。最终,这辆吉普车找到了团指挥车,稳稳地停在了一旁。
车门打开,叶修从车上跳了下来。他的步伐稳健而迅速,径直走向指挥车。车内的高城副团长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叶修到来,他立刻迎了上去。
“老高,计划有变!”叶修的声音简洁而有力,透露出一种紧迫感,“军长有重要任务交给我们团!”
高城副团长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他并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回答道:“明白!团长,你下命令吧!”他的语气坚定,充满了对叶修的信任和服从。
叶修立即通过团指挥链路下达指令:“全团注意!逐步放慢推进速度!保持战斗队形!向左右两翼的兄弟部队发信号,请求他们向前填补我团进攻正面!”
命令被迅速执行。正在凶猛推进的702团钢铁洪流,如同猛兽悄然收住了扑击的脚步,进攻势头明显减缓。
左右两翼的兄弟部队虽然不明所以,但基于信任和纪律,立刻加速前出,弥补了因702团减速而出现的战线空隙。
随后,702团整个庞大的战斗群开始依令进行复杂的战场机动。
他们并非简单后撤,而是以混编的战斗队形,如同一个整体旋转的磨盘,沉稳而有序地向整个进攻阵型的北侧边缘移动。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各营连之间协同默契,防空雷达警惕地扫描着天空,坦克炮塔始终指向威胁方向,始终保持着一触即发的临战状态。
在集团军前进指挥所的巨大屏幕上,李军长通过数据链传回的实时态势,清晰地看到了代表702团的那个三角形符号及其下属所有单元的移动轨迹。
他对这支部队在“撤退”中仍能保持如此高昂战备和严谨纪律的表现,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支他寄予厚望的信息化尖刀,正在展现出与其装备相匹配的过硬素质。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蓝军“新西兰”集团军指挥部内。
指挥官王军长同样是一位经验丰富、嗅觉敏锐的老将。
他很快从层层上报的侦察信息中,察觉到了红军进攻锋线上那细微却不同寻常的变化——其主力突击部队之一的702团,似乎脱离了主要进攻轴线,正在向侧翼移动。
由于蓝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尚处于“军-师-团”级节点传递阶段,缺乏红军那样延伸到单车单兵的战场数据链,情报的传递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延迟和失真。
大约一小时后,一份经过多方印证但仍不够精确的侦察报告才放到了王军长的指挥桌上。
报告分析认为:红军702团可能是因为激战后需要补充油料弹药,或因协调出现暂时困难,正在进行战术调整,其原进攻地段已由其他部队填补,整体进攻压力并未减弱。
“油老虎吃饭去了?”王军长看着报告,沉吟了一下。大规模装甲部队机动,油料补给确实是首要问题,这种解释符合常理。
他叮嘱了一句:“保持关注,查明他们最终去向。”但并未因此就认为红军会突然改变主攻方向,其注意力依旧被正面红军持续不断的凶猛攻势所吸引。
随后,红军发起了大规模、多手段的电磁压制,GpS干扰、通信阻塞、雷达致盲等手段齐上阵。蓝军前线侦察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技术侦察手段获得的信息开始大量失真、中断。
双方空军在战场上空展开了激烈绞杀,争夺制空权,更是进一步遮蔽了战场视线。
在这片电磁迷雾和空中硝烟中,蓝军指挥部未能持续追踪到702团的最终去向。
他们更没有察觉到,在红军与蓝军战机激烈格斗的空域下方,真正的“树梢杀手”——红军庞大的陆航直升机群,始终引而不发,静静地蛰伏在后方机场,等待着出击的致命时刻。
---
红军某前线野战机场——
这里的气氛与指挥中心的凝重、前线战场的喧嚣截然不同,一种压抑到极致的、一触即发的战前寂静笼罩着机场。
庞大的直升机群已经完成最后检查,整齐地排列在跑道上。
35架米-171运输直升机的巨大旋翼已经开始缓缓旋转,由慢到快,最终化作一片片模糊的光影,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汇聚成一股震耳欲聋、令人血脉贲张的巨大声浪,仿佛一曲雄壮而暴烈的钢铁交响曲,在空旷的机场上空奏响。
配属的20架直11武装直升机已经蓄势待发。挂架下狰狞的导弹已经饥渴难耐。
李军长几乎集中了集团军所能调集的一半陆航力量,用于执行这次孤注一掷的突袭。
就在此时此刻,空降兵第 15 军某精锐空降营的战士们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迅速而有条不紊地登上飞机。
他们的面庞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迷彩油,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在战场上更好地隐藏自己,还赋予了他们一种神秘而威武的气息。
战士们的眼神锐利而平静,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和果断。他们全神贯注地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装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这些武器和装备都是他们在战场上的得力伙伴,力保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支部队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令人瞩目的战功。他们在过去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以勇敢无畏和高超的战斗技巧赢得了无数的荣誉。而今天,他们被叶修点名,被赋予了一项全新的使命。
这次任务与以往不同,他们不再采用传统的伞降方式,而是要搭乘直升机,以低空突防的方式,直接插入敌人的后方核心要害。
这种战术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勇气,因为直升机在低空飞行时更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攻击。
但这支部队毫不畏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一定能够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像数十年前他们的英雄先辈们一样,无论面对何等险境,都要像一颗最坚硬的钉子,死死地钉在“磐石”机场,直到主力部队的到来。
叶修已经抵达机场附近的临时前进指挥点,他通过望远镜看着这壮观的场面,深吸了一口带着燃油和尘土气息的空气。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