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撕掉那张止损单,决心拥抱“价值投资”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我不再每天盯着盘口的红红绿绿心惊肉跳,也不再为一两个点的波动而焦虑。我开始研究“青石重工”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我把它过去五年的财务报表都下载了下来,趴在桌子上,拿着计算器,像个会计一样,煞有介事地计算着它的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
虽然我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但那些理论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我看得一知半解,但并不妨碍我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家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好公司!
你看它的市盈率,才20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你看它的市净率,才1.5倍,股价都快跌破净资产了,简直是白菜价!
最重要的是,它手握大量订单,又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受益者,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可限量!
我越研究,越觉得我买的不是股票,是华夏国未来的国运!
我甚至还效仿那些真正的价值投资大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亲自跑到了“青石重工”的厂区门口。虽然门卫大爷没让我进去,但我隔着铁栅栏,看着里面巨大的厂房和来来往往的运输卡车,内心涌起一股豪情。
“稳了!”我对自己说,“这么大的实体企业摆在这里,还能让你亏钱不成?”
我把我的研究成果,发到了股票群里,洋洋洒洒几千字,从宏观经济分析到公司核心竞争力,引经据典,数据详实。
群友们都被我镇住了。
“卧槽!浩然兄真是大神!研究得太透彻了!”
“我服了,跟浩然兄一比,我们简直就是在赌博。”
“不说了,听浩然兄的,这票我拿到天荒地老!”
在一片吹捧声中,我彻底完成了从“林神”到“林老师”的转变。我享受着这种被人依赖和崇拜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位运筹帷幄的投资大师。
然而,K线图,并不会因为我的研究报告写得好,就给我面子。
“青石重工”在高位横盘了两个星期之后,开始掉头向下了。
一开始,只是微跌,每天跌个百分之零点几,像钝刀子割肉,不疼,但让你难受。
群里有人开始动摇了。
“林老师,这……怎么还跌了啊?”
“是不是行情结束了?我有点想跑了。”
我立刻站出来,给大家“充值信仰”:“大家不要慌!这是正常的调整!我称之为‘黄金坑’!是主力在拉升前,洗掉最后的不坚定分子!记住我们是价值投资者,不要被短期的波动迷惑了双眼!股价下跌,恰恰是给我们加仓的机会!”
为了证明我的理论,也为了稳住军心,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仓。
我把账户里剩下的二十多万资金,又投入了十万,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了“青石重工”。我的总持仓,达到了三十五万,仓位接近七成。
我的“补仓”行为,像一针强心剂,暂时稳住了群里的情绪。
但是,股价并没有因为我的“抄底”而止跌。它就像一个漏了气的皮球,晃晃悠悠,一路向下。
3%… 5%… 8%…
我那刚刚回血的五万块浮盈,很快就消失殆尽,并且开始由盈转亏。
账户,又绿了。
我的心态,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说好的“黄金坑”呢?怎么越挖越深,感觉快挖到地核了?
更让我难受的是,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我曾经不屑一顾的“垃圾题材股”,在我持股下跌的这段时间里,一个个都飞上了天。什么“虚拟现实”、“在线教育”,沾边就涨,连续一字板都是家常便饭。
而我,守着我那所谓的“价值股”,像个抱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大鱼大肉,自己却在喝西北风。
嫉妒和焦虑,像两条毒蛇,开始啃噬我的内心。
张凯给我打电话,兴奋地说:“浩然,我听你的,上次亏了一万多以后,就小仓位玩玩。前几天瞎蒙了一只搞VR的股票,五万块,一个星期就变成八万了!这牛市也太爽了!”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五味杂陈。我一个研究基本面、分析K线的“专业人士”,竟然还不如一个瞎蒙的?
“那你小心点,那种票没业绩,涨得快,跌得也快。”我只能这样酸溜溜地回复他。
挂了电话,我看着自己账户里那10%的亏损,第一次对自己的“价值投资”理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我不敢再在群里说话了。那个曾经被我称为“黄金坑”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埋葬我们所有人的乱葬岗。群里一片死寂,偶尔有人发个哭脸的表情,也没人回应。
我成了一个温水里的青蛙。
每天看着股价下跌一点点,亏损多一点点,一开始还觉得肉疼,但时间长了,竟然慢慢麻木了。
我不敢卖。因为一旦卖了,就等于承认了我的失败,承认我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的转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我输不起这个脸。
我只能选择“装死”。我安慰自己,我是长线投资者,我看的是三五年后的回报。只要公司不倒闭,只要华夏国还在发展基建,它总有一天会涨回来的。
于是,我把交易软件给卸载了,眼不见心不烦。我试图用这种鸵鸟心态,来逃避亏损的现实。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一个月后,我爸看我整天无所事事,唉声叹气,终于忍不住了。
“浩然,你那个股票……怎么样了?”
“挺好的,拿着呢。”我强颜欢笑,“长线投资,需要耐心。”
“那……到底亏了还是赚了啊?”我妈在旁边追问。
“暂时……暂时浮亏一点点,没事,很快就涨回来了。”我不敢告诉他们,我的亏损,已经从10%,扩大到了20%。我那五十二万的本金,又不见了七八万。
总亏损,已经接近六十万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惊天大雷,毫无征兆地炸响了。
那天我正一个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想用光影麻痹自己。偏偏就在最入神的时候,手机忽然震动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随手接起。
“喂,是林浩然吗?我是你大学同学李静,你还记得我吗?”
李静?我愣了一下,脑子里翻找了许久,才把她和学生会那个风风火火的女生对上号。毕业后,好像去了某家会计师事务所。
“哦哦,记得记得,你好啊。”我笑着应了一声,心里却有点意外。
“浩然,”李静的声音放低,带着一丝郑重,“我最近在参与‘青石重工’的审计工作。前几天看到一些情况……我觉得你最好小心点。”
我心里一紧:“什么意思?”
她沉默了一瞬,像是在权衡什么,最终还是说:“我不能说太具体,但财报上的数字,未必全都经得起推敲。尤其是海外项目,还有应收账款,你自己多留意吧。等公告出来,可能就晚了。”
话音一落,她急匆匆挂断电话,没给我追问的机会。
我愣在原地,心头骤然一凉。
难道……坏账?停工?捂盖子?
那我辛辛苦苦分析出的“价值”,赖以坚持的“基本面”,难道全是虚假的幻象?
我再也坐不住,疯了一样冲到电脑前,颤抖着重新登录交易软件。
屏幕一亮,我还没来得及操作,新闻推送已经蹦出来——
【交易所公告:青石重工因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疑点,自明日起被实施*St风险警示。】
轰!
我的大脑瞬间被炸成一片空白。
股票界那顶最沉重的帽子,终于砸在了我的身上。
下面,是一则刚刚发布的公告:【关于对青石重工(St重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因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
股票,在停牌。
我,一个立志要做“时间的朋友”的价值投资者,最终等来的,不是价值回归,而是一纸退市警告。那只青蛙,在水温烧开之前,就已经被庄家提前按死在了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