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继续滚动,屏幕上跳出一行醒目的标题:【2023年,华夏纳税排行榜前十的企业名单】
紧接着,一份名单清晰列出,每个企业后面都跟着一串令人咋舌的数字:
1. 中国烟草总公司:1.4万亿元
2. 中国石油:5800亿元
3. 中国石化:5200亿元
4. 中国工商银行:3800亿元
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100亿元
6. 中国建设银行:3600亿元
7. 中国农业银行:2800亿元
8. 中国银行:2500亿元
9. 腾讯控股:950亿元
10. 阿里巴巴:800亿元
“嘶——”
各朝代的抽气声此起彼伏,帝王们盯着榜首的“1.4万亿元”,只觉得头晕目眩。
嬴政掐着手指换算半天,才艰难地吐出一句:“这……这一家企业的税,比我大秦十年的赋税还多?” 他实在无法想象,什么样的生意能一年缴出1.4万亿。
朱元璋更是瞪圆了眼睛,反复确认“中国烟草”四个字:“烟草?这是啥?卖烟叶子的?能值这么多钱?”
【弹幕早已被“中国烟草”刷屏:
“烟民们贡献太大了!1.4万亿,相当于2023年我国军费预算的1.2倍(2023年军费约1.19万亿元)——这哪是抽烟?是给军队捐子弹啊!”
“难怪说‘抽烟有害健康,但利国利民’,这税收确实顶用。”
“不过还是劝大家少抽,成瘾性太强,伤身。我爷爷抽了一辈子,晚年总咳嗽……”
“前面几个石油、银行也很猛,加起来快2万亿了,这就是大国企业的底气吧。”】
“军费?!”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他刚才还在琢磨怎么增加军费,好让大唐水师更加强大,此刻看到“中国烟草纳税≈军费”,只觉得像在做梦。
“魏征,”李世民抓住身边的大臣,语气急促,“你看这‘烟草’,是何物?为何能缴出相当于一年军费的税?”
魏征盯着“烟草”二字,忽然想起什么,躬身道:“陛下,臣好像见过——之前先生(林远)抽烟,嘴里叼的那根‘烟’,或许就是这‘烟草’做的?”
众大臣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对对!先生确实常叼着一根细长的东西,点火抽着,还有烟雾……”
“就那小玩意儿?”李世民难以置信,“一根烟能值多少钱?竟能撑起一家企业,缴出比军费还多的税?” 他盯着屏幕上的“1.4万亿”,说不心动是假的——若大唐也有这等生意,何愁军费不足?何愁国库空虚?
刘邦在长乐宫拍着大腿:“娘的!这烟叶子这么值钱?要是有的话,当年咱在沛县就种点!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他这辈子就好一口酒,此刻却觉得,或许该试试这“能抵军费”的烟。
曹操则对“成瘾性”三个字格外敏感:“成瘾……意思是抽了还想抽?” 他瞬间明白了这生意的关键——只要让人离不开,就能源源不断赚钱、缴税。“此等生意,利国却未必利民啊。” 他既羡慕这税收,又隐隐觉得不妥。
各朝代的商人更是眼睛发亮,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卖烟?这生意能做!” 一个宋朝的香料商人盘算着,“只要能弄到种子,咱也开烟铺,说不定能成纳税大户!”
“何止纳税,要是能垄断这生意,怕是比盐铁专营还赚钱!” 一个明朝的晋商搓着手,满眼贪婪。
林远看着弹幕里的调侃,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烟草税收的重要性,也明白其危害,自己抽了几年,而且瘾也不是特别大,所以就没有必要戒。
他打了个哈欠,觉得眼皮发沉,对着手机屏幕道:“系统,关了吧,我要睡觉了。”
【收到,已关闭天幕。】
机械音落下,各朝代的天幕瞬间暗了下去,仿佛从未亮起过。
但那些震撼、那些思考、那些悄然酝酿的改变,却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李世民对着魏征下令:“查!立刻去查‘烟草’的来历、种法,哪怕派人去海外寻,也要弄到手!” 他要的不是“伤身之物”,而是那笔能让大唐水师纵横四海的军费。
朱元璋则让朱标牵头:“研究一下这‘纳税榜’,看看那些石油、烟草是啥生意,咱大明能不能学——光靠农税不行,得有新门路。”
嬴政望着咸阳宫外的商市,手指在案几上轻叩,心里已经有了新的商税改革方案。
而林远,翻了个身,很快进入了梦乡。窗外的月光静静洒在床沿,明天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天刚蒙蒙亮,各朝代的宫殿里就没了往日的宁静。
大秦咸阳宫,嬴政一身玄色龙袍,背着手站在殿外的白玉阶上,目光死死盯着东方的天空——那里曾是天幕悬挂的地方。
已近辰时(上午7点至9点),天幕却迟迟未亮,他眉头越皱越紧,低声呢喃:“怎么还没亮?先生……莫不是不再开启了?还是睡过头了?” 语气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大唐太极宫,李世民端着早膳,却没心思动筷子,频频抬头看天。
“都辰时二刻了,怎么回事?” 他身边的内侍小声道:“陛下,许是先生今日事忙?” 李世民摇摇头,心里总有种空落落的——看天幕上的后世故事,竟像上瘾一般,一天不看就浑身不自在。
大明应天府,朱元璋更是早早就踹开了龙椅,在殿内来回踱步,对着朱标念叨:“这破天幕咋回事?昨儿个不是说关了吗?难道是咱看了不该看的,被先生给封了?” 朱标哭笑不得:“爹,先生说的是‘睡觉关了’,许是还没起呢。”
不止帝王,连寻常百姓也按捺不住。长安城的小贩推着车,却没心思叫卖,仰头望着天;汴梁的书生捧着书,眼神却飘向空中;甚至偏远乡村的农夫,扛着锄头站在田埂上,盼着那熟悉的光亮再次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