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临时营地的兽皮袋就被打包整齐。阿图蹲在石台前,手指划过地脉地图上“绿泉谷”的标记——地图旁用控能族文字标注着两个险点:“青苔坡”和“浊沼”,前者坡陡苔滑,后者水浊藏兽,是通往地脉节点的必经之路。昨晚刚采摘的生命果已经妥善收好,木盒里的铜钥泛着淡绿光,显然节点附近的能量与铜钥能产生共鸣,只是路上的障碍得提前应对。
“先解决青苔坡的防滑问题,普通防滑鞋踩在青苔上肯定打滑。”陈沐阳拎起之前的防蛀靴,靴底的树皮片已经磨损,踩在营地旁的湿石上都能感觉到滑动,“得做‘多层防滑靴’,鞋底要能抓牢青苔缝隙。”
族人们立刻分头取材。塔卡去附近的树林里剥“硬皮树”的树皮,这种树皮纤维坚韧,削成薄片后边缘锋利,能卡住青苔;雅兰则收集去年的干藤,浸泡在溪水里变软,方便编织;奇伯负责处理兽皮——将之前的防蛀靴靴底拆下来,在原有的兽皮底上,用黑曜石小刀刻出密密麻麻的“人”字形纹路,纹路深半寸,能增大与青苔的摩擦力。
多层防滑靴的制作比预想的细致:先在刻好纹路的兽皮底上,每隔一寸钻一个小孔,将削成尖的硬皮树薄片(每片长两寸,宽半寸)从孔里穿出,薄片的尖端朝外,像一排小爪子,能扎进青苔下方的泥土;然后用泡软的干藤,在硬皮薄片之间编织成网状,将薄片牢牢固定在靴底,避免行走时脱落;最后在靴帮外侧缝上一圈粗藤条,方便攀爬时抓握,还能在滑倒时勾住坡上的凸起物。
第一双防滑靴做好,阿图立刻在营地旁的湿青苔石上试了试——靴底的硬皮薄片扎进石缝,藤网牢牢卡住青苔,用力蹬脚都没滑动,甚至能踩着垂直的湿石向上爬,效果远超预期。众人加快速度,不到半个时辰就做好了六双,每个人都换上试了试,确保没有不合脚的情况。
解决了防滑问题,浊沼的隐患更棘手。地图标注浊沼“水浊藏鳄”,结合之前的经验,大概率是“绿泉鳄”——这种鳄鱼肤色与沼泽淤泥相近,潜伏在水下时只露鼻孔,发起攻击时速度极快,普通防御根本挡不住。“得做‘沼底探测杖’和‘驱鳄火把’,先探再走,不能盲目下水。”奇伯从背包里掏出剩余的空心竹,这种竹子轻且直,适合做探测杖的杆身。
沼底探测杖的制作要兼顾深度与生物预警:先将空心竹截成五尺长的段,一端用黑曜石小刀削成斜尖,方便插进沼泥;在竹身离尖端一尺的位置,钻一个小孔,里面塞进少量发光石粉末——一旦尖端靠近硬物(比如鳄背或岩石),粉末会被震动激发,发出淡蓝光;竹身中间则刻上深度刻度,从“1-5”尺,每尺用炭笔做标记,方便判断沼水深度,避免踩进深潭;最后在竹尾绑上厚兽皮握柄,防滑还能缓冲插入沼泥时的冲击力。
驱鳄火把则要靠气味和火焰双重威慑:陈沐阳找了根三尺长的硬木杆,杆身缠上浸过松脂的布条(松脂燃烧持久,火焰旺),布条间隙均匀撒上两种粉末——磨碎的驱虫草(之前驱枯木虫用的,气味能让鳄鱼烦躁)和硫磺粉(燃烧时产生的刺鼻气味,鳄鱼最怕这个);布条顶端还绑了一小段生命藤,藤条燃烧时会释放淡绿色烟雾,既能标记方向,又能增强驱避效果。
所有工具准备妥当,天刚亮透,队伍就朝着绿泉谷出发。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的地势突然变陡,一片泛着青黑色的陡坡出现在眼前——青苔坡到了!坡长约百丈,坡度近六十度,整个坡面被厚厚的青苔覆盖,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湿滑的光,偶尔有碎石从坡顶滚落,砸在青苔上没发出声响就滑进坡底的灌木丛。
“按之前练的,两人一组,互相扶着走!”阿图率先踏上坡底,防滑靴的硬皮薄片立刻扎进青苔下的泥土,她一手扶着坡壁的凸起岩块,一手拉着身后的雅兰,缓慢向上移动。陈沐阳和奇伯则走在队伍两侧,手里拿着探测杖,时不时敲一下前方的青苔,确认下方没有空穴——有几处看似平整的青苔下,其实是空的石缝,探测杖敲上去发出空洞的声响,及时避开了陷阱。
爬到坡中央时,阿图突然脚下一滑——靴底的一根硬皮薄片被青苔下的碎石卡断,她的身体瞬间向坡下倾斜!身后的雅兰赶紧用力拽住她的手臂,陈沐阳也立刻用探测杖顶住她的腰,将她推回安全位置。“得临时加固靴底!”奇伯从背包里掏出备用的韧藤,蹲下身将阿图靴底的硬皮薄片重新绑紧,还在断裂的位置多缠了两圈藤条,用石片压住藤结,确保不会再松动。
正午时分,众人终于爬完青苔坡,坡顶的风带着湿润的水汽,远处的浊沼已经隐约可见——那是一片约莫五十丈宽的沼泽,沼水泛着深绿色的浑浊,水面上漂浮着零星的枯木,偶尔有气泡从沼底冒上来,破裂时带着淡淡的腥气,显然水下藏着生物。
“先探测沼深和藏兽位置!”陈沐阳举起沼底探测杖,将尖端缓缓插进沼泽边缘的泥里。当刻度显示“两尺”时,杖身突然轻微震动,小孔里的发光石粉末瞬间亮起淡蓝光——下面有硬物!他慢慢将探测杖往旁边移动,蓝光跟着移动,还能感觉到杖尖传来的轻微蠕动感,“是绿泉鳄!至少有丈长!”
众人立刻后退两步,陈沐阳点燃驱鳄火把——松脂布条遇火瞬间燃起熊熊火焰,驱虫草和硫磺粉燃烧产生的淡绿色烟雾带着刺鼻气味,朝着沼泽飘去。没过多久,沼水突然翻涌,一只覆着深绿鳞片的鳄鱼从水下探出头,鼻孔里喷着气,显然被烟雾呛到,却没敢靠近,只在沼水中央打转,很快又潜回水下。
“沼水中央的鳄鱼更多,直接走过去太危险。”阿图盯着沼面,发现沼泽西侧有一片露出水面的枯木群,枯木之间的间距不大,刚好能踩着走,“得做‘枯木防滑垫’,枯木表面也有青苔,踩上去容易滑进水里。”
族人们立刻在坡顶收集材料:塔卡砍来细韧藤,编织成一尺见方的藤垫,藤垫表面缠上带倒刺的荆棘(能勾住枯木的裂纹);雅兰则在藤垫底面涂了层树胶(新刮的橡胶树胶),树胶干后黏性强,能贴在枯木表面,防止滑动;奇伯还在每个藤垫的四角绑了短绳,绳子末端系着小铁钩(拆自破甲矛的残片),钩住枯木后能进一步固定,避免藤垫移位。
黄昏时分,枯木防滑垫做好。阿图率先踩着藤垫走上第一根枯木——藤垫牢牢贴在枯木上,铁钩勾住木纹,用力踩都没滑动。她一步步向前走,每走一根枯木就铺上一块藤垫,陈沐阳则举着驱鳄火把跟在后面,火焰和烟雾让水下的鳄鱼不敢靠近。
走到沼泽中央时,脚下的枯木突然晃动,阿图赶紧蹲下身,用手抓住枯木的枝干——原来是一只小鳄鱼在水下撞击枯木,试图将她晃下去。陈沐阳立刻将火把凑近水面,火焰的热浪让小鳄鱼快速游走,枯木也恢复了稳定。
夕阳落下前,众人终于穿过浊沼,踏上绿泉谷的土地。谷内草木茂盛,空气里带着清新的泉水气息,地脉地图显示节点就在谷中央的“绿泉眼”旁。可刚走没几步,阿图手里的铜钥突然发烫,木盒里的地脉地图也泛起淡绿光——节点附近有能量波动,显然节点的能量出现了轻微紊乱,需要校准。
“得做‘地脉校准仪’,明天一早去校准节点。”阿图停下脚步,掏出之前的能量稳定仪,准备改造:在铜管内加入生命晶石碎屑,增强对节点能量的感应;在刻度盘上增加“紊乱-稳定”两档,用深红和淡绿荧光苔区分,方便判断节点状态。
族人们立刻在谷边搭建临时营地,篝火升起时,校准仪的改造已经完成。阿图举着校准仪对准节点方向,刻度盘上的深红荧光苔微微亮起——能量紊乱程度不高,但需要尽快校准,不然可能影响周围的地脉。营地旁的溪水潺潺流过,远处传来不知名鸟类的啼鸣,众人收拾好工具,准备明天一早前往绿泉眼,只是没人注意到,营地西侧的草丛里,一双泛着绿光的眼睛正默默盯着他们,是之前跟着的小鳄鱼,却没敢靠近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