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那滩触目惊心的血肉,如同一个狰狞的句号,强行终结了在“失落天堂酒店”的噩梦。
空气中弥漫的浓重血腥味,引来了不少雨林中的食腐生灵,秃鹫在低空盘旋,发出不祥的啼叫,各种昆虫也蠢蠢欲动。张夜没有耽搁,在确认英国科考队已经远离后,便带着四个女孩迅速离开了那片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废墟。
重返雨林的小径,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之前的行程虽然艰苦,还带着探险的新奇与未知的紧张,但此刻,一种沉重的、劫后余生的静默笼罩着这支小小的队伍。
每个人都埋头赶路,脚步声和呼吸声在湿热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张夜走在最前面,手中的开山刀机械地劈砍着挡路的藤蔓,但他的心思并不全在路途上。
霸王龙那毁天灭地的力量感还在他的肌肉记忆里隐隐回荡,诺丁被碾碎时的画面也不时闪过脑海。这种极致的暴力释放,与他之前“玩世”的观察、渗透风格大相径庭,带来一种陌生的冲击。
他需要时间消化这种体验,更需要将心态重新拉回“普通人”的轨道。他选择了回归常态,这不仅是为了掩饰,更是对自己心绪的一种主动平复。
他刻意放慢了步伐,不再追求速度,而是更注重队伍的稳定和休息。每当遇到一片相对干燥、视野开阔的林间空地,或是靠近一条清澈溪流时,他都会主动提议休息。
“在这里歇一会儿吧,补充点水分。”他停下脚步,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刚刚经历巨变的波澜。
女孩们默默地放下背包,找地方坐下。苏凝拧开水壶,小口地喝着,眼神还有些发直,不时偷偷瞄一眼前面的张夜,又迅速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楚芊芊拿出她那本已经有些潮湿的笔记本,想写点什么,笔尖悬在纸上良久,却一个字也落不下,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合上了本子。徐诺则是最快恢复冷静的,她拿出地图和指南针,仔细核对着方位,偶尔会指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地貌特征,语气尽量保持客观专业,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白静萱坐在离张夜不远的一截倒木上,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去帮忙分发食物或检查装备。她抱着膝盖,下巴抵在膝头,目光有些空茫地望着前方层层叠叠的绿色。没有人说话,一种无声的默契在蔓延——大家都需要空间来处理那过于刺激的记忆。
张夜没有试图用言语去安慰或解释。他只是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在溪边休息时,他会用净水片仔细处理好饮用水,然后递给每个女孩;路过一棵野果树,他会辨认出无毒的种类,采摘一些分给大家;甚至在一次短暂的午休时,他还用削尖的树枝和细藤,笨拙但耐心地给每个女孩编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草环,递过去时什么也没说。
这种无声的关怀,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它像是在说:噩梦过去了,我们现在安全了,我在你们身边。
渐渐地,僵硬的氛围开始融化。第二次休息时,苏凝终于忍不住,小声开口,声音还带着点沙哑:“张……张大哥,我们还有多久能到那个营地啊?”
“按现在的速度,如果顺利,再走两天应该就能到了。”张夜回答道,语气寻常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两天啊……”苏凝喃喃道,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怅然。离开了那个恐怖酒店,回归“正常”的探险目标,反而让人有种不真实感。
楚芊芊也加入了对话,她指着不远处一丛形态奇异、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轻声问:“徐诺,你看那个,是不是你之前说的那种有消炎作用的草药?”
徐诺推了推眼镜,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对,是它。看来我们运气不错,可以采集一些备用。”简单的学术交流,像是一剂温和的良药,让大家的思维逐渐回到了现实的、可理解的轨道上。
白静萱依旧话不多,但她开始主动帮忙。张夜生火时,她会默默地去捡拾合适的干柴;大家吃东西时,她会把压缩饼干掰成小块,方便分享。她的动作很轻,很稳,偶尔与张夜的目光相遇,她会微微笑一下,那笑容里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和依赖,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静水流深的了然和坚韧。
她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
张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意识到,这次经历对女孩们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她们展现出的韧性和恢复能力也超出了他的预期。尤其是白静萱,她那双曾经清澈见底、时而惶恐时而依赖的眼睛里,似乎沉淀下了一些更深沉的东西。她不再轻易表露情绪,但那种无声的信任和默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
路途依旧艰辛。雨林的天气说变就变,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所有人浇得透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有时需要攀爬陡峭的岩壁,有时要涉过齐腰深的溪流。但这一次,队伍的氛围却截然不同。面对困难,大家不再只是被动地跟随张夜,而是开始主动协作。
“苏凝,拉我一把!”
“小心脚下,这里很滑!”
“背包给我,我先过去,再接应你们!”
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甚至偶尔还会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来缓解疲劳。曾经因为家境、经历而产生的微妙隔阂,在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和这段沉默又相互扶持的归途上,似乎被悄然抹平了。她们真正成了一个团队。
张夜依然承担着主要的开路和决策责任,但他开始有意识地“放手”,让女孩们自己去尝试判断方向、选择路径,他只在一旁提供建议和保障安全。他更像一个可靠的向导和守护者,而不是一个全能的“拯救者”。这种姿态的转变,让女孩们,尤其是白静萱,感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成长的空间。
夜晚扎营时,篝火旁不再有游戏和喧闹,但气氛却不再压抑。大家围坐在一起,安静地吃着东西,听着雨林的声音,偶尔会聊起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家乡的小吃,学校里有趣的老师,或者对营地生活的猜测。没有人再提起酒店,提起诺丁,提起那头“路过”的霸王龙。
那段记忆被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成了只属于他们五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张夜有时会独自走到营地边缘,望着漆黑一片的雨林深处。他会想起暗网上的“逆温层”,想起那台军用电脑,想起诺丁身上找到的古怪物品。但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就把注意力拉回当下。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她们安全地带到营地,让这次探险有一个平稳的结局。
在距离补给营地预计还有一天路程的傍晚,他们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宿营地——一块高出地面的岩石平台,干燥、避风,旁边还有一条小溪。夕阳的金辉透过树梢,洒在平台上,温暖而宁静。
大家默契地分工合作,搭帐篷、取水、生火,动作熟练了许多。当篝火燃起,驱散了林间的湿气和暮色时,一种久违的、平和安详的气氛弥漫开来。
白静萱坐在张夜身边,看着跳跃的火光,轻声说:“快到了呢。”
“嗯,快到了。”张夜应道,声音温和。
没有再多的话语。
但一种无需言说的宁静与信任,在两人之间,在整个小队之间,静静流淌。雨林的归途,洗去的不仅是疲惫和恐惧,也在悄然滋养着某些更深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