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西凉后,士气大振,再次率领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得知曹操卷土重来,也加紧部署防御。诸葛亮深知曹操此次有备而来,不可轻敌,便与孙权商议,决定在长江沿岸布下重重防线,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处寻求盟友,共同对抗曹操。
婉兮跟随曹操大军来到长江北岸,面对孙刘联军严密的防守,曹操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婉兮仔细观察长江地形,发现一处江水较浅且岸边芦苇丛生的地段,认为可以在此处做文章。她向曹操提议:“丞相,此处江水稍浅,可暗中打造一批轻便的竹筏,趁夜派出小股精锐部队乘坐竹筏渡江,在对岸芦苇丛中埋伏。待我军主力正面进攻时,伏兵便可趁机杀出,扰乱敌军后方。”曹操觉得此计甚妙,立即下令准备竹筏,挑选精锐之士。
是夜,月黑风高,曹军挑选的五百精锐乘坐竹筏,悄无声息地向长江南岸划去。顺利抵达对岸后,他们迅速潜入芦苇丛中隐藏起来。第二日清晨,曹操亲自率军擂鼓呐喊,发起正面进攻。孙刘联军见曹军来攻,全力抵抗,双方在江面上展开激烈的水战。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江面被鲜血染红。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曹军伏兵突然杀出。他们点燃芦苇,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孙刘联军后方顿时大乱。联军将士见后方起火,军心开始动摇。曹操抓住时机,指挥大军奋勇向前,一举突破了孙刘联军的第一道防线。孙刘联军被迫后退,重新组织防御。
诸葛亮见此情形,眉头紧皱,深知曹操有婉兮相助,此次对抗愈发艰难。他与孙权商议后,决定启用火攻之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在江面上准备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打算在合适的时机冲向曹营。
婉兮察觉到孙刘联军的异常举动,心中警惕起来。她提醒曹操:“丞相,敌军近日调动频繁,恐有火攻之计。我军战船不可过于集中,需留出防火通道,同时准备好灭火器具。”曹操对婉兮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刻下令调整战船部署,加强防备。
果然,数日后的一个夜晚,江面刮起东南风。孙刘联军趁着风势,将数十艘火船驶向曹营。婉兮在了望台上发现敌军火船来袭,迅速敲响警钟。曹军士兵按照之前的部署,迅速行动,有的用长杆推开火船,有的拿起灭火器具准备灭火。一时间,曹营内紧张有序。虽然部分战船还是被火势波及,但由于准备充分,损失并未扩大。
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双方都有损伤,陷入了短暂的相持阶段。在这期间,婉兮深入分析局势,她意识到长期对峙对曹军不利,粮草消耗巨大且士兵疲惫。于是,她建议曹操分化孙刘联军。曹操听取了婉兮的建议,秘密派人前往孙权营帐,以割让部分土地为诱饵,试图离间孙权与刘备的联盟。
孙权收到曹操的密信后,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深知与刘备联盟的重要性,共同对抗曹操才能保住江东基业;另一方面,曹操所承诺的土地又极具诱惑。就在孙权举棋不定时,诸葛亮察觉到了异常。他深知一旦孙权倒向曹操,刘备将陷入绝境。于是,诸葛亮亲自前往孙权营帐,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对天下局势的深刻分析,成功打消了孙权的疑虑,稳固了孙刘联盟。
婉兮得知离间计失败,并没有气馁。她明白,在这乱世纷争中,智谋的较量永无止境。此时,曹操军中粮草即将告罄,而孙刘联军也因连续作战疲惫不堪。婉兮意识到,这是一个破局的关键时机。她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准备给孙刘联军致命一击,在这乱世中为曹操的霸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如同在重重迷雾中寻找那一丝破晓的曙光,引领着曹操的军队走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