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入主中宫后,后宫与前朝一样,渐渐有了温润和煦的气象。小皇帝不再像从前那般依赖萧逸尘,处理政务愈发沉稳,闲暇时便与皇后一同读书、散步,或是去御花园打理那片皇后亲手种下的牡丹。
这日,小皇帝与皇后特意来王府探望。彼时苏瑶正带着萧念安在西跨院给墨影的幼崽喂食,萧逸尘则在书房处理余下的卷宗。听到通报,苏瑶笑着迎出去:“陛下与皇后娘娘大驾光临,倒是稀客。”
张皇后上前握住她的手,语气温和:“许久没来给苏姐姐请安,今日得空,便拉着陛下过来了。”她看向跟在苏瑶身后的萧念安,眼中满是笑意,“念安又长高了,瞧着愈发精神了。”
萧念安规规矩矩地行礼:“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小皇帝笑着扶起他:“不必多礼,听说你最近箭术大有长进,改日陪朕去猎场试试?”
“谢陛下!”萧念安眼睛一亮,立刻应下。
几人走进正厅,侍女奉上茶点。张皇后说起宫中的趣事:“前几日御花园的牡丹开了,臣妹摘了些做了牡丹糕,想着苏姐姐或许喜欢,便带来了些。”
苏瑶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雪白的糕点上印着精致的牡丹花纹,香气淡雅:“娘娘有心了,这般巧思,怕是宫里的御厨也比不上。”
小皇帝在一旁笑道:“皇后不仅厨艺好,昨日还帮朕看了几份奏折,提出的见解颇有道理,倒让朕省了不少心。”言语间,满是对皇后的欣赏。
萧逸尘走进来时,正听到这话,笑着颔首:“陛下有皇后相助,如虎添翼,是天下之福。”
小皇帝摆手道:“皇叔说笑了,朕还差得远。倒是皇叔与苏姐姐,把念安教得这般好,既懂礼数,又有少年锐气。”
说起萧念安,张皇后看向苏瑶:“臣妹听闻念安在书院的课业总是名列前茅,还时常跟着苏姐姐看医书?”
“小孩子家,三分热度罢了。”苏瑶笑着说,“不过他倒是真的喜欢医术,前几日还缠着林悦(赵灵月派人送回王府小住的医女)问东问西,说将来要像她一样,能治病救人。”
萧念安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能治好大家的病,就没人会疼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小皇帝看着他,眼中带着几分期许:“有这份心是好的。将来若真能悬壶济世,也是百姓之幸。”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几人身上,暖融融的。小皇帝与萧逸尘谈论着西境屯田的进展,张皇后则拉着苏瑶说起后宫的琐事。
偶尔提及各国妃子近况——蒙古国的阿古拉生了位皇子,性子活泼得像头小豹子;南翼国的赵婉儿迷上了中原的刺绣,绣的屏风还被小皇帝赏了给太后;西域的莎罗则收了几个宫女做徒弟,教她们跳西域的舞蹈。
“她们如今倒也和睦,”张皇后轻声道,“前日阿古拉皇子满月,赵婉儿还亲手做了虎头鞋,莎罗跳了祈福的舞蹈,倒有几分姐妹情谊了。”
苏瑶点头:“人心都是肉长的,以诚相待,总能换来几分真心。”
萧念安在一旁听着,忽然想起什么,拉着张皇后的衣袖:“皇后娘娘,我能请您去看看墨影的幼崽吗?它们刚出生没多久,眼睛像宝石一样亮!”
张皇后笑着应允:“自然可以。”
一行人来到西跨院,几只毛茸茸的小狼崽正挤在窝里吃奶,墨影趴在一旁警惕地看着来人,见是苏瑶与萧念安,才放松下来。张皇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小狼崽们好奇地凑过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她的指尖。
“真可爱。”张皇后眼中满是温柔,“念安把它们养得真好。”
“墨影是我最好的朋友!”萧念安骄傲地说,“它小时候在青峰山被救回来,现在已经是大狼了!”
小皇帝看着这一幕,对萧逸尘道:“皇叔你看,孩子们的世界多简单,不问出身,只论真心。”
萧逸尘点头:“是啊,若天下人都能这般,便再无纷争了。”
夕阳西下,小皇帝与皇后起身告辞。张皇后临走时,把一盒绣线递给苏瑶:“这是南翼国送来的彩线,颜色鲜亮,苏姐姐闲来无事,可绣些东西。”
苏瑶接过,笑着道谢。萧念安则送了小皇帝一支自己亲手削的木箭:“陛下,这是我用青峰山的桃木做的,下次打猎用它,一定能射中最大的猎物!”
小皇帝接过木箭,郑重道:“朕一定好好收着。”
看着马车驶远,苏瑶靠在萧逸尘肩头:“陛下与皇后,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嗯,”萧逸尘握住她的手,“婉清性子温和却有主见,能陪陛下走得长远。”
萧念安抱着一只小狼崽跑过来,仰着头问:“父王,娘亲,陛下和皇后娘娘下次还会来吗?我还想给他们看追风的孩子跑得多快呢!”
“会的。”苏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等牡丹花开得更盛了,我们也去宫里看看。”
西跨院里,墨影一家依偎在一起,夕阳的金辉洒在它们身上,也洒在这对夫妻与孩子的笑脸上。没有权谋算计,没有国与国的隔阂,只有寻常人家的温情与暖意。
小皇帝与皇后的日常,是朝堂之外的琴瑟和鸣;萧念安与狼崽们的日常,是少年人与生灵的纯真相伴;而苏瑶与萧逸尘的日常,则是历经风雨后的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