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未归还的《时间简史》
【任务编号:008】
· 机主:第八任 (约 1993-1994年)
· 弃号原因:急病离世者,突发疾病去世,号码随之沉默
· 心愿:希望能把从市图书馆借的《时间简史》还回去。
· 状态:待执行
· 愿力需求:200点(当前愿力:8850点)
看着这个任务,林夏的心像被轻轻揪了一下。与之前那些充满激烈冲突或漫长遗憾的任务不同,这个心愿简单、安静,却带着一种生命戛然而止的无力感。一本未归还的书,成了一个灵魂在人间最后的挂碍。
“系统,兑换‘记忆追溯’。”
愿力微澜,意识潜入一片略显斑驳的旧日光影。
---
景象展开,是一间充满书卷气的旧书房。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面容温和却带着些许病容的男人,正坐在窗边的躺椅上,就着午后的阳光阅读。他膝上摊开的,正是霍金的那本《时间简史》。手边的小几上,放着那部作为身份象征、但此刻更像一个普通物件的“大哥大”手机。
这就是第八任机主,一位名叫秦屿的大学物理系讲师。林夏能感受到他沉浸在浩瀚宇宙奥秘中的宁静,以及身体不适带来的隐隐疲惫。他热爱他的专业,乐于向学生和任何感兴趣的人科普那些深邃的理论。
记忆片段非常平和:他在市图书馆借阅了这本《时间简史》,准备在下次的科普讲座中引用一些观点。他习惯性地在书后卡片的最后一个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借阅日期。
然而,下一次讲座永远没能到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肌梗死,在家中带走了他。那部大哥大安静地躺在电话旁,再也等不到主人的拿起。那本《时间简史》,也静静地留在了他的书桌上,超过了借阅期限,一天,又一天。
记忆的终点,是无人接听的电话,是最终被亲友整理遗物时发现的那本过期未还的书籍。他的生命终结了,但一个读者对图书馆、对公共财产的微小责任,却意外地成了他留存在系统中的一个执念。
记忆追溯结束。
---
林夏回到现实,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怅惘。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只是归还一本书,但这本书的主人早已离世二十多年。图书馆的借阅记录恐怕早已更新换代,这本书本身或许也经历了多次再版和剔旧。
“线索具现,我需要确认那本特定的《时间简史》是否还在市图书馆的流通体系中,或者它的下落。”
【消耗愿力50点。线索具现:1. 目标书籍为1992年中文第一版。2. 根据该版次书籍流通编码及图书馆早期数字化记录回溯,该书于1994年被标记为“超期未还,疑似丢失”,后于1998年馆藏清理中被正式剔除。当前下落:未知。】
果然。书籍早已被剔除,下落不明。这个心愿,在物理层面上似乎已经无法完成。
但林夏不想就这样放弃。她联系了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询问是否有可能接受一本同样版本的新版《时间简史》的捐赠,以完成一位已故老读者的心愿,并讲述了秦屿先生的故事。
接待她的是一位年轻馆员,在请示了领导后,给予了回复:“林女士,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按照规章,我们不能为二十多年前的借阅记录进行‘销账’。不过,我们有一个‘纪念书架’计划,接受市民捐赠有特殊意义的书籍。如果您愿意,可以捐赠一本新版《时间简史》,我们可以附上一张说明卡,记录下秦屿先生与这本书的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
这或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林夏立刻去书店购买了一本最新的《时间简史》中文版,并精心制作了一张卡片:
“纪念读者秦屿先生。他于1993年借阅本书,却未能如期归还。今谨以此书,弥补其生前牵挂,愿知识与思想永续流传。——受托于‘山河渡客’”
她将书和卡片一起送到了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的主任,一位年长的女士,听了完整的故事后,颇为动容,亲自接收了捐赠,并表示会将这本书放置在阅览区的纪念书架上。
站在图书馆安静的回廊里,看着那本崭新的《时间简史》被摆上书架,旁边放置着那张小小的说明卡,林夏感到一种奇特的宁静。秦屿先生未能归还的是那本具体的书,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尊重,却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这里,或许能激励新的读者。
她通过系统,将这一幕——崭新的书籍、温暖的说明卡、以及图书馆表示理解的回应——传递给了那份属于秦屿的、平静而带着些许遗憾的记忆。
她能感觉到,那最后的一丝挂碍,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的最后一圈涟漪,终于平静地消散了。留下的,是一种与知识、与时间和解的安然。
【任务编号:008 完成!】
【愿力结算:+250点】
【特殊奖励:技能暂借——‘临终关怀’(被动):小幅提升宿主安抚临终者或其遗留意识的能力,使其更容易获得平静。】
【新提示:以象征性方式完成涉及已故者的微小责任心愿,‘山河渡客’对‘完成度’的判定标准拓展。】
这个奖励技能让林夏默然。它不像战斗技能那样直接,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她意识到,“山河渡客”面对的,不仅仅是生者的遗憾,也包括那些逝者未竟的、微小的心愿。而摆渡人的职责,有时就是替他们轻轻合上那本末及读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