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诏书第七行,血珠先一步干涸。
我指尖触到“赦”字的裂口——
裂口反过来咬掉指纹,
把“我”咬成“未我”。
二
未我握着未笔。
笔杆无毫,却渗出墨的幽灵;
笔尖无锋,却划破纸的遗嘱。
第一划落下,
纸面立刻长出反方向的深渊。
三
深渊里浮出七瓣残印:
1. 未声——回声被回之后的裂缝。
2. 未景——风景被风抽走后的骨架。
3. 未寂——寂静被删档后的黑屏。
4. 未明——光明与黑暗互相挂失的空白。
5. 未迹——痕迹被磨到负一毫米的凹洞。
6. 未落——落下被暂停的半毫米悬空。
7. 未未——否定被否定后的孤儿。
它们围成一圈,
像七枚被时间遗忘的铜币,
同时翻面,
发出“未”的和声。
四
和声落地,
纸面开始自我折叠——
对折,再对折,
折到第七次,
厚度已越过夜的肩膀,
重量却轻成一句叹息。
叹息挣脱纸的引力,
升上半空,
凝成一枚未叹号:
笔直的杆是“未”的脊柱,
弯曲的点是被拔掉的钩子。
它悬在那里,
像一条被删节的定律,
等待下一次被忽略。
五
我伸手,
想把它摘下来,
手臂却先一步被空气翻译成未臂:
无骨,却带着挥别的惯性;
无血,却带着温度的残影;
无指,却带着握不住的实感。
未臂挥动,
挥出未袖——
袖口无风,
却掀起一页历史的遮羞布。
遮羞布下面,
露出半张被涂黑的年号:
“未纪”。
六
未纪里没有年份,
只有七道裂缝:
第一道,
把“春”裂成“舂”,
臼里捣的不是米,
是花瓣的遗言。
第二道,
把“夏”裂成“厦”,
大厦里住的不是人,
是蝉鸣的骨灰。
第三道,
把“秋”裂成“愁”,
愁里藏的不是心,
是落叶的倒影。
第四道,
把“冬”裂成“终”,
终点没有线,
只有一圈被雪删除的脚印。
剩余三道,
一道封给风,
一道封给月,
最后一道留给自己——
封给未我。
七
未我接过裂缝,
像接过七根断弦,
把它们并排放在纸的深渊上。
断弦立刻生根,
长出未弦之琴:
无音,却颤抖;
无调,却和鸣;
无谱,却自知。
我伸手拨弦,
弦先一步把我拨成未音:
一粒比沉默更小的颗粒,
落在耳廓之外,
却激起耳蜗之内的海啸。
海啸冲上岸,
只留下一行湿意:
“此音未被听,却已聋。”
八
聋意扩散,
纸面开始渗水——
水不是水,
是未墨:
无色,却染黑;
无味,却呛鼻;
无形,却留痕。
未墨顺着裂缝爬行,
爬成七条反方向的河:
第一条,
流向“赦”字被咬掉的角落,
把角落染成赦免的赦免。
第二条,
流向年号被涂黑的空白,
把空白染成黑色的黑。
第三条,
流向铜币被翻面的背面,
把背面染成正面的反。
第四条,
流向叹息被升高的低空,
把低空染成高空的低。
剩余三条,
一条流向风,
一条流向月,
最后一条流向自己——
流向未我。
九
未墨抵达皮肤,
皮肤立刻开始自我删档:
毛孔闭合,
汗毛脱落,
指纹磨平,
血色褪成纸的底色。
删到最后,
只剩一枚未点:
比毛孔更小,
比细胞更微,
比虚无更实。
未点轻轻一跳——
像心跳的倒影,
像句点的胚胎,
像下一部史书的
未落之笔——
终于
有权
不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