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庚金峰洞府,秦枫并未急于使用新得的资源修炼。
洞府内依旧保持着初时的简陋,唯有石床、石桌和几个蒲团,空气中弥漫着此地特有的、带着一丝金属锐意的精纯灵气。他首先取出了那套基础防护阵旗。
十二面淡黄色小旗入手冰凉,旗面上的朱砂符文在洞府内微弱的光线下隐隐流动。
秦枫神识扫过,瞬间便明了其布置之法。这阵法虽基础,但构思巧妙,十二处阵眼暗合地支,能引动地脉微薄之气,形成一道简易却有效的防护屏障。
他步出洞府,在洞口外围寻定方位,依序将十二面阵旗打入地面岩石之中。
每打入一面,旗身便微光一闪,无声无息地没入石中,只留下一个极淡的符文印记。待最后一面主旗在洞口正上方三寸处悬定,秦枫手掐法诀,低喝一声:“启!”
嗡!
一声轻微的嗡鸣响起,十二个符文印记同时亮起淡黄光芒,彼此间延伸出纤细的光线,迅速交织勾连,形成一个将整个洞口笼罩在内的半圆形光罩,旋即光罩颜色变淡,迅速隐没于空气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秦枫能清晰地感知到,一层无形的能量屏障已然成型,隔绝了内外的气息与声音,并带有预警之能。
若有外力强行冲击,阵法便会立刻显现并反击。
虽然防护力有限,但足以应对寻常窥探和打扰,给了他一个相对私密的修炼空间。
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回到洞府内,在石床上盘膝坐下。
他没有立刻服用凝元丹或吸收灵石,而是再次取出了那枚内门弟子须知玉简。
神识沉入,这一次,他略过那些规章戒律,直接找到了关于“传法阁”的详细介绍。
传法阁,乃清苍宗立派根基之一,收录了宗门数千年来收集、创立的无数功法、法术、秘录、杂学典籍。
其位于主峰后山一处灵气氤氲的山谷之中,由宗门长老轮流值守,戒备森严。
玉简中不仅有传法阁的位置地图,还详细说明了阁内规则:共分三层。第一层对所有内门弟子免费开放,但其内收藏的多是修真基础常识、地域风土志异、低阶法术、杂学入门(如灵药辨识基础、妖兽图录概要、矿物大全等)以及部分残缺或威力有限的黄阶下品功法。
第二层则需消耗贡献点进入,其内收藏了宗门大部分的核心传承,包括完整的黄阶中、上品乃至玄阶下品的功法和威力更强的法术、秘技。
第三层更是禁地中的禁地,唯有对宗门有重大贡献的真传弟子或长老,经宗主和太上长老会共同批准,方可进入,据说其内藏有地阶功法甚至传说中的天阶残篇!
而兑换功法玉简进行修炼,则需要支付更为巨额的贡献点。
“第一层,免费……”秦枫目光微闪。
这正合他意。
他如今最缺的并非强大的攻伐手段,《庚金诀》的品阶足以支撑他到很高境界。
他迫切需要的是系统性地了解这个世界——修真体系的详细划分、南荒乃至更广阔地域的风土人情、各种灵材宝药的性状功效、常见妖兽的弱点习性……
这些基础知识,是真正融入此界、避免因无知而吃亏甚至陨落的根本。
至于主修功法,他早已决定。
系统提供的《庚金诀》虽是残篇,但目前直达金丹期的部分是完整的,且品阶至少是玄阶中品,甚至可能更高,远非清苍宗第二层那些需要大量贡献点兑换的黄阶功法可比。
其修炼出的庚金灵力锋锐无匹,攻伐极强,更是完美契合他体内的九系金灵根(明面上显露的金属性天灵根)。
在没有找到更合适、更强大的金属性主修功法前,《庚金诀》无疑是最佳选择。
心意既定,秦枫不再耽搁,起身走出洞府。新布下的阵法在他穿过时泛起细微涟漪,旋即恢复无形。
施展《流云步》,身化清风,沿着山道向主峰后山方向掠去。
沿途遇到不少同样前往各殿各阁的弟子,见到他真传弟子的服饰和深不可测的气息,纷纷避让行礼,目光中带着敬畏与好奇。
传法阁所在的山谷距离主殿建筑群颇有一段距离,环境更为清幽。
谷口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白石牌坊,上书“传法重地”四个古朴大字,笔力千钧,隐隐透出威压。
牌坊下有两名筑基后期的执事弟子值守,神色肃然。
验过秦枫的身份玉牌后,两名执事弟子同样面露惊容,恭敬放行。
踏入山谷,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灵气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墨香和古籍特有的陈旧气息。
谷内光线柔和,并非来自天空,而是源自四周山壁上镶嵌的无数夜明珠和自行发光的奇异苔藓。
正前方,一座九层高的巨型塔楼依山而建,通体用一种深紫色的灵木构建,飞檐翘角,每一层都雕琢着不同的灵兽仙草图案,古朴而威严。塔身周围缭绕着淡淡的氤氲之气,那是无数禁制阵法自然散发出的灵光。
这便是传法阁本体。
塔楼入口处人流稍多,但异常安静。弟子们进出皆步履轻盈,面色虔诚。
秦枫步入塔内第一层。
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广阔,显然是运用了高明的空间拓展阵法。
穹顶极高,上面绘制着周天星辰图,星辰缓缓流转,洒下柔和清辉。
无数丈许高的巨大书架整齐排列,如同沉默的巨人森林,一眼望不到头。
书架上并非纸质书籍,而是一枚枚颜色、材质各异的玉简,分门别类地放置着,每一个书架侧面都有清晰的标识:“修真通史”、“地理志”、“百草图鉴”、“妖兽详解”、“五行法术基础”、“杂学异闻”……
空气中弥漫着宁静而肃穆的氛围,只有极其细微的神念波动和玉简被取下、放回的微弱声音。
数百名弟子散布在巨大的书架森林中,或驻足凝神查阅,或盘膝坐在角落提供的蒲团上以神识读取玉简内容,个个全神贯注,如饥似渴。
此情此景,让见惯了都市图书馆的秦枫也微微动容。
这才是真正修仙大派的底蕴与气象,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微微激荡的心绪,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
他首先走向“地理志”区域。
书架如山,玉简如海。
他找到标注着“南荒洲”的分区,神识扫过,取下一枚名为《南荒风物志·总纲》的暗青色玉简,走到一旁无人角落,盘膝坐下,将玉简贴于额头。
刹那间,浩瀚的信息涌入脑海:南荒洲的地理疆域、山川河流分布、各大宗门势力范围、着名险地秘境、主要修仙城池、物产特点、风俗人情……图文并茂,详尽非常。他如同干燥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些基础知识,快速构建着对此界的宏观认知。
读完总纲,又接连查阅了《清苍宗周边地域详考》、《南荒妖兽分布概要》、《洲际传送古阵传闻辑录》等数枚玉简。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不再是一片茫然。
随后,他转向“修真常识”区域。
这里更是包罗万象:《境界详解:从炼气到渡劫》、《灵根资质概论》、《丹药品阶初解》、《法器、灵器、法宝区分》、《常见阵法基础识别》、《符箓之道入门》……
他重点阅读了关于境界划分和灵根资质的玉简,与此前所知相互印证,理解更为深刻系统。
尤其是关于金丹、元婴等后续境界的描述,虽然简略,却为他指明了前方的道路,心潮不禁微微澎湃。
接着是“百草图鉴”和“妖兽详解”区域。
这两部分内容最为庞杂,图谱无数。
他深知日后外出历练,辨识灵药和应对妖兽是必备技能。
他凭借《神炼九锻》带来的强大神识和过目不忘之能,飞速地浏览着各种常见及珍稀灵药的图像、药性、生长环境;记忆着各种妖兽的外形、习性、弱点、价值部位。
系统也在默默记录分析,不断丰富着数据库。
时间在知识的汲取中飞速流逝。
秦枫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外界。
他查阅的玉简内容由宏观到微观,由总纲到细分,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偏门。
他甚至找到了一些关于“上古遗迹”、“空间裂缝”、“异界传闻”的冷僻杂学玉简,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跨界传送或者类似自己经历的蛛丝马迹,虽然收获寥寥,却拓宽了眼界。
期间,他也偶尔会走向“功法法术”区域。
那里的人明显更多一些。
书架上的玉简光芒明显更盛,但品阶确实不高,多是黄阶下品,甚至不少是残缺的。
他随手摄取一枚名为《厚土诀》的玉简,神识一扫,便明了其运行路线和功效,是一门侧重防御的土系基础功法,但比起《庚金诀》的精妙和威力,无异于云泥之别。
又看了几门剑诀、火法、水术,皆大同小异。
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第一层的免费功法,于他而言,意义不大。
《庚金诀》足以作为当前的主修。
至于法术,他拥有系统【技能复刻】和【基础法术模型库】,只要见过他人施展,便有机率复制学习,远比在这里耗费贡献点兑换基础法术划算得多。
当然,他也看到了几门标注需要少许贡献点才能复制带走的玉简,多是些实用小术,如“清洁术”、“凝水术”、“驱尘术”等生活类法术,他暂时并无需求。
不知过了多久,秦枫缓缓放下最后一枚关于《星象占卜与灵脉关联猜想》的残破玉简,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脑海中已然塞满了海量的信息,经过系统辅助梳理和自身理解,化为了扎实的底蕴。
此刻,他对玄灵界、对南荒洲、对修真基础的认知,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最初那个懵懂闯入此界的“异客”。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寂静而浩瀚的书海,心中充满了一种充实感。
功法抉择,早已明确。
知识储备,初步完成。
是时候离开此地,返回洞府,将今日所得细细消化,并开始真正的修炼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神色平静地走向传法阁出口,步伐沉稳坚定。
接下来的路,便是利用这些知识,在这清苍宗内,一步步获取资源,提升实力,直至有朝一日,能真正无惧任何挑战,去追寻那大道巅峰,去完成那救母夙愿。
身影消失在传法阁门口的光影中,而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依旧沉默地等待着下一位求知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