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培育钻石产业园的品控实验室内,电子天平的读数稳定在“0.2克”——周一军正捏着镊子,将一颗1克拉的培育钻放在镜下,比对NGtc证书上的净度特征。
实验室的恒温箱里,还码着十几盒待检的双十一定制钻,火彩在灯光下织成细密的光网。
“周工,物流仓那边不对劲。”分拣员老周猛地推开门,工服上还沾着快递胶带的胶印,“刚卸的件里,混了好几个‘钻石特惠’包裹,轻得像空的。”
周一军指尖的镊子顿了顿。作为品控部的老工程师,他对“钻”的重量有肌肉记忆——正经培育钻连包装带证书,最轻也得100克,“轻得像空的”本身就是破绽。他摘下手套往白大褂口袋里一塞:“走,去看看。”
物流仓的分拣区堆着双十一的备货箱,橙色胶带裹着的纸箱上,“柘城培育钻”的标识印得鲜亮。老周蹲在角落,指着几个巴掌大的黑色包裹:“就是这些,外省发的,面单写‘饰品样品’,收件人都是本地手机号,重量全标‘0.05kg’。”
周一军掂了掂其中一个,指腹贴着包裹纸,能感觉到里面只有薄薄一层东西。他摸出工具包里的拆信刀,划开胶带——纸箱里果然只有一张印着“双十一钻石抵扣券”的传单,中间贴个二维码,底下压着颗指甲盖大的透明珠子。
他捏起珠子凑到应急灯底下,光线下只有死白的反光,连最次的合成碳硅石都有的火彩都没有:“是玻璃,连镀膜都省了。”
老周一拍大腿:“上周还有老太太来园区闹,说‘99块买的1克拉钻是玻璃’,原来就是这些玩意儿!”
周一军的拇指摩挲着珠子的切面,指尖能摸到粗糙的模具痕迹——真正的培育钻要过27道切割工序,切面是原子级的光滑。
他掏出便携显微镜,对准珠子的内部:“看这里,玻璃的气泡和划痕,培育钻里不可能有这东西。”
他翻出手机里市场监管局的预警:“是跨省诈骗团伙,借着双十一物流忙,用‘柘城钻低价’当幌子撒网,扫码后要么卖玻璃,要么骗刷单钱。”
“这不是砸咱柘城的招牌吗?”老周急了,“咱正经做钻的,成本都不止99块!”
“先把这些包裹全扣了。”周一军把珠子装进证物袋,“我去写检测报告,你联系市场监管局——这些假钻的物理参数、包装特征,都得标清楚。”
市场监管局的办公室里,张科长捏着周一军的报告,纸页上标着“玻璃折射率1.52,培育钻2.42”“玻璃密度2.5g\/cm3,培育钻3.5g\/cm3”的对比数据,连珠子的模具批号都被周一军标了出来。
“周工,你这报告是精准打击啊!”张科长指着电脑屏幕,“这团伙在深圳租了民房,一天发两百多件,专骗中老年人。”
“真钻假不了。”周一军点开标着“品控鉴别指南”的文档,“我做了个简易版,贴在快递站和园区门口——看证书编号、掂重量、测划痕,这三点能筛掉90%的假钻。”
回到产业园,周一军把品控部的实习生全拉到物流仓,一人发个便携秤:“双十一期间,凡是外省发的‘钻石’包裹,重量低于100克的全扣;面单没写‘NGtc证书’的,全拆检。”
傍晚分拣时,实习生又截了个“升级版”包裹——纸箱印着仿园区的logo,里面塞了张假的IGI证书,可珠子一上秤,只有30克。周一军把证书往灯光下一照,水印是模糊的像素块:“骗子再装,也不懂真证书的防伪技术。”
老周蹲在被扣的包裹堆旁,数了数:“今天截了二十多件,够立案了。”
周一军望着分拣区里堆得整齐的正品钻箱,白大褂上沾的玻璃屑还没擦干净:“咱品控管的不只是出厂的钻,还有柘城这牌子的良心——真钻的光,不能让玻璃片子盖了去。”
物流仓的灯亮起来,照在他手里的证物袋上,玻璃珠的反光晃得刺眼,可旁边正品钻箱里的火彩,却稳稳妥妥地亮着,像他攥在手里的那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