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表
康熙:大清皇帝,雄才大略,注重民生与边疆稳固
老班头:宫束班创始人,年过六旬,手艺精湛,性格执拗却心怀赤诚
铁蛋:宫束班大徒弟,力大无穷,擅长木构搭建,憨厚耿直
巧儿:宫束班唯一女徒,精通雕刻与彩绘,心思细腻,敢说敢做
瘦猴:宫束班二徒弟,擅长测量与设计,脑子活络却爱耍小聪明
噶礼:朝廷贪官,负责行宫物料调度,贪婪狡诈
李德全:康熙贴身太监,机敏谨慎
各地工匠、民夫、官员若干
第一幕:神启宫束班
【场景】河北乡间小作坊,院内堆满木料、工具,阳光透过树荫洒下
【时间】康熙四十二年,春
(开场:老班头正眯眼校准一根木梁,铁蛋挥斧劈木,木屑飞溅;巧儿在一旁雕刻花饰,瘦猴蹲在地上画图纸,嘴里念念有词)
瘦猴:(挠头)师父,您说这 “天圆地方” 的榫卯,真要做到严丝合缝?我看差不多就行呗。
老班头:(睁眼,一敲瘦猴脑袋)差一丝都不行!咱们宫束班的规矩,就是 “匠心不欺天”。当年先祖梦见北斗七星落于木料,悟得榫卯真谛,创下这名号,靠的就是不掺半点虚的。
(铁蛋劈完一根木,憨厚笑道)
铁蛋:师父说的是!俺力气大,保证每根木料都劈得周正,绝不偷工减料。
巧儿:(举起雕刻好的牡丹纹饰)师父您看,这花瓣的弧度,我照着院里的真花刻的,是不是活灵活现?
老班头:(点头)不错,有灵气。咱们这群 “憨货”,不懂趋炎附势,就懂手里的手艺。要让物件既结实耐用,又能见着天地风光,这才是宫束班的本分。
(突然,两名官差骑马而来,尘土飞扬,在作坊外勒住缰绳)
官差甲:(高声)奉朝廷旨意,征召天下能工巧匠,前往热河修建行宫!宫束班可愿应召?
(老班头与三个徒弟对视一眼,眼中皆有震惊与期待)
老班头:(拱手)为民效力,为皇家筑园,宫束班敢不从命!
第二幕:康熙选址
【场景】热河上营山谷,青山环抱,绿水潺潺,草木繁盛
【时间】同年,夏
(康熙身着便服,手持折扇,身旁跟着李德全与几名侍卫,漫步山谷间)
康熙:(深呼吸)此地果然清爽!比京城燥热之气,舒心百倍。
李德全:(躬身)皇上圣明,这热河上营,南接中原,北邻蒙古,既得山水之秀,又占咽喉之地。
(忽然,一只白鹿从林中跑出,驻足回望,而后向山谷深处跑去)
侍卫长:(拔刀)护驾!
康熙:(摆手)无妨。此乃神鹿引路,必有佳境。随它去看看。
(众人跟随白鹿前行,只见前方地势开阔,西北有山峦起伏,东南有湖泊点缀,北部平原坦荡如砥,正合中国版图形貌)
康熙:(抚掌大笑)妙哉!妙哉!此地 “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兼具塞北雄浑与江南秀色,正是朕要找的行宫选址!
李德全:皇上慧眼识珠,此地建成行宫,既能避暑休养,又能接见蒙古王公,安抚边疆,实乃一举两得。
康熙:传旨下去,即刻动工,定名 “热河行宫”!务必依山傍水,取自然本色,不可过度雕琢,要让园景与天地相融。
第三幕:宫束班领命
【场景】热河行宫工地,帐篷林立,各地工匠、民夫汇聚,人声鼎沸
【时间】同年,秋
(老班头带着铁蛋、巧儿、瘦猴来到工地,只见噶礼正在清点物料,态度傲慢)
噶礼:(瞥了一眼宫束班众人)你们就是那个什么宫束班?听说有点名气,可别是浪得虚名。这行宫建造,可是皇家工程,出了差错,掉脑袋的买卖!
瘦猴:(不服气)大人放心,咱们宫束班的手艺,那是经得住敲打的!您随便指个物件,咱们立马给您做出来瞧瞧。
老班头:(拉住瘦猴,拱手)大人息怒,我等工匠,只知埋头干活,必不负皇家所托。
(此时,康熙巡视工地,看到宫束班众人,驻足询问)
康熙:老匠人,你等擅长何种技艺?
老班头:回皇上,我等精通木构、雕刻、彩绘,最擅顺应地势造景,让建筑与山水相融。
铁蛋:皇上,俺能把百年大树做成梁,不偏不倚!
巧儿:民女能将山川花鸟刻于梁柱,让建筑见生机。
瘦猴:小人能测算地形,让亭台楼阁坐落得当,通风采光皆佳。
康熙:(大笑)好一群有性情的憨匠!朕要的就是这份纯粹。这行宫的核心区域木构与景观营造,就交予你们宫束班了。
老班头:(叩首)谢皇上信任!宫束班必以性命担保,筑造精品!
(噶礼在一旁脸色微沉,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第四幕:建造风波
【场景】工地木料场、宫束班帐篷
【时间】次年,冬
(木料场中,宫束班众人正清点木料,发现多根木材干裂、虫蛀)
铁蛋:(怒吼)这是什么破木料!怎么能用这种东西盖行宫?俺去找噶礼大人理论!
(铁蛋刚要动身,被老班头拦住)
老班头:(叹气)没用的。噶礼大人负责物料,怕是从中克扣了银两,用次品充数。
巧儿:(攥紧拳头)这怎么行?用这种木料,建筑迟早出问题,咱们宫束班的名声也会毁于一旦!
瘦猴:(沉吟)师父,我昨晚偷偷跟着噶礼的人,看到他们把好木料运去了别处,估计是要高价倒卖。
(此时,一名民夫匆匆跑来)
民夫:老班头,不好了!西北山区的亭台地基,被噶礼派来的人故意弄错了尺寸,现在建到一半,发现歪了!
老班头:(眉头紧锁)这噶礼,是想毁了这工程啊!咱们不能让他得逞。
瘦猴:师父,要不咱们去告御状?
老班头:皇上日理万机,没有实证,岂能轻易告倒朝廷命官?咱们得自己想办法,既保住工程,又能揭穿他的阴谋。
第五幕:智慧破难题
【场景】工地现场、噶礼府外
【时间】第三年,春
(西北山区亭台处,宫束班众人围在一起商议)
瘦猴:(指着图纸)师父,地基歪了三寸,要是拆了重建,既费料又费时。我想了个办法,咱们可以调整亭台的立柱角度,用榫卯结构的灵活性弥补地基偏差,保证外观方正,稳固如山。
老班头:(点头)可行!铁蛋,你带人加固地基;巧儿,你在亭台围栏雕刻时,用纹饰的对称性掩盖偏差;瘦猴,你负责精准测算,一丝都不能错。
(众人分头行动,铁蛋带领民夫夯实土壤,巧儿在围栏上雕刻对称的云纹,瘦猴爬上脚手架反复测量)
(与此同时,巧儿发现噶礼府外有马车运出好木料,偷偷用木炭在木料上做了宫束班的特殊标记)
巧儿:(回到帐篷)师父,我在噶礼倒卖的好木料上做了标记,只要找到这些木料,就能证明他克扣物料。
老班头:(欣慰)巧儿有心了。瘦猴,你去把此事告知李公公,让他转奏皇上,咱们则继续把工程做好,用实力说话。
(数月后,亭台建成,虽地基有偏差,却通过巧妙设计,显得浑然天成,康熙前来视察,赞不绝口)
康熙:(抚摸亭柱雕刻)这亭台依山而建,与山水相融,雕刻精美,果然是能工巧匠之作!
(此时,李德全呈上巧儿标记的木料证据,康熙得知噶礼克扣物料,勃然大怒)
康熙:传旨,将噶礼革职查办,抄没家产!行宫建造物料,重新调拨,务必保证品质!
第六幕:阶段性竣工
【场景】热河行宫前广场,张灯结彩,百官齐聚
【时间】康熙五十年,秋
(行宫核心区域竣工,康熙身着龙袍,登上主殿台阶,俯瞰全园)
康熙:(高声)此园避暑休闲,安抚边疆,朕赐名 “避暑山庄”!
(百官跪拜,山呼万岁。宫束班众人站在工匠队列前排,老班头热泪盈眶)
铁蛋:(哽咽)师父,咱们做到了!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费!
巧儿:(擦拭眼角)看着这山庄,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真舍不得离开。
瘦猴:(笑道)师父,皇上说了,山庄还要继续完善,咱们宫束班有的是活干!
康熙:(招手)老班头,上前听封!
老班头:(叩首)草民在。
康熙:你等宫束班,匠心独运,忠诚可嘉,特赐 “皇家御用工匠班” 称号,赏白银千两,继续主持山庄后续营造。
老班头:(叩首)谢皇上隆恩!宫束班必不忘初心,再创精品!
(众人欢呼,广场上鼓乐齐鸣,避暑山庄的匾额被高悬于主殿之上)
第七幕:乾隆扩建
【场景】避暑山庄内,乾隆时期,部分区域正在扩建
【时间】乾隆十五年,夏
(老班头已去世,铁蛋接任宫束班班头,头发已斑白;巧儿仍负责雕刻彩绘,瘦猴成为总设计师,带领年轻工匠绘图)
瘦猴:(指着图纸)师父,乾隆爷下旨,要将江南的拙政园、狮子林景观移入山庄,让北方也能见到江南秀色。
铁蛋:(点头)老班头当年说,匠人要顺应自然,更要博采众长。咱们既要保留塞北的雄浑,又要融入江南的婉约,这可是个大挑战。
巧儿:(拿出江南带回的图样)我去江南考察了三个月,把那边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都记下来了。咱们可以在东南湖区仿照建造,利用现有湖泊地势,营造 “水乡” 意境。
(年轻工匠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心北方气候不适合江南景观)
瘦猴:放心,我已经测算过了,咱们选用本地耐冻的木材和石材,调整建筑的排水结构,保证冬天不冻裂,夏天不积水。
(扩建工程启动,宫束班带领工匠们挖湖堆山,搭建亭台,雕刻楹联,彩绘梁枋。乾隆时常前来视察,对进展十分满意)
乾隆:(看着初具规模的江南景区)宫束班果然名不虚传!这 “南秀北雄” 的意境,正是朕想要的。有你们在,避暑山庄定能成为天下第一园。
第八幕:圆满竣工
【场景】避暑山庄全景,湖水清澈,山峦叠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时间】乾隆五十五年,秋
(避暑山庄最终竣工,成为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宫束班的传人们站在山顶,俯瞰全园)
铁蛋的孙子:(感慨)爷爷,太爷爷,咱们宫束班历经两朝,终于见证山庄圆满建成了。
巧儿的徒弟:(指着远处)你看,西北山区的险峻,东南湖区的秀美,北部平原的开阔,真的就像一幅中国版图的缩影。
瘦猴的后人:(拿出祖传的图纸)咱们宫束班的手艺,都记在这图纸上了。虽然很多工匠的名字没被写进史册,但这山庄的一砖一瓦,都是咱们的丰碑。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避暑山庄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宫束班的传人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画外音:一群憨厚执着的匠人,用毕生心血,筑就了这座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智的皇家园林。他们的匠心,如同山庄的山水一般,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