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俄军火贩子伊万·彼得洛维奇在那间伏特加气味刺鼻的小酒馆分别后,马克斯·伯恩这个名字,如同一声沉闷的丧钟,在黛·拉图尔的脑海中反复鸣响。直接接触这个德国高利贷者无异于伸手探入捕兽夹,风险极高且不可预测。在采取任何鲁莽行动之前,她迫切需要更多关于伯恩、其运作模式、尤其是他与“白鸽”之间债务关系的具体细节。这些细节,“白鸽”本人或许已在绝望中,通过另一种更隐秘的方式传递了出来。
她的思绪再次聚焦于那张从医院死信箱取回的、看似平淡无奇的财务账本。上面的条目简洁、冰冷,如同墓碑上的铭文。但黛的直觉告诉她,一个陷入绝境的情报员,绝不会仅仅传递一份索然无味的债务清单。这账本本身,或许就是一层伪装,一层密码的载体。她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更专注的头脑,来破解其可能存在的第二层含义。
于是,在领事馆工作结束后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黛以需要整理一些私人录音资料为借口,向资料室的管理员——一位耳朵有点背、对新技术既好奇又谨慎的法国老先生——借用了领事馆内部那台平时较少使用、但保养精良的德国产EmI牌台式电唱机。她将唱机搬回自己那间隔音尚可的公寓,拉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隔绝了窗外上海夜市的喧嚣与窥探。台灯的光晕下,唱机泛着深色木料和金属部件的光泽,像一个等待开启的秘密宝盒。
黛没有急于播放任何东西。她先是极其小心地检查了唱机本身,确认没有被做手脚。然后,她拿出那张财务账本,铺在桌上,旁边放上密码本、方格纸和一支削尖的铅笔。她的呼吸平稳,眼神锐利,如同一个即将进行精密手术的外科医生。她假设“白鸽”使用了某种基于数字或字母偏移的初级密码,将账本上的条目(日期、金额、缩写)转化为另一种信息。
“如果我是‘白鸽’,在如此险境下,会用什么方式既示警又传递关键信息?”黛凝视着账本,内心自问。“日期…JAN(一月)…缩写…金额…这些看似随机,但组合起来……”她尝试了几种常见的密码替换法,但得到的只是更无意义的字符组合。frustration(挫败感)开始像细小的藤蔓般缠绕上来。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这条思路时,目光无意间扫过账本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备注:Ref: V-disc #7 -“St. Louis blues“。之前她以为这只是“白鸽”某个典当物品的编号或无关的随手记录。但“V-disc”这个缩写突然触动了她的记忆——那似乎是一种特定系列唱片的标识,多与一些非商业发行的、特定渠道流传的录音有关。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脑海:难道真正的信息不在纸面上,而在于这个“参考项”所指的实物?账本只是索引,真正的密信,藏在那张编号为7的《圣路易斯布鲁斯》V-disc唱片里?
她立刻行动起来。领事馆资料室确实收藏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唱片,多为外交场合的背景音乐或文化研究之用。经过一番查找,她真的找到了那张封面略显陈旧、标签上印着“V-disc#7”和曲目标题的唱片。
将唱片小心地放在唱盘上,放下唱针,熟悉的爵士旋律流淌出来。黛屏息凝神,几乎将耳朵贴在音箱上,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响。起初,一切正常,只是音质略有些粗糙。但在乐曲中段,一段本该平滑的萨克斯风独奏处,出现了几次极不自然的、短暂的“噼啪”声和细微的延迟,像是唱针遇到了微小的障碍。
“就是这里!”黛心中一震。她反复播放这一段,用笔在纸上记录下这些异常声音的 pattern(模式):长停顿、短促音、连续的短音……这分明是摩斯密码的节奏!
她强压住激动,开始专注地辨听和记录:
-.....\/.--..--.-.-.-.-\/-.....-.-....\/-.....\/...-.---.--.\/---..-.\/-.....\/.---.--.-.-.-.-.-..
迅速将摩斯码转换为字母:
thE pAcKEt bEARS thE StAmp oF thE JAcKAL
(包裹上有豺狼的标记。)
悠扬的爵士乐是上海的浮华面具,而唱片沟槽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瑕疵”,才是面具下真实的低语。摩斯密码,这种最古老的电报语言,在奢靡的乐曲声中,完成了最危险的信息传递。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黛想起老子的这句话。最宏大的乐音反而听起来稀薄,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这张唱片,用最喧闹的形式,承载了最寂静的秘密。
破译过程如同一场智力探险。从账本的死胡同到发现唱片线索的豁然开朗,从聆听爵士乐到捕捉异常声响的紧张专注,再到最终破解密码的瞬间顿悟,情节环环相扣,毫无拖沓。
初始破译失败的郁闷,发现V-disc线索时的柳暗花明,辨听摩斯码时生怕错过一个音符的紧张,成功转译出完整句子时的巨大成就感,以及读懂“豺狼标记”背后血腥意味的瞬间寒意——情感曲线丰富而跌宕。
唱片还在空转,发出沙沙的噪音。黛坐在台灯的光晕里,纸上那句“包裹上有豺狼的标记”显得格外刺眼。“豺狼”(JAcKAL)——这显然是一个代号,很可能指代的就是马克斯·伯恩,或者他背后的某个更凶残的人物。“包裹”是什么?是“白鸽”被迫运送的某种东西?还是伯恩用来控制他的某种证据?
信息破解了,但危机并未解除,反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恐怖。她不仅知道了债主是伯恩,更知晓了存在一个带有特定标记的“包裹”,这可能是整个债务陷阱的关键。“白鸽”的求救,已经具体到了指向这个致命的物证。
黛关掉唱机,房间内陷入一片寂静。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下一步,必须设法查明这个“豺狼标记的包裹”究竟是什么,它在哪里。这意味着,与马克斯·伯恩的阴影,必须有一次更近距离的接触。夜色更深,窗外的上海依旧灯火阑珊,但黛的眼中,只有那条通向“豺狼”巢穴的、危机四伏的暗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