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重归寂静,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
顾衡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份对“S”的惊艳感与对苏妩的困惑感,如同两道性质迥异却无法相容的溶液,在他的思维容器中剧烈反应,却始终无法混合均匀。这种逻辑上的不协调感,对他而言,是一种罕见的、近乎于“不适”的体验。
他再次打开了竞赛官网,点开了那几段为数不多的、展示“S”答题过程的视频片段。官方出于保密,只提供了手部和草稿纸区域的录制内容,没有声音,只有书写的过程。
之前,他是以评委的角度欣赏那份才华与灵性。但现在,他是带着一个近乎荒谬的猜想,重新审视这些画面。
修长的手指在鼠标上滑动,视频被一帧帧慢放、暂停、回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只手。很白皙,手指纤长,握笔的姿势标准而稳定,透着一股冷静的控制力。这本身很普通,大多数学生的手看起来都差不多。
但顾衡的目光,却渐渐凝固在某个细节上——笔尖划过纸面的角度,以及某个特定数字“7”的独特写法,带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钩。这是一种极其个人化的书写习惯。
他的心跳,似乎漏跳了半拍。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文件柜前,快速翻找出苏妩最近几次的“罚抄”作业。那些布满“痛苦”痕迹的纸张上,字迹大多显得幼稚而慌乱,像是为了赶工而刻意扭曲。
然而,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因为“匆忙”而偶尔流露出的、相对自然的字迹——尤其是那个数字“7”,在几个不起眼的角落,赫然带着那个一模一样的小钩!
巧合?
顾衡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坐回电脑前,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开始扫描视频里的每一个细节。
“S”的书写速度极快,但字迹却始终保持清晰工整,这是一种对笔尖极强的掌控力。苏妩在他面前写字总是慢吞吞、歪歪扭扭,偶尔还会“紧张”到把纸划破。但……如果忽略那些明显的“表演”成分,单看那些偶尔自然流露出一两笔的起势和收锋……
视频中,“S”在进行复杂演算时,有一个无意识的小动作:当思考陷入短暂停顿时,笔尖会轻轻在草稿纸的右上角点两下,像是某种思维的节拍器。这个动作极其细微,一闪即逝。
顾衡的脑海如同被闪电劈开!
他清晰地记得,就在今天的辅导课上,他抛出一个极难的问题时,苏妩那副完全懵懂、手足无措的样子。但在她低头“苦思冥想”的某一秒,他好像瞥见她的笔尖,也无意识地在笔记本的角落,极其快速地、轻微地点了两下!当时他并未在意,只以为是她在紧张下的某种无意义的颤抖。
但现在,这两个画面在他的脑中完美重叠!
冷汗,几乎瞬间浸湿了顾衡的后背。
这不是巧合。
世界上绝不会有如此多的巧合!书写习惯、无意识的小动作……这些是深植于一个人本能中的东西,极难完全伪装和掩盖。
他猛地靠向椅背,冰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近乎“震惊”的裂痕。他再次看向屏幕上“S”那流畅、优雅、充满洞察力的解答过程,然后又缓缓转头,看向桌上那沓苏妩的、充斥着“愚蠢”和“痛苦”的作业。
鹰隼与毛虫的影像再次出现,但这一次,它们不再是割裂的对比,而是疯狂地试图融合成一个整体——一个他无法理解、却真实存在的整体。
一个……拥有如此惊人数学天赋的学生,为什么要在他的面前,耗费如此巨大的心力,扮演一个愚不可及的笨蛋?
为了逃避他的辅导?不像,她每次都准时到来。 为了戏弄他?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随即被否定,那种长期的、细致的、如履薄冰的表演,成本太高,目的性不明确。 那究竟是为什么?
顾衡第一次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绝对理性的逻辑分析能力,在这个谜题面前,竟然有些无力。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荒谬却唯一的结论,但动机成迷。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其中有被欺骗的冰冷怒意,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被强烈挑战的好奇心。
他想起苏妩每一次恰到好处的“犯错”,每一次精准卡在“笨蛋”边界上的回答,每一次面对试探时那完美无瑕的慌乱……原来,那不是愚笨,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极其可怕的聪明。
她不仅数学天赋极高,她还拥有着超凡的洞察力、表演力和心理素质,足以在他眼皮底下完成这场旷日持久的骗局!
顾衡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所有的困惑和波澜都被强行压下,重新凝结成深不见底的寒冰。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他要……揭开这个谜底。
他拿起笔,在那份写着“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的辅导记录上,停顿了片刻。
然后,他缓缓地、极其用力地,在那行评语下面,划上了两道深深的横线。
仿佛那是一个需要被重点标注的、等待破解的方程式。
接下来的辅导课,看来会变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