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的灯还亮着,陈渊站在机甲整备区中央,面前是一排刚充完能的训练机甲。金属外壳泛着冷光,关节处有细微的嗡鸣声,像是在等待启动。
他看了眼终端,时间是清晨六点十分。比昨天早了五分钟。
新兵们陆陆续续走进来,脚步有些沉重。那个胖子走在最后,脸上带着疲惫,但没抱怨。瘦高个已经换好了操控服,正低头检查靴子上的磁力扣。
“都到齐了?”陈渊开口。
没人说话,只是点头。
“好。”他走到第一台机甲前,“昨天张宇带你们练体能、走阵型,今天我来教你们怎么让这玩意儿听你的话。”
他拍了下机甲的小腿外侧,发出一声闷响。
“别以为穿上就能动。机甲不是自行车,蹬一下走一下。它重三百二十公斤,动力系统一旦失控,第一个被砸扁的就是你自己。”
有人咽了口唾沫。
“先讲最基础的——启动流程。”
他打开驾驶舱,坐进去,关上舱门。三秒后,机甲背部的能量环亮起蓝光,腿部液压缓缓伸展,整台机甲站直。
“看到没?不是一按就跑。先自检,再预热,最后解锁主控。跳任何一步,轻则报错,重则烧板子。”
他跳下来,指着地面的标线。
“现在你们一个一个上,照我说的做。错一次没关系,错两次我不管,错三次——今天晚饭别吃了。”
新兵们面面相觑。
瘦高个第一个上。动作还算标准,自检通过,预热完成,主控解锁。机甲微微晃动,但他稳住了。
“不错。”陈渊说,“反应快,手不抖。下一个。”
胖子磨蹭了几秒才上前。他爬进驾驶舱的动作有点笨拙,舱门差点夹到腿。启动时手滑了一下,误触了紧急断电。
机甲刚亮一半的灯又灭了。
周围传来几声憋不住的笑。
胖子脸涨红,重新开始。
第二次,自检卡在第三项。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按钮上不敢按。
“看哪?”陈渊走过去,“看屏幕?还是看我?”
“屏……屏幕。”
“那你告诉我,第三项是什么问题?”
“动力回路电压异常?”
“对。那怎么办?”
“重启?”
“错了。电压异常说明线路有阻断,你越重启越容易烧保险。正确操作是切手动模式,查接头松没松。”
他弯腰,拆开机甲脚踝处的一块护板,露出几根电线。
“这儿,紫线和灰线接口有点松。拧紧就行。”
他用随身工具拧了几下,合上护板。
“再来。”
胖子照做,这次顺利通过。
“记住,”陈渊说,“机器不会骗人。它出问题,一定有原因。别急着按确定,先想清楚。”
接下来几人轮流上机,有人忘了关安全锁,有人把辅助平衡关掉了,闹出不少笑话。但没人再被直接叫停。
上午九点,所有人完成了五轮完整启动流程。
“行了。”陈渊拍拍手,“现在学走路。”
他亲自示范。机甲迈出第一步时,并没有大跨步,而是先压低重心,右腿前移十公分,等系统确认平衡后再落脚。
“别急着走快。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想跑。结果呢?扭了膝盖轴,炸了伺服电机,最后修三天。”
他让新兵两两一组,在标线上练习直线移动。要求每步间距一致,不能晃。
前十分钟,场面像群企鹅学步。有人前倾太多,机甲往前栽;有人太慢,系统判定为故障自动锁定。
陈渊一个个纠正。
“你太僵了,放松肩膀。”
“你后面那个人,别跟着前面的节奏走,自己找平衡。”
“那边那个,别低头看脚!看前方三点钟方向!”
中午前,终于有人能连走二十步不失误。
下午教转向和蹲伏。
这是实战中最常用的两个动作。转向要快而稳,蹲伏要能随时起跳。
陈渊演示了一遍标准动作,然后让所有人跟着练。
“记住,战场上没人等你摆姿势。你慢一秒,子弹就到了。”
练到第三轮,意外发生了。
一个新兵在高速转向时操作过猛,机甲左腿突然发出“啪”的一声,紧接着警报响起,屏幕上跳出红色提示:【动力回路短路,左腿锁定】。
机甲当场跪在地上,动弹不得。
那人慌了,手忙脚乱按重启。
“别按!”陈渊冲过去,“再按一下主板都给你烧了。”
他打开后舱盖,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拆开左腿外甲。
一股焦味飘出来。
“看清楚。”他指着里面一块发黑的电路板,“过载保护没调好,转向角度超过阈值,电流直接冲穿了继电器。”
他取出工具包,换上备用板,重新接线。
“这种事常有。别怕,也别慌。机器坏了能修,人慌了就完了。”
他一边修一边讲。
“平时训练要设限位,别总拉满操作杆。系统允许不代表你能承受。还有,每次训练完记得清日志,看看有没有异常记录。”
半小时后,机甲恢复。
“你来试试。”他对那个新兵说。
对方小心翼翼坐回去,按照指导重新启动。这次动作明显收敛了许多。
“这就对了。”陈渊点头,“不怕犯错,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
接下来两天,训练节奏加快。
从单机移动到双机协同,再到四人小队推进。陈渊亲自带队模拟对抗,设置突发障碍、信号干扰、假想敌突袭。
新兵们开始学会互相掩护。有人负责探路,有人断后,遇到故障立刻有人上前支援。
第五天早上,八台训练机甲整齐列队,完成了一次无失误的全地形推进演练。
陈渊站在终点线,手里拿着评分表。
“上次你们走这段路,用了二十三分钟,摔了七次,报了十五次故障。”
“今天,八分十七秒,零故障,配合基本达标。”
他抬头看向他们。
“我知道你们觉得累。每天起床比鸟早,睡觉比狗晚。饭吃到一半就得跑来训练。受伤了也不敢吭声,怕被淘汰。”
他顿了顿。
“但你们坚持下来了。”
“昨天我去看维修日志,发现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第一批故障记录里,百分之八十是操作失误。”
“这一批呢?只有百分之三十。剩下的,都是设备老化和零件磨损。”
“说明什么?”
“说明你们开始懂机器了。”
人群中有人笑了。
“别笑。”他说,“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战场比这复杂十倍。敌人不会站那儿等你列队,也不会提前告诉你从哪来。”
他走到队伍前。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只要你们还能让机甲站起来,就有机会打赢。”
“现在,最后一次演练。”
“目标:穿越障碍区,夺取制高点,建立防御阵型。限时十分钟。”
“准备。”
新兵们迅速登机。
机甲启动的声音此起彼伏,能量环逐一亮起。
驾驶舱内,瘦高个深吸一口气,握紧操纵杆。
胖子的手还在抖,但他没看屏幕,而是盯着前方。
陈渊按下计时器。
“开始!”
八台机甲同时出发,踏步声震得地面微颤。
刚过第一道矮墙,左侧突然升起烟雾屏障,模拟视觉干扰。
队伍瞬间减速。
“三人组前进!”瘦高个喊,“两人掩护!保持间距!”
他们贴着边缘推进,动作不再慌乱。
跑到中途,一台机甲右臂突然失灵,液压杆卡住。
“我去!”另一人立刻脱离队形,靠过去协助修复。
“别拆甲。”无线电里传来陈渊的声音,“切备用线路,b4接口跳c7。”
那人照做,五秒后恢复。
“继续。”
他们重新集结,冲向制高点。
最后三十米是斜坡,普通步行容易打滑。但他们调整了重心分配,四台机甲呈菱形阵型,互相借力往上推。
第九分四十八秒,八台机甲全部抵达山顶,迅速展开防御姿态。
计时停止。
陈渊走上山坡,看着这群满脸汗水的人。
他一句话没说,只是抬起手,轻轻拍了下最近那台机甲的肩部装甲。
金属相碰,发出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