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风着手布置沿海防务的同时,云州胡掌柜通过秘密渠道,送来了一封更为紧要的密信。信中的内容,让凌风意识到,另一条战线上的博弈,已经进入了更深的水域。
密信透露,安平王府进献的“凝脂香露”和那对天青色琉璃镜,果然在宫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贵妃娘娘对香露爱不释手,对那能将人影照得清晰无比的琉璃镜更是惊叹为“天工之物”。圣上见贵妃欢喜,亦是对安平王好一番夸奖。然而,福兮祸所伏。香露和琉璃镜的稀罕,也引来了其他皇亲国戚、后宫嫔妃的觊觎和打探。安平王府一时间风头无两,却也成了众矢之的。
更关键的是,王府总管通过胡掌柜,递来了一个极其隐秘的口信:王府有意与“海外供应商”建立一条更稳定、更隐秘的供货渠道,不仅限于香露和琉璃,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市面上难以寻到的物资,如……高品质的辽东人参、东珠,甚至是一些“敏感”的海外消息。作为回报,王府愿在某些“适当”的时候,为供应商提供一些“便利”或“庇护”,例如,在朝廷的某些审议中,为其美言几句,或是在遇到一些“小麻烦”时,帮忙疏通关系。
老拐看完密信,倒吸一口凉气:“风哥儿,这……这安平王府是想跟我们绑得更深啊!什么‘特殊物资’、‘敏感消息’,这分明是想让我们成为他们的秘密供货商,甚至……是暗中的助力!风险太大了!”
凌风沉思良久,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安平王府的提议,无疑是将双方的关系从简单的商业交易,推向了一种潜在的政治同盟。风险固然巨大,但机遇也同样诱人。若能借助王府的力量,黑石城在许多事情上将会获得更大的转圜空间和隐形保护。
“风险与机遇并存。”凌风缓缓开口,“王府此举,说明我们的‘货’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并且产生了依赖。他们现在需要我们,甚至可能比我们需要他们更甚。这是我们的筹码。”
他做出决断:
“给胡掌柜回信,措辞要极其谨慎。首先,表达对王府赏识的感激,以及愿意深化合作的诚意。其次,对于‘特殊物资’,可表示会尽力通过‘特殊渠道’搜寻,但需要时间,且风险极高,价格自然不菲。对于‘敏感消息’,则要更加模糊,只承诺会留意相关动向,但不敢保证一定能获取。最后,强调我方最重‘诚信’与‘安全’,希望双方合作能建立在长期互信的基础之上,一切需以稳妥为上。”
“另外,”凌风补充道,“下次交易时,除常规香露外,可再附赠一小瓶新研制的、香气更为独特的‘龙涎清露’,并一套琉璃茶具。只说是新品试尝,不另收费。既要展示我们的能力和诚意,也要继续保持稀缺性和神秘感。”
老拐仔细记下,叹道:“此乃走钢丝啊,风哥儿。一步踏错,后果不堪设想。”
凌风目光冷静:“放心。与王府打交道,如同驯兽,既不能畏缩不前,也不能过分亲近。我们要让他们觉得,我们有价值,但并非可以随意掌控。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条通往京城权力中心的暗线,在凌风的谨慎操控下,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危险。
时光任冉,夏初的阳光开始变得炙热,黑石城外的演武场上,尘土飞扬。在应对外部各种挑战的同时,凌风对自身力量的锤炼从未放松。这一日,他来到了城西一处新辟的、戒备森严的校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检验。
校场中央,三百名身着特制哑光黑甲、眼神锐利的新“砺锋”军战士肃立无声。与以往不同,他们手中持有的,并非统一的制式刀枪,而是分成了三队。一队手持一种弩身更短、弩机结构更为复杂、可一次装填五支短小弩箭的“连弩”;一队手持长约一丈、前端带有锋利倒钩和格挡铁枝的“钩镰枪”;还有一队,则背负着一种造型奇特、如同数个铁筒捆绑在一起的装置,旁边放着数枚头部圆钝、带有引信的铁壳弹丸——这是凌风根据模糊记忆,让匠作营尝试制作的、最原始的“震天雷”(或称火药发射器),目前极不稳定,仅作试验。
负责指挥这批“砺锋”军试训的,是已被转化为千夫长的原马匪头子“独眼狼”。他见到凌风,立刻上前,以毫无波澜的语调汇报:“城主,新械初步适应训练已完成,请检阅。”
凌风点点头,示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连弩试射。随着独眼狼无声指令,百名连弩手同时抬起弩机,对准百步外的草人靶。只听一阵密集的机括声响,一片黑压压的弩箭如同疾风骤雨般泼洒出去,瞬间将草人靶射得千疮百孔!射速远超普通弓弩!
“好!”陪同检阅的陈大疤忍不住喝彩,“这玩意够狠!近距离遭遇,谁能挡得住!”
凌风却微微皱眉:“射速尚可,但弩箭轻短,穿透力与射程恐有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弩箭材质,并加强弩手近战格杀训练,以防被敌人近身。”
接着是钩镰枪演练。士兵们三人一组,长枪突刺、钩拉、格挡,配合默契,专门针对敌军骑兵的马腿和重甲步兵的下盘,战术意图明确。
柱子点评:“此械用于防守,特别是对付骑兵冲锋,效果当不错。但需加强小组间的协同和阵型变换训练。”
凌风表示同意。
最后,则是风险最高的“震天雷”试投。由于极不稳定,仅选了十名最沉稳的士兵操作。点燃引信后,奋力投向远处的土坑。几声沉闷的巨响接连传来,土石飞溅,黑烟滚滚,声势颇为骇人。但有一枚引信过快,在半空爆炸,还有两枚根本未响。
“威力尚可,但可靠性太差,极易误伤己方。”凌风果断下令,“此物暂停列装,交由匠作营和医师坊联合研究,重点解决火药配比稳定性、引信可靠性及安全投掷方法。在完全可靠之前,不得用于实战。”
尽管“震天雷”不尽如人意,但连弩和钩镰枪的初步成功,还是让凌风看到了“砺锋”军装备更新、战术多元化的潜力。这支完全忠于他的暗刃,正在朝着更加专业化、精锐化的方向发展。
检验完毕,凌风对独眼狼吩咐:“新械训练继续,重点磨合连弩与钩镰枪的战术配合。另外,选拔一批机灵且忠诚的士卒,开始进行基础的沿海地形识别、水性适应训练。未来,他们可能有更特殊的任务。”
“遵命。”独眼狼领命,眼神依旧空洞,却高效地执行着指令。
离开校场,凌风又去看了由凌慧主持的香露坊和周耐火的琉璃工坊。生产已步入正轨,产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黑石城这台复杂的机器,在凌风的统筹下,军事、经济、外交、技术多个齿轮都在紧密咬合,缓缓加速。来自陆上、海上、京城的压力,正转化为它不断成长、蜕变的动力。雏鹰的翅膀,在风雨的洗礼下,正变得越来越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