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娴香、冯虞氏、包前芳见了,扶着艾叶,去了水井那儿,童丽跟在后面去看。
艾叶这次,呕吐得特别厉害,中午吃的东西,差不多全部吐了出来。
周娴香见了,拍着她的背说:“我怀九斤的时候,除了呕吐,乳房一直胀疼,吃不下东西,整天昏沉沉的,只想睡觉,没过一会儿,就想去尿尿。”
包前芳点头说:“艾叶,你就算吃不下,也要逼自己吃。
想吃酸吃酸,想吃辣吃辣,吃一半吐一半,也没有关系。
要不然,小宝宝吃什么?”
艾叶听了点头,童丽洗了毛巾递给她。
过了好一会儿,艾叶渐渐缓了过来,看着童丽问:“你们开车来的吗?”
童丽正晃神,听艾叶问自己,忙点了头。
艾叶见了,站起身又问:“有空陪我们去一趟分校,去统计分校的改扩建数据吗?”
童丽知道分校没有电话,点着头扶她往回走。
众人回到小院,童达理见艾叶好了一些,起身准备告辞。
艾叶见了,拦住他说:“童副组长,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借用你的汽车,送我们去一趟分校?”
见童达理未置可否,她又说:“今天是星期天,趁着学校放假,我想赶紧把分校的事情定下来。
平时,我们去一趟分校,需要花好长时间,我怕赶不上上报数据。”
童达理听了,略一沉吟,说道:“我今天晚上有应酬,就让童俊开车陪你们去,我带童丽先回去了。”
童丽听了,摇头说:“叔爷,我也想去分校,保证晚上和童俊一起回家,不耽误明天去学校报到。”
童达理见她态度坚决,只好答应。
接着请温可可陪着自己,一起去了中华门,准备乘人力车回家。
芮康城、蒙自然送童达理回来,刚走到学习班门口,就看见周娴香、包前芳两人,正忙着打理出两大份吃食、酒水,让童俊放上了汽车。
艾叶回家,拿了五十块大洋来,让蒙自然收了,然后,就往汽车上坐。
周娴香拉住了她,劝道:“艾叶,你怀孕时间不长,又刚吐了,就不要去了!”
艾叶见了,笑道:“我不但要去,还要带九斤去。
双闸的奚老师一家、邱先生夫妇,以及沙洲圩的曹茹芳和时锋,只有自然和我,对他们比较熟悉。
为了赶时间,我们还要兵分两路去联系,多了九斤,才能应付过来。”
梁九斤听了,点头说:“邱伯伯正在钻研桥隧技术,其中有一项水下声呐的研究,与听力、密码学有关,我一直想去向他讨教。”
周娴香听了,摇头叹道:“就你们理由多!
九斤你去了,吃饭的时候,要看着吃。吃不饱回来再补。
千万别在外面丢我的人,我会给你留饭。”艾叶、梁九斤听了,笑着点头。
秦关意见梁九斤能去,开心地说:“艾叶阿姨,我人小,不占地方……”
话还没说完,艾叶就笑道:“也带你去,是不是?”
秦关意看着她,夸张地点着头。
艾叶回头,去看秦司远,见他不反对,就说:“那就一起走吧!”说完,辞了众人,上车出发。
车上,艾叶与蒙自然商量:“我们先去远一点的双闸,把你、梁九斤、秦关意丢在那儿。
我和童家兄妹,直接去沙洲圩。
你们在双闸谈完,就乘人力车去沙洲圩,然后,我们再汇齐了回来。”
梁九斤听了,点头笑道:“统筹学,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艾叶阿姨无师自通啊!”
童丽听了糊涂,疑疑惑惑地问:“九斤,你叫艾叶阿姨作亲妈,怎么能再叫她阿姨呢?”
梁九斤听了,随口说道:“想起来就叫亲妈,想不起来就叫艾叶阿姨。”。
童俊反应快,马上笑道:“诡辩学,是文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九斤无师自通啊!”
艾叶听了好笑,护着梁九斤说:“九斤可不是诡辩,他真心拿我当第二个周娴香。”
蒙自然边想边说:“不过,艾叶的安排的确科学,符合统筹学原理,计算了折返跑的时间成本。
九斤通过学习密码学,对数学的理解,又深入了一些。
另外,我们的分校里面,有工程学、教育学专家。
童俊学的是工程学,童丽学的是师范专业,相信这次分校之行,大家都会有收获的!”
秦关意见蒙自然没有提到自己,自嗨道:“我正在学算术,算术是数学的基础。”
众人给她逗笑,表扬她说得不错。
下午三点,众人一路说说笑笑,来到了双闸分校,分出一路,去了沙洲圩。
看着眼前的大闸,蒙自然为梁九斤、秦关意介绍说:”明朝后期,为了调控江水,在这里建了水闸。
因为这个水闸有两道闸门,所以被称为双闸。
1924年,水闸损毁后,重建并立一块碑,上面刻有“长江堤闸工程处南京区工务所重建”字样。
双闸分校就建在纪念碑附近。”
三人一边说,一边进了双闸分校大门,一对年轻夫妇迎面走出来。
蒙自然见了眼熟,问道:“曹茹芳,时锋,是你们吗?”
两人望着他,又惊又喜,那少妇捂住嘴,瞪大了眼睛反问:“是蒙老师吧?”
不等蒙自然点头,她就冲着院子里喊道:“伍老师、奚老师,快看谁来了?!”
院子里,一下涌出大大小小九个人,蒙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奚晓丹。
众人见礼后,奚晓丹给蒙自然等人介绍了邱光达、章文樱、伍中泉、伍知航和时锋。
大家相互看着,均感叹:九年不见,每个人的变化都很大,走在路上遇见,不一定能认出来了!
奚晓丹指着武知航身边的男士和三个孩子,介绍道:“这是知航的爱人聂取道,8岁的女儿聂富硒,5岁的大儿子聂富铀,2岁的小儿子聂富钾。”
蒙自然与四人见了礼,给他们介绍了梁九斤和秦关意。
奚晓丹把三人让进教室,倒了茶水坐下。
蒙自然喝了一口,说道:“南京破城之前,我见过武知谋、邱序时,他们和温习、白薇一起去了西安,之后准备去苏联。”
奚晓丹点头说:“知谋、序时出国前,达光安排他们结了婚,再去苏联留学。
前一段时间,他们来信说,儿子平江已经5岁,女儿平川也已经2岁了。
目前,两人正在苏联从事桥梁建设工作。”
接着,她又叹道:“只可惜,我们的小儿子武知业、家公武德明、家婆邢诗音,曾校长和曹向广老师,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
蒙自然已经通过温可可,了解到相关情况,这时见奚晓丹伤心,说道:“奚老师,一定要节哀顺变!我们花露南岗学校,宗怀仁前辈和他的四个侍卫也被杀害了,梁有余前辈的脑部,也受了重伤,至今未醒。”
奚晓丹等人也知道相关情况,沉默了一会,慢慢恢复了平静。
奚晓丹缓缓地说:“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要向前看!”
接着,她介绍道:“自从刘斛梗主任留下所有资金,带一家人回了老家,双闸分校就剩下了我们几人。
从最开始的孤立无助,慢慢地走到了今天,多亏了武中泉、邱达光、章文樱、聂取道、武知航的支持。
现在,双闸分校已经可以独立办学了。”
接着,她把分校的办学思路和困难说了一下。
曹茹芳听了,说道:“我们沙洲圩分校的情况,和沙洲分校差不多。
两个分校遇到的困难,也都差不多。
只是,我们的教学能力,没有奚老师他们强,今天,就是到这儿来取经的。”
奚晓丹摇头说道:“茹芳谦虚了,我们各有所长,相互学习。
刚刚我们还在商量,准备下个星期,去一趟花露南岗学校,看看你们那儿的情况。”
蒙自然点头说:“经过小日本一折腾,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接着,他把学习班的情况、童达理带来的信息、以及伍兴国和童达光的帮忙意愿,详细说了一遍。
众人听了,非常高兴。你一言我一语,把两个分校的需求都说了出来。
蒙自然记录好,从身上拿出五十块大洋,交给奚晓丹和曹茹芳各一半。
然后说道:“这是三家村学习班的一点心意。
下面,我们三个学校的部分启动资金,由我负责解决。
虽然,以后我们不再是主校和分校的关系,但是,还可以当亲戚来走动。”
奚晓丹、曹茹芳听了点头,接过大洋,各写了收据,递给蒙自然收了。
接着,奚晓丹说:“今天,我们双闸分校三喜临门:第一喜,可以重新办学了;第二喜,办学师资落实了;第三喜,有机会转公立学校。”
曹茹芳补充说:“还有第四喜,失散多年的亲戚找到了!”
邱达光点头说:“既然是大四喜,就必须大庆祝,今天我做东,请大家喝酒吃肉。”
梁九斤听了,摆着手说:“还是老妈料事如神,提前准备好了酒菜。”
说完,拎起座位边的吃食和酒水,放上了课桌。
曹茹芳见了,忙请聂取道和时锋一起,回沙洲圩分校,把艾叶他们一起叫了来。
艾叶、聂取道他们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时锋9岁的儿子时洲鸣,7岁的女儿时洲鹦,4岁的儿子时洲亮。
趁着做晚饭的功夫,蒙自然、童俊、梁九斤与邱达光在一起,聊起了治水建桥的事情。
四人约好,准备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带上工具,开车带邱达光,去长江沿岸勘测水文状态。
勘测计划,长江南岸是从双闸、下关开始,一直到栖霞山,北岸则是沿着南岸的对应位置,以及江心洲、八卦洲,准备把南京长江段的地质数据,全部勘测到手。
蒙自然、童俊给邱达光留了电话,让他方便的时候,提前联系两人,开汽车来接他。
吃了晚饭,众人又聊了好一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双闸。
童俊把蒙自然、艾叶、梁九斤和秦关意四人,送回了怀仁医馆,吴九月早已经等在门口。
分手的时候,童丽哭成了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