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喽~”
“弹棉花喽~”
那鬼子小队长在看到这人只唱这一句,正是产生疑惑之时,就见那汉奸上来解释道。
“那姑娘姓弹,名棉花,唱到激动之时,正在呼唤姑娘到来与之相会”
“哟西,要是唤不来花姑娘,我的拿捏脑袋是问”鬼子小队长也被这个解释吸引也十分好奇这首小调。
于是一首名为弹棉花的神曲就此诞生。
“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旧棉花弹成新棉花,那个姑娘要出嫁,哎哎哟~哎哎哟嘞~”
一时间,这首充斥着浓郁乡土风情,叙述着最为淳朴的乡村爱情故事的魔性小调,就借着天幕传了开来。
“哎哟喂,你还别说,还tmd洗脑~”
“那姑娘姓弹,叫棉花,哈哈,好活。”
甚至不少的棉纺工人都开始唱了起来,他们唱的或许不够好听,但绝对洋溢着快乐的氛围。
甚至还有人直接根据自己的职业进行改编,比如采桑女,织锦娘等民间小调相继出品,甚至柳三变,这位风月名家,一时之间又给根据不同姑娘的风格推出了数十首不同的词曲。
“这后世的音乐当真是奇妙非凡,妙趣横生啊。”
春秋时期的师旷、伯牙。
还有那李延年、嵇康、万宝常,李龟年等一众音乐大家,也都闪过这般的念头。
也都开始利用现有的乐器即兴编曲,当然更为广大的民间小调,在受到如此影响点化之后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甚至天幕还借此吸收保存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间小调。
永远不要低估了民间的创作热情,更不要低估他们的智慧,一旦你以上位者的姿态俯视着市井众生,那么就注定了你的灭亡。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些许不同。
“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些倭寇竟然会在此?”
刚从副本之中活过来的宋少帝在看到倭寇们大摇大摆的荷枪实弹在中原大地出现,那种嚣张之情跃然于脸上。
在迅速观察之后很快反应过来。
“莫非是后世,中原大地被倭寇入侵了吗?”
“可是凭什么会是倭寇?这帮矮子有什么资格能够入侵中原?”
不少皇帝名臣都察觉到了不同,虽然他们能在天幕之中学到历史,但只能穿越到古代时,
至于1840年之后的近现代史,他们根本无从观测。
但那些帝王们都能明显察觉到此间已经有大病,并且根据国朝200多年的国运来算,那个时候的清朝估计也该属于风雨飘摇的乱世。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新的一轮农民起义,或许再加上列强入侵,但无论如何,倭寇绝对算不上其中。
事实上从中原群臣众皇心里深处,他们可以接受列强入侵,也可以接受战败,大不了就是拼死反抗,朝廷崩溃,再来一番几十年的乱世,顶天不过上百年的乱世。
在赶走那些列强之后,这块土地还是属于他们的,基本上贵族还能混得到贵族的身份。
但列强之中绝对不可能有日本,他们也绝对不允许。
然而天幕还是把他们内心的这层防间给捅破了。
随着电影的播放完毕,帝王将相们都已经确定,曾经的小弟倭寇确实入侵了。
【以上片段来自电影《巧奔妙逃》,讲述了14年抗战历史之中某处乡村的英雄儿女反对鬼子入侵的事件。
充分体现了战争之中民众们的智慧以及反映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无论男女老幼,在我党领导下,14年的奋斗最终获得了胜利。】
【当然,抛去电影娱乐化的成分,14年的抗战,关系到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付出三千五百万军民的生命与鲜血,经过14年的顽强抵抗,也才最终赶走了鬼子侵略者】
【尽管取得了胜利,但中华民族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光是金陵(应天,建业)之地,一次大屠杀都牺牲了30多万军民】
天幕之上明确的标志出来了位置。
“反了,反了,好你个倭寇,什么狗屁不征之国?咱怎么这么蠢?竟然把尔等豺狼之国列为不征之国?”
“妹子啊,咱被骗了,咱被那群该死的倭寇给骗了,那群狼子野心的杂碎,竟然骗了咱?”
只见老朱一脸不可置信的又扑到马皇后的怀中求安慰。
自从朱标回来之后,朱元璋也慢慢把权力交给了朱标。
甚至如今朱标都已登基而身为开国皇帝的老朱,也进入到了养老阶段,一天天的就跟他的大妹子马皇后腻歪着。
“好了,重八”
马皇后有些无语,只能无奈地抚慰着这个朱重八。
“三千五百万?萧和,乃公的大汉如今有没有这么多人口啊?”在听到如此震惊的数字之后,刘邦也是立马询问道。
“回陛下,如今我大汉也才2,000万人口出头啊。”
萧何作为海口把人口数据汇报之后也是满身大汗,他不敢置信,他听到了什么,不过根据计算,这.些倭寇从中原掠夺的财富是一个难以估算的数量。
没想到后世这个小破岛的14年入侵竟然屠杀了3,500万人口?这可相当于一个半的大汉人口。
“嘶”
其他后世帝王听到如此数量也是牙疼的紧。
要知道在土豆番薯大规模种植之前,封建朝代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通常是六七千万上限,像唐朝开元盛世的话可能达到8000多万,宋明两朝极限能达到一个亿。
至于其他朝代像,像汉朝也就五六千万出头,但经过多年战争可能也就剩下1000多万。
在人口就是财富的古代,如此巨量的人口损失,那直接就是灭国了,甚至有的朝代还要再玩一次可能才补齐这缺失的人口。
“灭倭”
“陛下一定要灭倭”
“绝对不能让这些矮子乱来。”
随着天幕不停的播放14年抗战之中的名场面的时候,原本应天城内的朱标,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收到了数以千万计的奏折,请愿书。
上面的内容只有一个核心:灭亡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