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学神的独家秘籍
艺术节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校园生活恢复了以学习为主的日常节奏。但某些东西,确确实实地改变了。
封瑶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层横亘在她与徐卓远之间的、看不见的坚冰,正在悄然融化。虽然徐卓远在大多数人面前,依旧是那个惜字如金、神情淡漠的学神,但在与封瑶偶尔交汇的眼神里,在仅有两人时的短暂相处中,那份拒人千里的寒意明显消减了。
这天下午自习课,封瑶正对着一道复杂的物理力学题凝神思索,尝试了几种思路都卡在关键步骤。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徐卓远似乎永远保持着专注,脊背挺直,只有笔尖在纸上滑动的细微声响。
像是心有灵犀,徐卓远恰好在此刻微微侧头,目光掠过她桌面摊开的习题册,以及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他停顿了一下,极其自然地伸手从桌底里拿出一个淡灰色的硬壳笔记本,反手轻轻放在了封瑶的桌角。
封瑶愣了一下,拿起笔记本。翻开,里面并非课堂笔记,而是徐卓远对一些理科难题的独特思路解析,条理清晰,步骤简洁,往往能直击问题核心,绕过常规解法的繁琐。而在她正困惑的那道力学题旁边,竟然已经有了他用清峻笔迹写下的几种关键思路提示,甚至还标注了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
这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引导,是思维方式的分享。封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抬头,对上他已经转回去的侧影,轻声说了句:“谢谢。”
前面的人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仿佛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封瑶知道,这对他而言,是跨越了多么大的距离。前世的他,哪怕被人追问,也多半是言简意赅地点出关键,从不轻易与人分享他独特的思考世界。此刻这份主动的、不着痕迹的帮助,是他敞开心扉的微小却确凿的信号。
周雨晴凑过来,好奇地瞥了一眼笔记本,压低声音惊叹:“哇!学神的独家秘籍?瑶瑶,你这待遇独一份啊!”她挤挤眼睛,笑容里满是促狭。
封瑶脸微热,轻轻推了她一下,心底却因为这份“独一份”而泛起细微的涟漪。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封瑶收拾好书包,发现徐卓远还坐在位置上,似乎在等人。她正犹豫着是否要打个招呼再走,却见他站起身,朝她走了过来。
“一起走吧。”他的语气平淡,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但那双看向她的眼睛,却少了许多以往的疏离。
封瑶压下心头的讶异和一丝隐秘的欢喜,点了点头:“好。”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并肩走在种满梧桐树的校道上,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种难得的宁静。走过公告栏时,他们看到了艺术节获奖节目的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张正是他们合奏时的抓拍——钢琴前的少女微微垂眸,指尖跳跃;身旁的少年闭眼拉琴,神情专注而投入。光影捕捉得极好,音乐中的情感流淌仿佛凝固在了瞬间。
徐卓远在照片前驻足,目光沉静地看了片刻。
“我奶奶,”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些许,“如果看到这张照片,应该会很高兴。”
封瑶的心微微一颤。这是她第一次听他主动提起奶奶,用这样一种带着怀念,却不再完全是痛楚的语气。
“她一定看到了。”封瑶轻声回应,语气笃定,“而且,她为你感到骄傲。”
徐卓远转头看她,夕阳的金辉落在他眼底,驱散了些许常年积聚的阴霾。“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音乐是不会骗人的。”封瑶迎着他的目光,声音温柔而坚定,“你在演奏时投入的感情,那份通过琴弦传递出来的思念和释然,就是最好的证明。奶奶教会你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如何用音乐表达内心。你做到了,她怎么会不骄傲?”
徐卓远沉默了,只是深深地看着她。她的话语总是能如此精准地触及他内心最柔软、最不设防的角落。她似乎比他自己更懂得那些未曾言说的情绪。
“封瑶,”他移开视线,望向远处沉落的夕阳,声音几乎融在风里,“有时候我觉得,你好像认识了我很久。”
封瑶的心跳漏了一拍。重生是她最大的秘密,是无法宣之于口的缘由。她只能斟酌着回答:“或许是因为,愿意去理解的时候,自然就能看到更多。”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却不失沉稳的声音插了进来:“卓远。”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浅灰色针织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他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小的蛋糕盒。
徐卓远明显怔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低声对封瑶介绍:“是我舅舅,林医生。”
封瑶记起,徐卓远的父母常年在国外从事科研,他大部分时间是由在本市工作的舅舅一家照看的。这位林医生,在前世的记忆里印象不深,只记得是个忙碌且有些严肃的人。
林医生走了过来,目光先是在徐卓远脸上停留片刻,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然后转向封瑶,笑容温和:“这位是……?”
“我的同学,封瑶。”徐卓远介绍道,语气是封瑶从未听过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家人介绍朋友时才有的正式。
“林叔叔好。”封瑶礼貌地问好。
“你好,封瑶同学。”林医生笑容加深,眼角的细纹都透出善意,“我刚开完一个研讨会,顺路过来看看卓远。正好,一起吃点东西?我买了你……你们以前都喜欢的那家芝士蛋糕。”他话到嘴边,巧妙地将“你”改成了“你们”,体贴地没有让封瑶感到被排除在外。
徐卓远看向封瑶,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这个细微的举动,让林医生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他了解自己的外甥,性格孤僻,几乎从不与同学深交,更别说如此自然地征求一个女生的意见。
封瑶看出徐卓远似乎并不排斥,便微笑着点头:“好啊,谢谢林叔叔。”
三人来到了学校附近一家安静的咖啡馆。林医生很健谈,但分寸感极好,他没有追问封瑶太多个人情况,也没有对徐卓远表现出过度的嘘寒问暖,只是聊着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艺术节的盛况,还特意称赞了他们的合奏。
“卓远小时候跟他奶奶学琴,后来……就很少碰了。”林医生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他看向徐卓远,眼神温和,“这次能重新登台,而且演奏得那么好,舅舅真的很为你高兴。”他又看向封瑶,真诚地说:“封瑶同学,谢谢你。卓远他……这几年话越来越少,能让他愿意一起合作表演,你一定是个很特别的朋友。”
徐卓远低着头,用小勺轻轻搅动着咖啡,没有反驳,也没有承认,但周身的气息是平和的。
封瑶明白,林医生是真心关爱徐卓远的,只是或许之前不得其法,或者因为忙碌而疏于沟通。她微笑着回应:“林叔叔您太客气了。徐卓远他其实……只是不习惯表达,他心里什么都明白的。而且,和他一起演奏,我也学到了很多。”
她说得诚恳,既不居功,也维护了徐卓远。林医生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浓。
短暂的相处后,林医生因为医院还有事便先行离开,临走前再三嘱咐徐卓远注意身体,有空多回家吃饭,也热情地邀请封瑶以后常来家里玩。
只剩下两人时,气氛再次安静下来。
“我舅舅他……话有点多。”徐卓远忽然说道,像是不习惯刚才那种被长辈关怀的氛围。
“我觉得林叔叔人很好,他很关心你。”封瑶温声道。她看着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了出来:“你……很久没回舅舅家了吗?”
徐卓远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嗯。他们很好,只是……那里太热闹了。”表弟表妹的喧闹,舅舅舅妈小心翼翼的关怀,都会提醒他,他的“家”是不完整的,会让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父母缺席带来的空洞感。他宁愿一个人待在空荡的家里,与公式和琴谱为伴。
封瑶听懂了这份沉默背后的孤寂。前世的她,只看到了他的冷漠和优秀,却从未触及他内心深处这片荒芜的角落。
“徐卓远,”她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有人关心,本身就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也许……可以试着偶尔让自己置身于那种热闹中?哪怕只是感受一下,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忍受。”
徐卓远抬起头,看着她。咖啡馆暖黄的灯光在她眼中跳跃,像是落入凡间的星辰,充满了理解和鼓励。他想起艺术节后台她毫不犹豫的维护,想起她关于音乐和奶奶的那些话,想起舅舅刚才因为他的些许改变而流露出的、难以掩饰的欣喜……
心门上那道沉重的枷锁,似乎真的,因为眼前这个女孩,松动了一道缝隙,让一丝名为“可能”的微光,照了进来。
“嗯。”他最终,给出了一个极轻,却无比清晰的回应。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送封瑶到她家小区门口后,徐卓远站在路灯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许久。
他从书包的夹层里,再次拿出了那张和奶奶的合影。照片上的老人笑容慈祥。他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低声自语,像是在承诺,又像是在确认:
“奶奶,我想……我好像,遇到您说的那束‘感性的光芒’了。”
夜空中有薄云散开,露出疏朗的星辰。星光虽微,却足以照亮迷途之人前行的路,也预示着,紧闭的心门之内,正在酝酿一场名为“新生”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