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掌心温度,锚定今生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扩音设备,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却清晰地敲打在会场每一个人的心弦上。封瑶被徐卓远牵着,一步步走回那片灯火通明与人心焦灼交织的空间。掌心传来的温度稳定而有力,像一道无形的桥梁,将他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渡送过来,驱散了因陆北辰短信而泛起的那一丝寒意,也抚平了等待最终宣判前最后的涟漪。
她的思绪,在这一刻却奇异地飘远了一瞬。前世,她也曾站在类似的十字路口,只是那时,她孤身一人,周身被自卑和阴郁包裹,像一只困兽,拼命想要证明自己,却因为内心的慌乱和自我否定,在关键的表达环节措辞失误,与唾手可得的荣誉失之交臂。那时,台下是否有过期待的目光?她已记不清,只记得失败后如潮水般涌来的自我怀疑和更加深重的孤立感。没有温暖的手掌牵引,没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没有此刻内心这份奇异的、历经沉淀后的平静与笃定。
重生归来,她一点点撕开前世的茧,努力变得通透、温柔、坚定。她主动抓住这次机会,珍惜与徐卓远并肩的每一刻,也努力去修复与家人之间因她曾经的封闭而产生的裂痕。这不仅仅是逆袭,更是一场漫长的、指向内心的救赎。而徐卓远,就是这个救赎过程中,最亮的那束光,最稳的那座山。
思绪回笼,她感到徐卓远的手指微微收紧,仿佛感应到了她刹那的走神,无声地询问。封瑶抬眼,对上他关切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唇角漾开一个让他安心的浅笑。
就在这时,评委主席,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缓步走上了主席台。会场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决定命运的名单上。
“经过评审委员会严谨、审慎的评议与合议,现在宣布,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获得者是——”院士的声音沉稳洪亮,故意拉长的尾音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封瑶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似乎漏跳了一拍,呼吸也下意识地屏住。她能听到身旁团队成员粗重的呼吸声,能感受到徐卓远掌心微微增加的力度。
“——A大代表队,‘星火’项目组!项目名称:《基于跨学科融合的文化动态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
“轰——!”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水,瞬间冲破了寂静的堤坝,汹涌而来。聚光灯再次打在他们这一小片区域,刺目得让封瑶微微眯起了眼。耳边是团队成员狂喜的欢呼和拥抱,周围是或羡慕或敬佩的目光。
他们成功了!“星火”真的燎原了!
巨大的喜悦和释然如同暖流,瞬间席卷全身,冲垮了之前所有的紧张与疲惫。她还没来得及做出更多反应,就被身旁的徐卓远猛地拉入怀中。这是一个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拥抱,在众目睽睽之下,短暂却真实。他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清晰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瑶瑶,我们做到了。”他低声说,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毫无保留的激动。
“嗯,我们做到了。”封瑶将脸埋在他肩头短短一瞬,汲取着那份独属于他的、令人安心的气息。前世那份求而不得的认可与荣光,在这一世,以最圆满的方式降临。而最重要的,是身边有这个人与她共享。
颁奖典礼结束后,会场再次陷入一片庆祝与交流的喧闹。记者、其他学校的师生、投资人纷纷围拢过来,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横空出世的特等奖项目。封瑶和徐卓远作为核心成员,自然被围在中心。
就在他们耐心应对各方询问时,一个略显苍老却温和的声音插了进来:“封瑶同学,徐卓远同学,恭喜你们。”
人群稍稍分开,封瑶抬头,看见梁静茹教授正含笑站在面前,她身边还跟着一位气质儒雅、眼神睿智的中年男士。
“梁教授!”封瑶连忙恭敬地问好,徐卓远也微微颔首致意。
“这位是清北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李明瀚教授。”梁静茹笑着介绍,“他对你们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你们在处理人文数据时体现出的‘理解’而非‘征服’的态度。”
李明瀚教授伸出手,分别与封瑶和徐卓远握了握,目光中满是欣赏:“后生可畏。你们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成果,更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路。我们中心正在筹建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点实验室,不知道二位有没有兴趣,在课余时间来参与一些前沿课题的讨论?我们非常需要你们这样兼具技术能力和人文视野的年轻血液。”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重量级的橄榄枝!清北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前沿中心,这几乎是国内该领域学子梦寐以求的平台。封瑶感到心脏再次激烈地跳动起来,但这一次,是因为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和可能性。
她与徐卓远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与慎重。
“非常感谢李教授的认可和邀请,”徐卓远作为代表,沉稳地回答,“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向您和中心的各位老师学习,具体事宜,我们可以后续再详细沟通吗?”
“当然可以。”李明瀚教授笑着递过两张名片,“期待你们的联系。”
两位教授又勉励了几句,便离开了。围拢的人群也渐渐散去。团队成员们依旧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商量着要去哪里庆祝。
封瑶和徐卓远落在最后,慢慢走出会场。夜晚的风带着凉意,吹拂着发热的脸颊,格外舒爽。
“感觉像做梦一样。”封瑶轻声说,抬头望着城市夜空难得的几颗疏星。
“这是你应得的。”徐卓远看着她,目光在路灯下柔和得不可思议,“你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值得最好的回报。”
他顿了顿,状似随意地提起:“刚才,你妈妈给我发了信息。”
封瑶一愣:“我妈?她说什么?”
“她说,她在学校官网的直播链接里看到了颁奖典礼。”徐卓远的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她说,‘告诉瑶瑶,爸爸妈妈以她为傲,晚上回家,妈妈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封瑶心中最柔软也最酸涩的角落。前世的她,因为自卑和叛逆,与父母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他们的爱,于是用冷漠和抗拒将他们推开。母亲小心翼翼的关心,父亲欲言又止的期待,都成了她沉重的负担。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重生后,她开始尝试改变。主动与父母沟通项目进展,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在周末尽量回家吃饭,听他们唠叨家长里短;会在母亲节和父亲生日时,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点一滴,笨拙却又真诚地,试图弥补前世的遗憾。
而此刻,母亲这句通过徐卓远转达的、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像一股暖流,彻底润泽了她重生以来所有努力修复亲情的心田。他们看到了她的光芒,并以最平凡、最温暖的方式表达了认可。这不是她前世渴求而不得的吗?
眼眶微微发热,她迅速低下头,掩饰住即将涌出的泪意。
一只温暖的手轻轻覆上她的头顶,揉了揉,动作带着前所未有的亲昵和安抚。是徐卓远。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陪着她,任由她消化这汹涌的情绪。
他懂,他一直都懂。懂她前世今生的挣扎,懂她对亲情小心翼翼的渴望,懂她此刻内心翻江倒海的感动与释然。
过了好一会儿,封瑶才抬起头,眼眶还带着微红,但笑容却明亮而灿烂,仿佛卸下了最后一丝重负:“我们回家吧。”
“好,回家。”徐卓远牵起她的手,十指紧扣,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回“家”。回那个有父母温暖守候的家,也回他们两人共同构筑的、充满信任与未来的精神家园。
星火已然燎原,照亮了学术的道路,也照亮了归家的途。前世的遗憾,正在今生的努力下,一点一点被弥补、被抚平。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携手共进的、更加广阔的天地,和那份在彼此掌心温度中,被牢牢锚定的、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