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绝笔信上的字迹,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林凡心头剧震。江东?密约?勿使刘林合流?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江心,激起千层浪。
他反复审视着那被江水浸染得有些模糊的字迹,确认是马谡亲笔无疑。信中的绝望与警示,绝非作伪。这意味着,袭击马谡的幕后黑手,除了蔡瑁和神秘的“鬼影”组织,竟然还可能牵扯到江东孙权!
这简直匪夷所思!孙刘联盟正值蜜月期,共抗曹操才是当务之急,孙权为何要暗中对刘备的使者下手?这“密约”又是与何人所立?目的难道真是为了阻止他林凡与刘备势力的进一步联合?
无数的疑问在林凡脑中盘旋,让他感到一阵寒意。如果连江东都不可信,那这荆襄之地,还有谁是可以依靠的盟友?
“广元,此事还有谁知道?”林凡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问石韬。
石韬神色凝重地摇头:“除了那送信的老渔夫和报信人,只有我与军师知晓。我已嘱咐报信人严守秘密,并给了他一些银钱,让他回去告诉老渔夫,务必照顾好那位伤者,但绝不可对外声张,日后必有重谢。”
“做得对。”林凡点头,马谡还活着的消息,此刻绝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必然引来敌人更疯狂的灭口行动。“立刻加派人手,由韩浪亲自带队,秘密前往那个渔村,将马谡和那位老渔夫一家,全部转移到我们绝对控制下的安全地点,严加保护!记住,要绝对隐秘,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是!我这就去安排!”石韬深知事关重大,立刻转身离去。
帐内再次只剩下林凡一人。他踱步到地图前,目光在夏口、乌林、襄阳、江东之间来回移动。马谡的信,像是一块关键的拼图,虽然带来了更深的迷雾,却也隐约勾勒出一个更庞大、更危险的阴谋轮廓。
蔡瑁、“鬼影”、江东……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是相互利用,还是各有图谋?而他自己,以及他所在的这支力量,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又该如何自处,如何破局?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梳理现有的线索。
首先,蔡瑁的嫌疑依旧最大。死士的“蔡”字线索,鹿门山据点的位置,都指向他。他既有动机(阻止林凡探查地宫、破坏联盟),也有能力调动精锐力量。
其次,“鬼影”组织深不可测。他们与古老遗物、“魏”“兖”之谜相关,活动隐秘,能量巨大。他们可能利用蔡瑁,也可能独立行动,其终极目的至今不明。
而现在,又加上了江东这个变数。孙权为何要插手?是为了在孙刘联盟中占据更主导的地位,不希望看到刘备一方因为与他林凡的联合而实力增强?还是与那“密约”有关,这“密约”的对象,难道是……曹操?!
想到这里,林凡自己都吓了一跳。但并非没有可能!历史上,孙权在赤壁之战前确有摇摆,甚至一度考虑投降曹操。若在这个时空,孙权暗中与曹操有所勾连,约定共同瓜分荆州,那么袭击刘备的使者、破坏刘林联合,就完全说得通了!
这是一个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可怕推测!
林凡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所谓的孙刘联盟,从根子上就充满了背叛与算计!刘备和诸葛亮,知道吗?
他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以最稳妥的方式,传递给诸葛亮。但马谡的信是孤证,仅凭此还不足以取信于人,反而可能被江东反咬一口,说他挑拨离间。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
就在这时,亲卫通报,派往鹿门山继续监视的暗哨有紧急消息传回。
“军师,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在石灰窑据点被捣毁后,并未撤离,而是在外围更隐蔽处设下暗哨。”一名浑身沾满草屑泥土的斥候低声汇报,“就在今日拂晓,我们发现有一小队约五六人,黑衣蒙面,身手矫健,悄悄摸回了那片区域。他们似乎在废墟中翻找什么,停留了约半个时辰,然后迅速离去,方向……是朝着汉水而去,看样子是想走水路。”
“可曾跟踪?”林凡急问。
“跟了。但他们非常警惕,在林中绕了许久,我们的人怕打草惊蛇,不敢跟得太近,最后……跟丢了。不过,在他们停留过的地方,我们找到了这个。”斥侯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小撮泥土,泥土中混杂着几片极其细微的、亮晶晶的紫色晶体碎片,在灯光下反射着诡异的光芒。
“这是……?”林凡捻起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类似檀香又带着腥气的怪异味道。他从未见过这种东西。
“属下也不知是何物,但觉得蹊跷,便带回来了。”斥候道。
林凡小心地将这些紫色晶体碎片收好。这或许是“鬼影”组织急于找回的东西,也可能是新的线索。
接连而来的信息,让林凡感觉脑袋有些发胀。他需要时间消化和判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下午时分,夏口方向再次有船驶来。这一次,来的不再是董厥那样的中层官吏,而是诸葛亮身边最亲信的侍卫统领,陈到。他带来的,是诸葛亮亲笔所书的绢信。
陈到面色冷峻,将信交给林凡后,便肃立一旁,沉默不语,但那无形的压力,却比之前的董厥更甚。
林凡展开绢信,诸葛亮的字迹清秀而有力,内容却如同冰锥,刺入他的心间。
“林军师台鉴:幼常之事,亮心甚痛之。董厥、蒯钧先后往返,言及各执一词,真相扑朔。然幼常失踪于乌林之畔,军师麾下死士之迹牵连蔡瑁,此皆不争之事实。联盟重于泰山,然信任如累卵。亮需军师予一明确交代:幼常生死下落,刺客幕后主使,究竟为何?若三日内,军师仍无法查明真相,给亮一个信服之答复,为联盟大局计,亮只能提请我主,暂缓与军师之一应合作,并提请吴侯,共议乌林防务之归属。事关重大,望军师慎之,重之。诸葛亮,手书。”
信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诸葛亮给了他最后通牒!三天之内,必须查出真相,给出交代,否则,刘备方面将暂停与他的合作,甚至可能联合孙权,强行接管乌林!
压力如山崩海啸般袭来!
诸葛亮此举,既是迫于内部压力(马谡派系、元老将领的质疑),也是为了维护联盟的表面稳定,必须有人为此事负责。而他林凡,这个身份微妙、根基尚浅的外来者,无疑是最合适的“责任人”。
林凡握着绢信的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憋屈和愤怒。他同样是受害者,也在竭力调查真相,却要独自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
但他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诸葛亮给了他三天时间,这既是压力,也是最后的机会。
他必须在这三天内,找到突破口!
“陈将军,”林凡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陈到,“请回复诸葛军师,林凡……领命。三日之内,必给他一个答复。”
陈到深深看了林凡一眼,抱拳一礼,没有多言,转身离去。
送走陈到,林凡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但眼神却愈发锐利。他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他将石韬、徐凡、以及刚刚执行任务回来的韩浪再次召集起来。
“情况诸位都已知晓。”林凡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们只有三天时间。三天内,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指向真正的凶手,至少,要能洗清我们身上的嫌疑,给诸葛军师一个能够安抚内部的交代。”
众人面色凝重,都知道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韩浪,马谡那边情况如何?”
“回军师,已经安全转移到一个秘密据点,有我们的人十二个时辰看守,大夫也看过了,伤势很重,失血过多,加上江水浸泡,高烧昏迷,但性命应该无碍,只是何时能醒,不好说。”
指望马谡醒来指认凶手,短时间内是不现实了。
“徐凡,水寨防务如何?可能顶住来自任何一方的压力?”
“军师放心!弟兄们都知道到了紧要关头,人人用命!水寨固若金汤,就算蔡瑁或者江东来犯,也能叫他们崩掉几颗牙!”徐凡拍着胸脯保证。
“好!”林凡点头,目光最后落在石韬和韩浪身上,“广元,你继续动用所有关系,盯紧襄阳蔡府和江东使者的一切动向,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韩浪,你带上几个最机灵的兄弟,还有这个——”他将那包含有紫色晶体的泥土递给韩浪,“你们想办法,混进襄阳城!重点查两件事:一,蔡瑁府中近日是否有陌生人出入,尤其是受伤的,或者行为诡异的;二,想办法查清这紫色晶体到底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的!这可能是我们翻盘的关键!”
“混进襄阳?现在?”韩浪有些迟疑,“军师,此刻襄阳必定戒备森严……”
“正因为戒备森严,才是灯下黑!”林凡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他们定然想不到,我们敢在这个时候派人潜入!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探查,不是动手,一旦有所发现,立刻撤回!”
“是!”韩浪和石韬齐声应道。
众人领命而去,分头行动。林凡独自站在帐中,望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血色。
三天!他只有三天时间!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不同的方向,真相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他就像在走钢丝,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摊开地图和所有的线索记录,试图从这纷乱如麻的局势中,找出那根最关键、最能破局的线头。
夜色,悄然降临,笼罩着危机四伏的乌林。而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危险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