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便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烧遍了整个大汉疆域,也彻底打破了赤壁之战后短暂的平静——曹操以天子诏令,宣布西凉马腾、韩遂“狼戾贼忍,暴乱不轨,拥兵自重,不恤国力”,命司隶校尉钟繇持节,都督关中诸军,调集夏侯渊、徐晃、曹洪等部精锐,合计步骑八万,兵发潼关,讨伐不臣!
檄文传至襄阳时,林凡正与庞统在“弘文馆”观摩士子辩论。当信使将抄录的檄文呈上,林凡快速扫过,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是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他轻轻将绢布递给身旁的庞统,低声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庞统看完,那丑陋的脸上露出一丝既兴奋又凝重的复杂神色:“曹操果然选择了先安内后攘外!潼关天险,马腾、韩遂骁勇,西凉铁骑更是天下闻名,此战必是龙争虎斗!军师,我们的机会与风险,皆在于此!”
林凡默默点头。他深知,历史上这场潼关之战,虽以曹操惨胜、马超韩遂败走凉州告终,但过程极其惨烈,曹操甚至一度割须弃袍,险死还生。如今,有了自己这个变数,暗中给予西凉支持,历史的走向是否会因此改变?而这场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战事,又将给荆北带来怎样的影响?
他立刻下令:“速请主公、文若、伯勇、邓义至议事厅!另,传令苏厉,暂停一切非必要活动,全力收集潼关战事情报,每日一报!”
片刻之后,郡守府议事厅内,核心文武齐聚,气氛肃杀。刘擎坐在主位,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战消息所震动。
“文渊,曹操西征,于我荆北,是福是祸?”刘擎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担忧。
林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潼关的位置:“主公,诸位。曹操西征,意在彻底解决关中后顾之忧,以便日后能全力南下。此战,若曹操速胜,则其携大胜之威,整合西凉骑兵,下一个目标,必是我荆北无疑!”
众人神色一凛。周卓瓮声瓮气道:“那咱们更不能让他赢!得帮马腾!”
“帮,自然要帮。”林凡沉声道,“我与马腾有盟约在先,唇亡齿寒之理,诸位皆知。然则,如何帮?直接出兵,千里远征,粮草不继,且必与曹操主力正面碰撞,智者不为。”
徐文捻须道:“军师所言极是。我军新军初成,虽锐气正盛,然未经大战洗礼,且荆北初定,实不宜此时劳师远征,与曹操决战。当以援助为主,牵制为辅。”
“如何援助?如何牵制?”刘擎追问。
林凡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将早已思虑成熟的方案和盘托出:“援助方面,有三。其一,物资援助。将库房中囤积的五千张劲弩,十万支箭矢,以及一千套精制铁甲,由苏厉安排可靠渠道,火速运往西凉。此乃雪中送炭,可极大增强西凉军据关而守、消耗曹军之能力。”
“其二,情报援助。命‘暗羽’动用一切力量,将曹军的兵力部署、粮道虚实、将领性情等情报,源源不断提供给马腾。尤其是曹操用兵习惯、可能的诡计,需重点提醒。”
“其三,战略策应。”林凡手指从潼关移开,划过地图,落在许昌、汝南一带,“命我们在北方的细作,广散流言,就称孙权或因江陵久攻不下,欲趁曹操西征,许昌空虚,遣奇兵北上,直捣黄龙!亦可暗示,刘备亦有北窥宛、洛之意!”
庞统抚掌笑道:“妙!此乃围魏救赵之策!虽未必真能调动曹军回援,但足以令曹操心生疑虑,不敢将全部兵力投入潼关,甚至需分兵防备东南。此消彼长,便是对西凉最大的支持!”
“至于牵制,”林凡目光转向周卓和邓义,“伯勇,邓义,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马,向前推进三十里,于边境要隘处,大张旗鼓,加固营垒,多设旌旗,做出随时可能北上出击的姿态!我要让曹操在南阳方向的守军,感受到压力,不敢轻易抽调兵力西援!”
“末将得令!”周卓、邓义齐声应诺,战意昂扬。
就在林凡紧锣密鼓地部署应对之策时,江东柴桑与荆南公安,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曹操西征的消息,并迅速做出了反应。
柴桑,水军都督府。
周瑜看着手中的情报,俊美的面容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狂喜与决绝。
“天赐良机!真是天赐良机!”周瑜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对麾下众将道,“曹操老贼西顾,许昌空虚!此乃我江东席卷中原,成就王霸之业千载难逢之机!”
老将程普皱眉道:“都督,曹仁据守江陵,犹如一根钉子扎在我军咽喉。若不拔除,贸然北上,恐腹背受敌。”
“江陵?”周瑜冷笑一声,眼中寒光四射,“曹仁已是瓮中之鳖,缺粮少援,破城指日可待!传令下去,全军加紧攻势!十日之内,我必踏平江陵!然后,挥师北上,兵锋直指襄樊、宛城!我倒要看看,那林凡,如何挡我江东水陆雄师!”
他心中燃烧着熊熊的野心之火,不仅要取江陵,更要趁此良机,吞并整个荆州,乃至问鼎中原!林凡,这个横亘在他西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必须踢开!
与此同时,荆南公安县衙。
刘备与诸葛亮对坐,气氛同样凝重而充满机遇。
“孔明,曹操西征,果真如你此前所料。”刘备语气中带着钦佩与兴奋,“此确是我等发展壮大的良机!”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却比周瑜冷静得多:“主公,机遇与风险并存。曹操西征,北方压力骤减,此其一利。周瑜心急江陵,必全力攻城,无暇南顾,此其二利。然,周瑜若破江陵,其势大涨,下一个目标,非北即西,无论攻曹还是图林,都非我等所愿见。”
他顿了顿,继续道:“故而,亮有三策。其一,趁周瑜无暇他顾,我军加紧整合荆南,招募流民,囤积粮草,整训兵马,此乃固本。其二,遣使再往襄阳,与林凡确认盟约,共商应对周瑜之策,必要时,可给予林凡一定支持,绝不能让周瑜轻易吞并荆北。其三,”诸葛亮目光投向西方,“密切关注益州动向。刘璋暗弱,其麾下张松、法正等人,似有异动。或许,西取益州之机,已不远矣。”
刘备闻言,深以为然:“便依先生之计!我这就修书与文渊,重申盟好!”
天下大势,因曹操的西征而骤然加速。潼关之外,战云密布,杀声震天。马超、庞德率领的西凉铁骑,依仗潼关天险与林凡支援的劲弩铁甲,给予了曹军先锋部队迎头痛击,夏侯渊、徐晃等人数次强攻,皆损兵折将,未能越雷池一步。战事陷入了残酷的僵持阶段。
而曹操在收到东南方向“孙权、刘备异动”的流言以及荆北林凡陈兵边境的情报后,果然心生忌惮,一方面严令曹仁死守江陵,另一方面也不敢将全部预备队投入潼关战场,甚至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加强许昌、汝南方向的防御。林凡的“围魏救赵”之策,初见成效。
然而,周瑜对江陵的攻势却进入了白热化。在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下,周瑜不惜代价,昼夜不停地猛攻江陵城。曹仁虽善守,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墙在江东军疯狂的攻击下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形势岌岌可危。
这一日,林凡同时收到了两份紧急军报。
一份来自潼关苏厉:“曹军久攻不下,士气渐沮。然曹操似有绕道蒲阪津,迂回攻击之意图。马超将军欲率精骑出关逆战,恐中曹操诱敌之计。属下已极力劝阻,然马将军求战心切……”
另一份来自江陵方向的“暗羽”:“江陵城破在即!曹仁已做好巷战准备。周瑜麾下大将甘宁,已率敢死队登上城头!”
林凡的心猛地一沉。马超若贸然出击,很可能重蹈历史上中了曹操离间计、最终兵败的覆辙!而江陵一旦被周瑜拿下,整个荆州的战略天平将瞬间倒向江东,荆北将直接面对周瑜挟大胜之威的兵锋!
“必须阻止马超!也必须延缓周瑜破城!”林凡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
“立刻飞鸽传书苏厉!”林凡对身旁的庞统疾声道,“告诉他,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拦住马超!可向马腾陈说利害,言明曹操最擅长的便是诱敌、离间!坚守潼关,消耗曹军,方为上策!若马超执意出战……便言此乃我林凡之请,望他以西凉大局为重!”
“是!”庞统也知道情况紧急,立刻亲自去安排。
“另外,”林凡看向徐文,“以刘镇南和我的名义,立刻起草一份檄文,声援曹仁!”
“声援曹仁?”徐文一愣。
“对!”林凡目光锐利,“檄文要写得义正辞严,斥责周瑜不顾同盟之谊,趁曹操西征之际,悍然攻打朝廷命官(曹仁名义上仍是汉官),其心可诛!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击国贼!同时,‘不小心’将檄文内容,提前泄露给周瑜军中的我方细作。”
徐文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林凡的意图。这是阳谋!以此举恶心周瑜,打击江东军士气,若能因此让周瑜分心,哪怕只是延缓几个时辰攻城,对濒临崩溃的江陵守军而言,也可能是救命的时间!而且,此举也能向曹操示好(至少是表面),缓和双方关系,为将来可能的变局留下余地。
林凡的双管齐下,能否改变千里之外的战局,尚未可知。但荆北这台精密的机器,已经在他的操控下,高效地运转起来,将自己的影响力,透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投送到天下这盘大棋局的关键节点之上。
潼关战事胶着,江陵危在旦夕,许昌流言四起,荆北磨刀霍霍……整个建安十五年的春天,都弥漫在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之中。
林凡站在襄阳城头,北望潼关,南眺江陵。他知道,曹操西征这根导火索,已经点燃。接下来,无论是潼关的胜负,还是江陵的归属,都将极大地影响未来天下的格局。
而他,林凡,和他麾下的荆北,已经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深陷其中,并能左右局势的关键棋手。
“风,已经起了。”他喃喃自语,“就看这阵风,最终会吹向何方,又将会卷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了。”
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坚定而沉稳,仿佛无论风雨如何变幻,都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