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了吗?”萧何的手指悬在疯狂自主运算的玉算盘上方,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颤,“那不是风声…是…是无数个声音,在低语,在提问。”
嬴政站在白虎殿的圆形议席中央,素白麒麟袍无风自动,其上的暗纹仿佛星河流动。他微微闭目,腰间的旧玉玦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温热与嗡鸣,不再是警示,更像是一种…共鸣。
“听到了,”嬴政睁开眼,眸中映出议席上空正在缓缓凝聚的、由无数细碎光点构成的漩涡,“是‘他们’…规则中提到的‘读者’。他们的问题,正在透过‘0秒种子’…降临。”
张良展开他那空白的诗卷,只见卷面上,墨迹正不受控制地浮现、消散、重组,形成无数短暂存在的问句,从“宇宙是否有尽头?”到“中午吃什么?”,包罗万象,杂乱却充满生机。“信息洪流…直接冲击意识层面。首席,我们必须构建堤坝,或者说…桥梁。”
辰时【万问临朝·星纹共振】
就在昨夜,那颗由阿桃交还的“0秒种子”,在嬴政的意志催动下,融入了联邦的中枢——星纹网络。初衷是借助其“零秒延迟”的特性,构建一个能让全体联邦公民,乃至规则中提及的“读者”,共同参与殿试的平台。
然而,谁也没料到,当沟通的屏障被打破,涌来的不是井然有序的提问,而是一片无边无际、喧嚣沸腾的“思维海洋”!
巨大的光幕在白虎殿四周升起,上面滚动的已不再是冰冷的AI广告,而是无数闪烁着、跳跃着的文字、图像,甚至是一些抽象到无法理解的情绪符号。那是来自无数意识的问题、感慨、玩笑乃至挑衅。
“这…这比AI国子监还乱套!”刘邦捂着耳朵,他的直播玉简已经因为信息过载而屏幕花白,“俺的脑子要炸了!有人问怎么统一六国,有人问怎么养猪能多下崽,还有人问项羽大元帅喜欢什么颜色的…呃!”他及时刹住了车,因为项羽那杀人的目光已经扫了过来。
项羽冷哼一声,玄铁重甲隔绝了部分物理噪音,但那直接作用于精神的喧嚣让他眉头紧锁,独臂下意识地握紧了鼓槌。
韩信尝试用他的分身去梳理信息流,但刚分出的几道白影瞬间就被庞大的数据冲得扭曲溃散,他本体脸色一白,闷哼一声:“不行…毫无规律,无法预测。这比任何军阵都…混乱。”
萧何的算盘珠已经不再是噼啪作响了,而是在疯狂地跳动、旋转,几乎要脱离算盘框架。“参与度…指数级增长!能量消耗…算力占用…无法平账!星纹网络核心温度在飙升!”
最诡异的是,随着这些海量问题的涌入,星纹网络本身开始出现异动。那些镌刻在启明城地脉深处的星纹轨迹,此刻竟跟随着问题的节奏明灭闪烁,仿佛在与这万民之问共振!整个城市的地基,都在发出微不可查的震颤。
“不是它在汲取我们的力量,”嬴政敏锐地感知到了变化,他抬起手,感受着空气中流淌的无形波纹,“是它在回应…它在用整个文明积累的星纹之力,尝试去理解、去承载这些提问!”
“但这样下去,网络会过载崩溃!”萧何焦急道,“必须找到核心…或者说,必须给出一个能够‘容纳’这一切的答案!”
巳时-午时【四维墨河·心意笔】
混乱在加剧。一些过于尖锐或情绪化的问题,甚至开始引动小范围的星纹能量失控——一小块训练场的重力短暂失效,几名太学伴读生飘到了半空;藏书阁的部分竹简无风自动,文字扭曲重组。
“必须引导!必须有一个焦点!”张良咬破指尖,试图在诗卷上写下纲领性的篇章,但血色的墨迹刚成型,就被新的问题洪流冲散。
就在这时,阿桃怀中的布老虎眼睛再次亮起。她似乎不受这精神喧嚣的影响,只是歪着头,看着那片混乱的光幕,然后轻轻拉了拉嬴政的袍袖,指向星纹网络的核心节点——那座安置着“浑天星盘”的观星台。
众人立刻赶往观星台。
只见那巨大的、由未知金属和水晶构成的浑天星盘,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盘面上代表星辰的光点拖曳出长长的光尾,仿佛一片被搅乱的星河。而在星盘上空,由纯粹能量构成的、浓稠如墨的“数据流”正在汇聚,如同一条悬空的、沸腾的黑色河流——那是被星纹之力实体化的问题洪流!
“四维墨河…”张良凝视着那条翻涌的河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穷意念,“问题本身,已成实体。”
“需要一支能在这墨河中书写的‘笔’!”韩信立刻判断。
“心意即笔。”嬴政沉声道。他走上前,没有动用玉玦的权威,而是缓缓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将精神意志集中于指尖。一缕微光在他指尖汇聚,并非星纹的幽蓝,而是一种更纯粹、更接近于本源的精神光华。
他尝试将指尖探入那“四维墨河”。
“嗤——”
如同烧红的铁块落入水中,剧烈的能量激荡开来!嬴政闷哼一声,指尖传来的不仅是阻力,更是无数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思维、知识碎片的同时冲击!他的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墨河”,不是死物,它是活的,是亿万个活跃思维的集合!
“首席!”众人惊呼。
嬴政稳住身形,眼神却越发坚定。他没有强行去“书写”答案,而是尝试去“倾听”,去“理解”墨河中流淌的每一个碎片。他感受到求知的热切,也感受到戏谑的轻松;感受到深沉的哲思,也感受到生活的琐碎。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动了。
项羽走到观星台边缘,面对下方因为能量不稳而微微震颤的启明城,他举起独臂,再次敲响了那面承载着“人类心跳”的鼓!这一次,鼓声不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稳定”,如同定海神针,试图为这混乱的思维海洋提供一个坚实的基底。
刘邦深吸一口气,对着暂时恢复功能的直播玉简,不再插科打诨,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尝试解读、转述那些他能理解的问题,充当起一个笨拙却真诚的“翻译官”和“气氛调节器”。
韩信的分身不再试图控制,而是散入墨河的边缘,如同疏导洪水的沟渠,引导着过于狂暴的能量支流,减缓对核心区的冲击。
萧何的算盘不再计算得失,而是开始记录“问题类型”的分布,试图从混沌中找出统计学的规律。
张良则闭上眼,以自身心念为纸,不再追求书写传世诗篇,而是任由那些问题的意境流入心田,再化作最精炼的词句反馈出去,如同一个高效的“信息过滤器”。
他们的行动,他们的意志,仿佛化作了无形的支撑,分担着嬴政承受的压力。
嬴政指尖的光芒逐渐稳定下来。他依旧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在那沸腾的“四维墨河”中,开始勾勒一个“框架”——一个开放的、包容的、鼓励思考而非提供终结答案的“回答范式”。
未时【星纹为卷·众念成篇】
随着嬴政以心意之笔在四维墨河中勾勒,奇异的变化发生了。
那原本混乱不堪的墨河,开始出现隐约的脉络。无数的问题不再相互冲撞湮灭,而是如同百川归海,开始沿着某种无形的轨道流淌、汇聚。
浑天星盘旋转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盘面上混乱的光点重新排列,演化出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草木虫鱼、市井百态…仿佛将整个文明的缩影,都投射其中。
星纹网络不再震颤,其光芒变得柔和而稳定,如同得到了滋养的根须,更深地扎入文明的地基。每一个提问者,都仿佛能在这片星纹的网络中,看到自己问题的影子,也能瞥见他人思想的闪光。
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种更宝贵的东西在滋生——理解与连接。
萧何的算盘平静下来,珠子上浮现的不再是数字,而是种种意象的缩影,他长舒一口气:“能量波动…趋于和谐。星纹网络…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意识负载’,稳定性…提升了!”
韩信的分身归位,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明悟:“无序之中,自有秩序。万民之念,亦可成阵。”
张良的诗卷上,终于稳定地浮现出一行字,那不是他写的,而是自然凝聚而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刘邦看着光幕上虽然依旧无数,却不再让人心烦意乱的提问,咧嘴笑了:“嘿,这么一看,还挺热闹!家人们有啥好点子,接着奏乐接着舞啊!”
项羽停下了鼓槌,看着脚下恢复平静的城市,沉默片刻,低声道:“这…便是人心所向?”
此刻,那悬空的“四维墨河”不再漆黑沸腾,它变得澄澈而明亮,其中流淌着无数闪烁着智慧与情感光芒的念头,宛如一条横贯虚空的灿烂银河。而嬴政以心意勾勒出的那个“框架”,则化为了这条银河的河床与堤岸,引导着它,滋养着星纹,也反馈着所有参与者。
殿试的钟声,并未以实体形式敲响。
但它响彻在每一个参与了这场“全民殿试”的意识深处——那不是终结的钟声,而是一个开启新时代的序曲。交卷的钟声,由“提问”本身奏响,由“思考”的过程定义。
观星台上,能量渐渐平复。那条“四维墨河”缓缓融入浑天星盘,消失不见,但所有人都知道,它并未消失,而是化为了星纹网络的一部分,化为了联邦文明底蕴中一抹鲜活而强大的色彩。
阿桃走到嬴政身边,将那只似乎变得更加灵动的布老虎抱在怀里。布老虎的嘴角,似乎微微上翘了一个弧度。
嬴政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那里还残留着与亿万意念接触的余温。他抬起头,望向星空,仿佛能穿透维度,看到那些共同书写了这场奇迹的“读者”。
“殿试…结束了?”刘邦挠挠头,“可榜呢?谁中了状元?”
张良微微一笑,指向那恢复平静的浑天星盘,以及脚下生机勃勃的启明城:“万民皆是考生,万物皆为答卷。这不断前行、不断发问、不断连接的文明本身…便是唯一的榜。”
萧何若有所思:“或许…这才是‘星纹’真正的力量?连接个体,承载文明?”
就在这时,浑天星盘的中心,一点柔和的光芒亮起,逐渐凝聚成一行新的字迹,那字迹仿佛由星辰勾勒,带着无限的期待:
【下一场:文明星火——你的名字,我的史诗】
规则:以你之名,铸英灵之像;以我之史,承万载之光。
项羽握紧了拳:“英灵之像?听起来像是个值得一战的对手。”
韩信眼中闪过推演的光芒:“需要构建跨时空的召唤与共鸣体系…”
刘邦摩拳擦掌:“嘿嘿,这次是不是能见到老祖宗了?得让他们看看咱现在混得多敞亮!”
张良轻抚诗卷,眼中带着憧憬:“与古贤对话,与来者共勉…幸甚至哉。”
嬴政感受着玉玦传来的、与整个星纹网络乃至更遥远时空隐隐共鸣的脉动,他深吸一口气,少年首席的眼中,倒映着整个文明的过去与未来。
“走吧,”
他的声音平静,却仿佛宣告着一个纪元的开启,
“去见证…我们的名字,如何写成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