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月光洒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然。不管前方是怎样的荆棘,他都不会退缩。他走进屋内,点亮油灯,拿出纸笔,开始记录着应对之策。每一笔落下,都仿佛是他向命运宣战的誓言,他坚信,自己定能在这复杂的局面中找到出路。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纸,轻柔地洒在李浩的脸上。他从睡梦中缓缓醒来,昨夜思考对策直至深夜,虽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简单洗漱过后,他如往常一般准备去农田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刚踏出房门,便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李浩抬眼望去,只见几位身着官服的人骑着马,正朝着他的农舍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弥漫开来。李浩心中一动,莫非是与昨日察觉到的异样有关?
片刻间,几位官员已到农舍前。为首的官员身材微胖,面容和善,他翻身下马,微笑着打量了一下李浩,开口道:“想必这位便是李浩公子了吧?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
李浩心中虽对官员的突然来访感到意外,但神色依旧镇定,他拱手行礼道:“在下正是李浩,不知几位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胖官员笑着说道:“李公子不必拘谨。我等此次前来,是听闻公子在农业方面成就斐然,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还成功引进新作物、改进种植方法,周边村落的百姓都受益匪浅。这般功绩,实在令人钦佩。”
李浩谦逊道:“大人过奖了,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希望能帮助乡亲们改善生活。”
胖官员点头称赞,接着话锋一转:“李公子如此才华,若只局限于这郊外农田,实在是可惜了。如今大唐正值发展之际,正需要像公子这样有能力的人入朝为官,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力量。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李浩心中一凛,他确实没想到官员竟是来邀请他入朝为官。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自己目前羽翼未丰,贸然入朝,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且,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便是报答长孙皇后的恩情,从民间为大唐的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思索片刻后,李浩再次拱手,恭敬地说道:“承蒙大人厚爱,李浩感激不尽。只是我自幼习惯了民间生活,深知百姓疾苦,更希望能在民间继续为百姓做实事,将这些种植方法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百姓受益。入朝为官之事,还望大人谅解,李浩暂时无意于此。”
胖官员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李浩会拒绝。他身后的一位瘦官员忍不住皱眉,低声嘀咕道:“这小子,真是不识抬举。”
胖官员摆了摆手,依旧笑着说道:“李公子心怀百姓,实在难得。只是入朝为官,同样也能为百姓谋福祉,且能施展更大的抱负。公子不妨再考虑考虑?”
李浩坚定地摇了摇头:“多谢大人美意,李浩心意已决。不过日后若有需要,李浩定当在民间全力配合官府,为大唐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胖官员见状,也不好再强求,轻叹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便不勉强公子了。希望公子在民间继续发挥才能,若有困难,也可向官府寻求帮助。”说罢,他带着其他官员上马离去。
望着官员们远去的背影,李浩心中明白,此事不会就此平息。而此时,在不远处的树林中,几道身影正悄悄注视着这一切。其中一人低声说道:“大人,这李浩拒绝了入朝为官的邀请。”
另一人冷笑一声:“哼,他倒是有些骨气。不过,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他拒绝官府,官府必定心生不满,我们只需稍加利用,定能让他陷入困境。”
“大人,您是打算……”那人面露疑惑。
“散布谣言,就说他拒绝入朝是心怀不轨,意图在民间煽动百姓,另有所图。再买通几个村民,让他们在村子里传播。我就不信,官府听闻这些谣言后,还会坐视不管。”那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大人高明。如此一来,李浩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应对。”那人谄媚地笑道。
而回到农舍的李浩,隐隐感觉到村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平日里热情打招呼的村民,今日见到他,眼神中竟多了一丝闪躲。李浩心中警惕起来,他知道,一场危机或许正在悄然降临。但他并未慌乱,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化解这场危机,否则不仅自己的计划会受阻,还可能连累到那些信任他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