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边的风还带着夏日特有的湿润,吹动着“荷风传家”木牌上的铜钥匙,发出细碎而清脆的碰撞声。蓝承宇看着两个孩子在塘边追逐嬉戏的身影,心里那份关于修缮荷塘的蓝图,正一点点变得清晰。
几天后,村里的祠堂里挤满了人。老支书将县里的批复信贴在墙上,蓝承宇则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木桌前,桌上摊着一卷手绘的荷塘修缮草图。图纸上,太祖母当年种芦苇的区域被细心地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芦苇荡纪念区”;荷架下的“盟”字红痕处,计划增设一个小巧的观景台;而老槐树下,则留了一块空地,预备放置一个荷主题的石灯笼。
“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尽管提。”蓝承宇的目光扫过众人,“这荷塘是咱们村的根,也是咱们蓝家的念想,一定要修得既好看,又有咱们自己的味道。”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要把塘边的土路修成石板路,方便老人和孩子散步;有人提议在荷塘中央建一座小桥,桥上可以刻上村里的老故事;还有人说要多栽些荷花,让整个夏天都飘着香。蓝语棠也挤在大人中间,举着木孔雀大声说:“我要在荷塘边放很多木孔雀,这样它们就能陪着莲子长大了!”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老支书笑着说:“语棠的主意好,咱们可以在塘边做一些荷和孔雀的木雕,既好看,又有意义。”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院门口传来一阵咳嗽声。众人回头一看,是村里的老木匠陈爷爷。他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一个用紫檀木雕刻的小莲蓬,颤巍巍地走了进来。“承宇啊,”陈爷爷把小莲蓬递给蓝承宇,“听说你要修荷塘,我这把老骨头也想搭把手。这个小玩意儿,是我照着你太祖母那枚银钗上的莲子雕的,你看看能不能用上。”
蓝承宇接过紫檀莲蓬,只见莲子颗颗饱满,纹路清晰,甚至连银钗上细微的磨损痕迹都被巧妙地复刻了出来,足见其用心。“陈爷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他由衷地赞叹,“我正想着要做些荷主题的装饰,您要是能来帮忙,那真是太好了。”
陈爷爷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批复信上:“我跟你太祖父是老交情了,当年他给你太祖母戴银钗的事儿,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这荷塘修好了,也算是了了我们老一辈的一个心愿。”
接下来的日子,荷塘边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的清理塘里的淤泥,有的修补损坏的荷架,有的则跟着陈爷爷学习木雕手艺。蓝承宇每天都守在工地上,协调各项工作,蓝念安则帮着记录物资和进度,蓝语棠也没闲着,她拿着小篮子,给干活的村民们送水送茶,木孔雀的影子常常出现在忙碌的人群中。
陈爷爷的木工坊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他带着几个年轻的村民,忙着雕刻各种荷主题的摆件:有展翅欲飞的木孔雀,有含苞待放的荷花苞,还有串联起来的莲蓬风铃。蓝语棠每天都会跑到木工坊,蹲在一旁看陈爷爷雕刻,时不时还会问上几句:“陈爷爷,这个莲子为什么要刻得这么圆呀?”“孔雀的羽毛要雕多少根才好看呢?”
陈爷爷总是耐心地回答她的问题,还手把手地教她用小刻刀在木头上刻简单的花纹。“雕刻就像讲故事,”陈爷爷一边教她,一边说,“每一刀都要用心,这样刻出来的东西才有灵气,才能把咱们的故事传下去。”
这天傍晚,蓝承宇忙完工地的活,回到家里,发现蓝语棠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块小木头,认真地雕刻着什么。他走过去一看,只见木头上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莲蓬形状,虽然线条还很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这是要送给谁呀?”蓝承宇在她身边坐下,轻声问。
蓝语棠抬起头,脸上沾了点木屑,像只小花猫:“我要把它送给太祖母。陈爷爷说,用心雕刻的东西,能被天上的人看见。我想让太祖母知道,我们把荷塘修得很漂亮,我们还记得她的故事。”
蓝承宇的心猛地一暖,他摸了摸蓝语棠的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陪着她。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荷塘上,也洒在蓝语棠认真的小脸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而美好。
几天后,第一批木雕摆件做好了。陈爷爷亲自把它们送到荷塘边,木孔雀被挂在了荷架上,风吹过的时候,翅膀会轻轻晃动,像是在翩翩起舞;莲蓬风铃则挂在了老槐树上,铃声清脆,与檐角的铜铃相和;而那些荷花苞摆件,则被整齐地摆放在“芦苇荡纪念区”的石台上,与新栽的芦苇相映成趣。
蓝承宇看着这些充满匠心的木雕,心里充满了感激。他忽然想起木箱里的芦苇篮,于是跑回家把它取了过来,递给陈爷爷:“陈爷爷,这是太祖母编的芦苇篮,您看能不能照着它的样子,编一些新的篮子,放在荷塘边当装饰?”
陈爷爷接过芦苇篮,仔细地打量着,眼里满是赞叹:“你太祖母真是心灵手巧,这篮子编得既结实又好看。没问题,我找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学,肯定能编出一模一样的。”
没过多久,荷塘边就出现了一排排新编的芦苇篮,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摆在石台上,里面还放着一些新鲜的莲蓬和荷花,整个荷塘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天晚上,蓝语棠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孔雀,飞到了荷塘上空,看见太祖母正坐在荷塘边的石阶上,手里拿着那枚银钗,温柔地笑着。太祖母对她说:“语棠,荷塘修得真好看,我很喜欢。记住,不管将来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这片荷塘,不要忘记我们的根。”
蓝语棠醒来的时候,眼里还含着泪水。她跑到蓝承宇的房间,把梦告诉了他。蓝承宇抱着她,轻声说:“太祖母一直在看着我们呢,她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没有忘记我们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蓝承宇发现荷塘边的芦苇又长高了些,新栽的荷花也冒出了尖尖的花苞。老槐树上的“荷风传家”木牌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铜钥匙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条金色的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他知道,荷塘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就是这个故事最新的篇章。只要荷香不散,牵挂就不会断;只要薪火相传,希望就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