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林卫红心里是什么感触,事情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她渐渐也能接受了这个现实。
把承诺书留给林卫红之后,苏淮带着吴霞离开了村委会。
走在回家的路上,吴霞看到左右无人,轻轻地捶了苏淮两下。
“吴霞,你要克制。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记住,你现在是有夫之妇,可不敢在乱来。更何况我和孙福兴关系不错,是哥们儿。”
“苏淮,有时候我让你气得想弄死你。你信不信,如果我现在手里有针,肯定把你的嘴缝起来。”
“那你捶我小拳拳干吗?”
“你……,我不想和你说话了。”
“行了,也就和你开个玩笑。现在你可以表扬我了。”
天太暗,吴霞看不见苏淮脸上的贱笑,要不然非得继续狠狠地捶他一顿。
“表扬你?你的脸皮可真厚。”
“难道你不该表扬我吗?事情解决了,而且林卫红也没有提教师名额的事。对知青,对村委,对王家,这可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只不过对林卫红和王志国,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我刚才就想问你的,林卫红怎么没想起来教师名额的事?你知道嘛,从一进门见到她,我就提着心呢。”
“行了。她现在想的事情那么多脑子这么乱,再加上这段时间,咱们都没提过教师名额的事。还有我一再引导着她想些别的事,就她那猪一样的脑子,哪能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
“苏淮,我问你,如果她真提了,村委会、老支书他们肯定会答应,那你会怎么办?”
“由着他们答应去呗。别忘了是他们求咱们这些知青,可不是咱们去求他们。如果他们非让村里人加入教学,那么咱们知青全体退出。公社里又不会给他们派教师,附近几个村子也没有知青,到时候想重开小学?门也没有啊。”
“你的意思是说,林卫红算村里人,不再计入知青里了?”
“对呀。只要她和王志国领了证,那她就是真正扎根在这里了。到时候进厂、回城,都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苏淮提醒着吴霞。
吴霞不再吭声,她在心里把苏淮的话捋了一遍,很快她就想明白了。不管林卫红再怎么闹,知青的事情打今天开始,就和她绝缘了。
“苏淮,你真聪明。我可跟你说,以后你害我的时候,可得提前跟我打个招呼。”
“嘁,提前跟你说,还能害成你嘛。”
“那可不好说,你的脑子这么好。好像什么都在你的算计之中。”吴霞对苏淮越来越佩服。
————
基本原则定了下来,剩下来的细枝末节,很快就都解决了。于是大湾村开启了三天连续批斗的模式。
第一天,苏淮对于押着王志国游街,还比较感兴趣。他和几个知青,像前世里他架自己一样,架着王志国,满庄子转悠。
知青们很兴奋,村民们也很兴奋。
知青们对于严惩坏人,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而村民们则交头接耳着,他们议论着王志国那春光一刻英雄行为,暗赞这是条好汉。
这头一天王志国很难受,苏淮架着他在村子里好几圈,很累,也解心头气。
第二天,苏淮就没了兴趣。而知青们热情不减,架着王志国的土飞机,批判着这个村子里的毒瘤,乡亲们中的败类。
村民们聊着王志国和林卫红的风月,也是热情不减。一个个兴奋地编着种种故事,仿佛两个人做那事的时候,他们都在围观。
第三天,苏淮连批斗大会都不想去了。他请了假,钻进了后山上。
等苏淮再回家,已经到了晚饭时候。家里来了好多人。孙、齐两家四口,还有老秦、老李,这固定蹭饭二人组,再有就是钱多华和黄明仁。
一看这帮人的表情,苏淮就知道他们意犹未尽。
“批斗完了?感觉怎么样?”苏淮给他们一个发泄回味的话题。
果然,一个个兴奋地讲述着过程。尤其是李仁,狠狠地说道:
“可惜了的,今天晚上村里就派了民兵,押着王志国去‘劳动队’了。要不然我非得把他吊在树上,让他好好丢人现眼。”
“算了吧李仁。别人能恨王志国,唯有你不该恨他。”苏淮怼了李仁一句。
“为甚?”
“人家是给你报了仇。你再想想,要不是我帮你一把,你现在会在哪儿?是谁害了你?李仁,做人做事不能没良心。”
听了苏淮的话,李仁讪讪地笑了,他不停地挠着头。
“给我滚一边去。没见我正要做菜嘛。好家伙,你的头皮屑跟下雪似的,掉锅了别人怎么吃?”苏淮一脸的嫌弃。
“苏淮,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吴霞还有些不敢相信。
事情一发生,她就认为天塌了一样。结果四天,就用了四天,轻飘飘地解决了。
“不对呀。”苏淮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他一下站了起来,转身就要朝外跑。
“怎么了苏淮?”
“林卫红和王志国还没领证呢。可不能把人送‘劳动队’去。”苏淮一边跑一边喊着。
————
还好苏淮跑得快,到了村头,就看到孙玉峰带着一众民兵,押送着王志国往村外走。
“孙队长,等一等。我有话说。”苏淮边跑边大叫着。
孙玉峰一看到苏淮,立马叫停。他对苏淮很尊重,以前是敬着他的手艺。现在更敬重他的人品。坎娃这事,要没有苏淮在中间撮合,坎娃很可能活不成。
等苏淮跑近,孙玉峰迎了两步,他问苏淮道:“苏知青,有啥急事?”
“……”苏淮大口喘着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三两分钟之后,苏淮才开口说道:“孙队长,按照承诺书,王志国得先和林卫红登记领证,然后才去‘劳动队’呢。这事重中之重,可不敢耽误。要不然王志国这罪不就白受了,搞不好林卫红就不愿意跟他领证嘞。”
孙玉峰听了苏淮这话,他立马一拍大腿,“还好有苏知青你,要不然俄们还真误了大事。”
说完,孙玉峰转身冲着几个民兵喊道:“今天先不去咧,把坎娃押回场院的屋子。”
都是乡里乡亲的,自然更愿意把坎娃留在村子里。所以不用孙玉峰说第二遍,他们已经架着王志国往回走。
走到苏淮跟前,王志国示意停一停,他对苏淮感谢道:“苏知青,俄谢你嘞。俄大说咧,要不是你帮忙,俄的命就莫咧。”
“说这屁话真莫味儿。俄告诉你,明天赶紧带着林卫红去领证。这事可不敢耽误。”
王志国现在恨不得立马给苏淮磕几个响头。真是自己的大恩人呀。
只要娶了林卫红,自己再苦再累,一切都值了。
对于王志国来说,有这样的结果,他很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