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五月中,苏淮知道,再也不能耽搁。否则的话,一切都有可能产生变故。
虽然王铨辉给自己和张蕊留了条退路,但湖城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自己也不可能把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带到这边生活。
薛诗锦和张绍贤都看出了苏淮的心焦。于是在苏淮从学校会计那里领来报酬那天晚上,两人就安排了一场家宴。给苏淮、张蕊送行。
家宴过后,王铨辉把一个大红包推到了苏淮的面前。
“王叔,你已经给我们太多了,这个我不能收。”苏淮又要把红包推回去。
“小子,收着。好好待我们的囡囡。我无儿无女,自己吃喝又用不了多少。不给我干女儿,还能给谁?”
“王叔,这也太多了。您还是留着……”
“臭小子,我这边用不着你操心。你和囡囡过得好,我比什么都好。这里面还有两张卧铺票,不是处级干部,你根本就买不来的。你还想让我干女儿跟你坐硬座?赶紧收起来。等一切都稳定了,经常回来看看我们就好。”
……
一番推辞、谦让之后,苏淮不得不把这份心意收下。
————
直到火车走出很远,张蕊的泪水也没有止住。苏淮坐在她的身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她。只好默不作声,由着她流泪。
张蕊无声地啜泣了一个多小时,可能她是累了,这才躺下休息。而苏淮能做的事情,也仅仅是帮她盖好毛毯。
夜幕降临,苏淮一直坐在硬卧旁的小桌旁,他出神地看着窗外。
“还看呢,天都这么黑了,你能看见什么。”张蕊的声音传到了苏淮的耳朵里。
苏淮回头,冲着妻子笑了笑,“不看什么,就是呆呆地出神。我现在才明白那句诗,‘近乡情更怯’。”
“得了,别什么湿的干的,赶紧躺着休息吧。明天上午才能到站,又有一天好忙的呢。你不休息好,哪有体力。”
“得,听你的。我这就睡觉。”苏淮温柔地望向自己的妻。
此刻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他是一个骗子,拐骗了一个无知少女,跟自己去远方受穷。但他这个骗子还有点良心,为这个少女难过。
闻着窗外那淡淡的湿,苏淮艰难地进入到梦乡。
自打离开了西北回到江南省,苏淮的鼻子好像更加灵了,他能闻出来空气中的湿气,仿佛那也是有味道的。
这年头的火车是真慢,可能苏淮他们坐的这趟火车,是慢车中的战斗机。
苏淮一觉醒来,火车还没有过了淮河。那条南北分界的大河。
吃完张蕊从行囊中拿出来的干粮,苏淮继续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外面发呆。
隔壁铺有一位老者,许是坐火车无聊,他一屁股坐在了苏淮的对面。
“小伙子,看什么这么入神?”
苏淮听到话音儿,才回过神来,他冲着老者一笑,“大爷,我在看外面的水塘。这边好多的水。”
“哦?听你这话头的意思,你应该刚从西北回来吧。那里缺水少雨。你们是知青?”老者之所以不太确定,因为这是卧铺车厢。
硬卧就是硬卧,和后世里的硬卧区别不大。这年头能坐卧铺的人可真不多。原因有二,一是卧铺票价贵,一般老百姓可舍不得多掏这一倍的钱,坐一样远的路;二是你就算有钱,你的级别不到,人家也不卖给你卧铺票。
“我和我媳妇是知青,刚从西北回来没多久。”苏淮的回答还算老实。
“噢。”老者没再多问,他也把视线放到了窗外,看着车外的美景。
对于苏淮两个人如何坐上卧铺的,他没开口问。活到这个岁数,早没了好奇心,再加上萍水相逢,自然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终于过了淮河大桥,火车又行驶了一段距离,老者看到了路旁的水塘越来越少。
他冲着苏淮一笑,说道:“小伙子,回回神儿。外面可没有那么多水塘让你看喽。”
“大爷,外面土地是湿的。真好。”苏淮没来由地惆怅着。
苏淮所在的甘泉,以及大湾村,那里都不缺水。苏淮之所以这么感慨,是因为他想到了前世里火车上遇到的那一个兵。
那是一个在戈壁上当了七年的兵,好不容易有个探亲假,他全用来到江南看水。当年苏淮也坐在他的对面,问着和这老者差不多的话。那个兵就是这样回答的。当时就让苏淮有些破防。
苏淮这句回答,也让此时他对面的老者破防。他抹了一把脸,深情地看着窗外,悠悠地说道:“不经过不知道宝贵,不失去不知道珍惜。孩子,谢谢你提醒了我,要不然我还真注意不到庄稼下的土是湿的。”
然后两个人就这样呆呆着坐着,看着窗外。
直到火车离海城还有百十来里路,苏淮才收回目光。老者许是看厌了窗外的景,和苏淮攀谈起来。
“小伙子,看样子是不再回西北了?”
“嗯,回来接父亲的班儿。”
“哦?家里……你们去哪个城市?”
“前面不远,海城。”
……
百十来里路,火车走走停停,大站小站都要停。三个多小时后,苏淮才看到了海城站的车牌。
“大爷,我们到站了。有缘再见吧。”说罢,苏淮就招呼着媳妇准备下车。
“我也在海城下,我的家也在海城。小伙子,有缘再见。”老者明显是出差回来,他只拎着一个小包,大步朝着车门走去。
————
海城没有海,甚至离海还有三百里。至于为什么叫海城,好多人给出了好多个解释。
苏淮最喜欢的一个解释就是,海城往东,以前没有陆地,只有岛。现在那大片的土地,是沧海桑田,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谁都为自己的家乡骄傲,之所以苏淮喜欢这个说法,因为这证明了海城的历史古老。
张蕊背着小包袱,跟在丈夫的后面走出车站,她抬眼望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心里也颇多感慨。自己下半辈子,都将生活在这里……
苏淮拉住妻子的小手,柔声说道:“小蕊,咱们先不回家。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不要。咱们还是赶紧回家吧。阿妈应该很想你,日日盼着你回来。”张蕊由己及彼。她想到自己的母亲,自然就能猜出自己婆婆对自己丈夫的期盼。
“……好,咱们回家。”
火车站一开始兴建的时候,一定是在城市的边上。只是城市的后续建设中,会不自觉地往火车站靠近。
就像河道上有个大码头,那里就会渐渐地形成个集镇。
海城的火车站,现在虽然显得很繁华,但离海城的市中心还挺远,而苏家就住在市中心。所以小夫妻二人挤上了公交车,坐了三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