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落在奶茶杯上,水珠顺着塑料外壁滑到苏倩倩的手背,她没动,我也没动。江逾白站在窗边,目光落在我和她之间,像一道无声的界线。
我没接那杯奶茶,转身走了。走廊的光被脚步切开,一段一段地退后。
半小时后,我站在泳池馆外的台阶上,手里还捏着那杯没拆封的饮料。风吹得有点凉,我低头看了眼杯身,标签上印着“去冰,无香菜”。
他靠在墙边,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机在指尖转了半圈,停住。没说话,只是把一副透明潜水镜递了过来。
“系统任务更新了。”他说,声音平得像在报天气,“【水下任务】。”
我盯着那副镜,镜片边缘泛着极细的银线,像是电路纹路。他把镜腿翻过来,内侧刻着一行小字:Lx→JYb。
我没问这是什么。上一次他递东西给我,是数学课上一张写满解题步骤的纸条。再上一次,是食堂门口一把伞。每一次,都带着某种无法拒绝的认真。
“要我下水?”我终于开口。
“不是看数据。”他目光没移开,“是听心跳。”
我捏了捏奶茶杯,塑料发出轻微的响声。苏倩倩的奶茶还在我手里,像一个没写完的句号。我把它放在台阶边缘,轻轻一推,它滚到角落,停住。
我接过潜水镜。
他转身推开门,泳池馆的灯一盏盏亮起。水面平静,倒映着天花板的光带,像一条静止的河。
广播突然响了:“因设备检测,泳池临时关闭三十分钟。”
我看了他一眼。
“申请过了。”他轻描淡写,“维护权限。”
我没再问。他先脱了鞋,白衬衫还穿在身上,直接跃入水中。水花不大,但那一瞬间,我看见他腰侧的光纹一闪——和那晚暴雨中的一样,像心跳的图案,在水下微微发亮。
他浮上来,伸手。
“下来。”他说,“水温刚好。”
我解开外套,换上泳衣,站在池边。水面上映着我的影子,有点晃。我深吸一口气,滑了下去。
水很清,凉意从脚底漫上来。他游近,指尖轻轻碰了下我戴着的潜水镜。
“启动生物识别。”他说,“数据源是你的心率传感器——从你戴上那一刻起,它就在同步。”
镜片内侧的银线忽然亮起,一圈微光扫过视野。下一秒,水底的大屏幕亮了。
不是动画,不是预设。
是一条条曲线,从深蓝背景中升起,像星轨,像脉搏的痕迹。每一条峰值,都标着时间与文字:
“2015.9.1 林溪转学”
“2016.3.12 林溪在物理课答错题,低头三分钟”
“2017.10.8 林溪在操场跑步,绕场七圈”
“2018.6.7 高考结束,林溪走出考场”
“2020.5.4 林溪第一次在图书馆戴耳机听纯音乐”
“2023.4.3 图书馆共读,林溪靠窗,他坐斜后方”
“2023.10.6 林溪被举报抄袭,整晚未眠”
我盯着那条最后的曲线,心跳猛地一沉。
那晚我确实没睡。我翻来覆去查资料,改格式,一遍遍确认引用来源。我以为没人知道。可这条曲线,峰值冲得极高,像一根刺,扎进我的视线。
“这……是实时的?”我开口,声音在水里变得模糊。
他点头,游到我身边,手指轻点镜片,调出另一组数据——双线并行,一条蓝,一条红。
蓝线平稳,是他的心率。红线起伏不定,是我的。
“同步率97%。”他低声说,“从你走进泳池馆开始。”
我看着那两条几乎重合的线,喉咙发紧。这不是巧合。这不是任务。这是……七年。
他忽然抬手,指向水底屏幕的最末端。一条新的标注浮现:
“2023.10.12 15:47,林溪站在泳池边,接过潜水镜,心跳加快18%”
我猛地看向他。
他笑了,很轻,却像落进水里的光,散开一圈涟漪。
“系统记录了你每一次靠近。”他说,“包括现在。”
我忽然想逃。不是因为不信,而是因为太信了。信到害怕。信到觉得,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我过去所有的冷漠、疏离、自我保护,都像一场可笑的伪装。
我后退半步,脚踩空,身体微微下沉。
他立刻伸手,稳住我。掌心贴在我手臂,温度透过水传过来。
“别躲。”他说,“你已经看到了,不是吗?”
屏幕上的曲线还在滚动。最新的一条标注浮现:
“2023.10.12 15:50,林溪试图后退,心跳骤升至112”
我闭了闭眼。
“你为什么……要做这些?”
“因为你说过,要听没有系统的跳动。”他声音很轻,“现在,系统只是帮你看见它。”
我睁开眼,看见他腰侧的光纹随着呼吸明灭,和屏幕上的曲线同步。这不是科技,这是身体的诚实。
我抬起手,指尖轻轻碰了下屏幕。
曲线忽然剧烈波动。
“检测到情绪波动。”系统提示音在镜中响起,轻微震动,“建议校准。”
我没动。他也没动。
“再靠近一点。”他说,“系统需要你的体温来稳定信号。”
我犹豫了一秒,向前游了半米。距离拉近,他的脸在水中清晰起来。睫毛上挂着细小的水珠,眼神却沉得像深海。
“还差一点。”他低声说,“再近一点。”
我再靠近,直到我们的距离只隔一掌。
他忽然抬起手,没有碰我,而是轻轻握住我的手腕,将我的手掌翻转,按在他左胸口。
“听。”他说。
水下很静。可我听见了。
不是声音,是震动。是心跳透过水、透过皮肤、透过七年时间,传到我掌心的频率。
稳定,有力,却在某一瞬,突然加快。
屏幕上的红线猛地冲高。
“警告:心跳频率突破阈值。”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情感溢出风险,建议终止任务。”
我没动。
他也没动。
他的另一只手缓缓抬起,指尖擦过我的手背,然后,轻轻吻了下去。
不是嘴唇贴上皮肤,而是隔着一层水,气息拂过。可那一瞬,我感觉像是被电流击中。
屏幕骤然亮起红色边框。
“警告:同步率102%,系统过载。”
曲线失控般飙升。蓝线与红线完全重合,峰值冲破上限。
他闭了下眼,再睁开时,眼底有光在闪。
“它撑不住了。”他说,“数据太多,它处理不了。”
我看着那条疯狂跳动的线,忽然明白——不是系统在记录,是他在记录。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我出现,每一次我离开,他的身体都在记。
“这不算任务吧?”我问。
“不算。”他低笑,“是告白。”
屏幕上的曲线忽然静止一瞬,随即,所有标注开始快速回滚,像时光倒流。
从“2023.10.12”回到“2015.9.1”,从图书馆回到操场,从暴雨夜回到那个九月的清晨。
最后定格在一条最原始的曲线,没有任何标注,只有起伏的波形。
“这是第一次。”他说,“你走进教室那天。”
我看着那条平缓却坚定的线,忽然觉得眼眶发烫。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擦过我的眼角,抹去一滴即将滑落的水。
“别哭。”他说,“系统会宕机的。”
话音未落,屏幕猛地一黑。
镜片内的光纹熄灭。
整个泳池陷入短暂的安静。
他看着我,忽然笑了。
“看来,它真的撑不住了。”
我张了嘴,想说什么,却被他抬手止住。
“等一下。”他从泳裤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装置,拇指按下按钮。
水底屏幕重新亮起。
不是数据,不是曲线。
是一行字,缓缓浮现:
“林溪,从2015年开始,我就在等你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