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璂从慈宁宫出来,心头想着许多事,开海禁的新政才刚推行,朝堂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此刻选秀,难免会让朝中局势更加复杂。
第二日,选秀旨意昭告天下。
消息一出,京城内外一片哗然。
各大家族纷纷开始行动,都想将家中女儿送进宫去,攀附上这棵新帝,万一有幸生个皇子,那未来可期啊。
“万岁爷,礼部的折子递上来了。”贴身太监捧着一封折子说道。
永璂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遍,海上贸易确实一本万利,尤其是西方万分推崇大清的丝绸、瓷器、茶叶……
这些东西就换回了大批的金银珠宝,国库本来就不空虚,现在更是充实了十二分。
很快就到了殿选当天,永璂坐在大殿之上,旁边坐着太皇太后和太后。
太皇太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吧。”
“镶黄旗富察氏,员外郎之女。”殿前太监高声唱道。
辉发那拉氏神色莫名,着富察氏和孝贤皇后是同族,不过是旁支,所以她下意识的不喜欢,不过富察氏在朝堂也确实得用。
太皇太后可不管这么多,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和蔼的看着永璂,“皇帝,你觉得这富察氏如何啊?”
永璂没什么特殊的反应,但是就凭她姓富察,那就必须得留下,“孙儿觉得这富察氏尚可,就留下吧。”
殿前太监知道上面大佬们的意思了,高声喊道:“富察氏,留牌子,赐香囊。”
……
一批一批的秀女进来又出去最后一个秀女出去后,选秀终于落下了帷幕。
后宫里没有进太多人,皇后出自舒穆禄氏。
富察氏封了贤嫔,毕竟只是富察氏旁支,阿玛官位也不是特别高,这个位分已经不错了。
满军旗那拉氏封安嫔,满军旗李佳氏封贵人,满军旗章佳氏封贵人。
汉军旗云氏封贵人,汉军旗张氏封常在,汉军旗蓝氏封常在,汉军旗刘氏封答应,汉军旗曹氏封答应。
后宫总共就进了十个人,高位还没几个,看得出来,永璂给位分也是个吝啬的。
后宫格局初定之后,永璂就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朝堂和海上贸易。
尤其是他派心腹在西方走了一圈之后,更加明白外面已经变天了。
原本对开海禁有异言的大臣,当看到从西方带回来的消息后,一个个哑口无言,能站在朝堂上的都不是什么蠢人,看得清楚眼下的情况。
永璂适时拿出了世界地图,然后开始给自己的兄弟们画大饼。
兵我借给你们,地盘你们自己想办法去打,打下来就是你们的,打不下来,我也不帮你们。
有着自立为王在前面吊着,所有人都开始拔刀霍霍向西方。
永璂将弟兄们都忽悠的晕头转向之后,独自坐在养心殿,看着世界地图发呆。
外面已经风起云涌了,而大清想要在这样的大变局中占据主动,仅仅发展海上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就需要对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了。
永璂主动给颜欢去了信,询问颜欢的意见,他知道自己这位皇姐一定会有好的建议。
颜欢和策棱巴图一起看完信后,思考了一会儿,便提笔回信,还将喀尔喀学堂的一些情况写在上面。
永璂收到回信时立刻有了想法,自言自语道:“和安皇姐说的对,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永璂直接对八股取士下狠手了,科举不再限制八股文,而且开通了数理化的考试项目。
不过给了学子们三年的缓冲期,从下一次科考开始,至于教材,颜欢友情提供,明面上的说法是从西方得到的,翻译成了汉话。
有些本来就喜欢这些东西的人,一下子觉得天亮了,自己又行了。
不过永璂的科举改革如同巨石一样 动了守旧派的蛋糕,守旧派官员纷纷坐不住了,联名上奏,以“祖宗成法不可废”为由,言辞激烈,甚至说这是动摇国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