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前,四十五人已准备就绪。
技术团队的三十名精英,穿着从仓库翻找出来的、还算厚实的工装,身上背着、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包和检测设备,他们的眼神中有紧张,有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和肩负使命的专注。
护卫队的十名队员在王铁的带领下,呈扇形隐隐护在技术团队的外围。他们手中紧握着新配发的军用匕首,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身体微微前倾,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充满了警惕与力量。
炊事班的五人组则在老赵的指挥下,将最后几口大锅和一袋粮食捆扎好,放在一辆临时找来的手推车上。他们或许没有战士的彪悍,也没有技术人员的精干,但那份沉稳和忙碌,却带来了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李默站在他们面前,目光缓缓扫过这一张张或苍老、或刚毅、或朴实的面孔。阳光(或者说那永远昏黄的天光)勾勒出他们坚毅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壮而昂扬的气氛。
他清了清嗓子,沙哑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我,甚至都不知道大家的名字。”
他的话语坦诚得近乎残酷,却瞬间拉近了距离。在这末世,名字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奢侈品,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才是维系彼此的纽带。
“但是,”李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既然大家走到了这里,站在了一起,从这一刻起,我们就是一家人!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一家人!”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技术团队中,那位第一个站出来的、头发花白的老者身上。
“老人家,”李默看着他,语气带着敬意,“您叫什么名字?”
老者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破旧的眼镜,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报告,沈渊。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工程师。”
“沈工!”李默重重点头,“您以后就是这支技术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技术上的事情,由您全权决断!”
他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赋予了最高的信任和责任。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那位身材挺拔、眼神锐利,带着明显军人气质的中年男人。
“你呢?”李默指向他,“叫什么名字?”
中年男人跨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报告!高强!原陆航团,直升机飞行员,兼机修组长!”
“好!高强!”李默再次点头,“你和沈工,就是这支技术团队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沈工负责总体技术,你负责具体维修和飞行评估!你们要通力合作!”
沈渊和高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心,同时重重点头:“明白!”
简单的任命,却瞬间将这支临时拼凑的技术团队的核心骨架搭建了起来。信任与责任,在此刻完成了交接。
李默最后看向全体成员,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
“客套话,我不多说了!现在驻地一下子有两千多张嘴等着吃饭,刻不容缓!我们早一分钟修好直升机,就可能多找到一条活路,多带回一线希望!”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驻地铁丝网之外那片荒凉、死寂而又充满未知的世界:
“出发!”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壮行酒。只有一句沉甸甸的“出发”,承载着两千多人的期盼。
李默和5号一马当先,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护卫队立刻散开,呈战斗队形,将技术团队和炊事班护在中间。沈渊和高强紧随李默身后,技术团队成员们紧紧跟上,老赵挑选的队伍,奋力推着那辆承载着“温暖”的手推车,走在队伍中间。
这支四十五人的队伍,像一支沉默的箭矢,毅然决然地射向了那片被辐射尘笼罩的、危机四伏的废墟世界。他们的目标,是那座可能藏着希望翅膀的——陆航军事基地。
治安队队长王铁和厨房负责人老赵,则留在了驻地。他们有着同样重要的使命——守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保障后方的秩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