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秋老虎赖在重庆不肯走,香樟树的叶子被晒得打卷。邓鑫元拿着刚统计好的成绩单,指尖在\"熊坤\"的名字上顿了顿——高等数学92分,机械制图89分,所有科目都排在专业前5%。他想起上周金工实习时,熊坤磨的那个齿轮,精度比图纸要求还高出0.01毫米,连带实习的老师傅都直夸\"这孩子手稳\"。
\"邓老师,您找我?\"熊坤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还攥着本《材料力学》,书页边缘被翻得发毛。他现在穿的是系里发的统一校服,洗得干干净净,袖口再也没有补丁,只是手腕上那块裂了玻璃的旧表还在走。
邓鑫元把成绩单推过去,指腹敲了敲纸页:\"考得不错。\"
熊坤的耳朵红了,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是邓鑫元上个月给他的旧球鞋,刷得发白却很合脚。\"是您上次讲的那个积分法管用。\"他小声说,指节捏着书页微微发颤。
\"系里想让你当班长。\"邓鑫元突然开口。办公室的吊扇慢悠悠转着,风把成绩单吹得轻轻晃。\"我知道你可能觉得麻烦,但班里需要个学习好、能吃苦的领头人。\"
熊坤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慌促:\"我不行的邓老师,我嘴笨,不会讲话......\"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邓鑫元从抽屉里拿出张稿纸,上面用钢笔写满了字,边角还画着小小的箭头。\"这是我拟的发言稿,你拿去看看。不用背,照着念就行。\"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留校开班会时,唐老师也是这么塞给他张纸条,上面写着\"别慌,看着学生的眼睛说\"。
那天晚上,熊坤在宿舍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稿纸。邓鑫元的字迹方正有力,在\"感谢老师同学信任\"下面画了波浪线,旁边批注\"这里可以抬头笑一下\";在\"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后面写着\"语气可以坚定点\"。同宿舍的李涛凑过来看:\"班长,明天上台别紧张,邓老师肯定在台下给你撑腰。\"
熊坤没说话,把稿纸折成小块塞进枕头下。后半夜他悄悄爬起来,借着走廊的声控灯背稿子。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磨得发亮的课桌上,桌上摆着邓鑫元送的《机械原理》,扉页上\"踏实做事\"四个字被他用红笔描了又描。
第二天班会课,熊坤站在讲台上时,腿肚子还在打颤。台下四十多双眼睛盯着他,后排有同学在偷偷笑——他的校服袖口卷了两层,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旧衬衫。熊坤攥着稿纸的手沁出了汗,纸页边缘被捏得发皱。
\"别慌。\"邓鑫元坐在第一排,朝他轻轻点头,嘴角带着笑。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邓鑫元的白衬衫上,像当年在兵工院校的教室里,唐老师看着他发言时的样子。
熊坤深吸一口气,刚念了句\"大家好\",声音就抖得像秋风里的树叶。台下的笑声更响了,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捏着稿纸转身想跑,却看见邓鑫元在台下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和当年谭云喜陪他跑三千米时,在终点线比的手势一模一样。
\"我......我会好好当班长。\"熊坤突然抬起头,稿纸被他攥成了团。\"我知道自己笨,但我会学。谁要是学习上有困难,我可以帮着讲题;谁要是......要是没钱吃饭,我知道哪个窗口的素菜最实惠......\"
台下突然安静了。有同学想起总在关门前去食堂的熊坤,想起他把馒头泡在菜汤里的样子,刚才笑的几个男生红了脸。
\"我们班的机械制图作业,有同学说看不懂剖视图。\"熊坤的声音渐渐稳了,虽然还是有点发紧,却不再抖了,\"今晚七点,我在自习室给大家讲,谁来都行。\"
邓鑫元在台下轻轻鼓掌。第一排的同学跟着鼓掌,很快掌声传遍了整个教室。熊坤站在讲台上,手里还攥着皱成团的稿纸,却突然笑了——他的门牙缺了个小角,是小时候帮家里干活摔的,笑起来有点憨,却格外真诚。
从那天起,熊坤成了邓鑫元最放心的班长。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到教室开门,把邓鑫元要讲的专业课课件抄在黑板上;课间他抱着作业本去办公室,顺便帮邓鑫元带杯热茶;晚上查寝时,他总最后一个睡,替没回来的同学留着门。
\"邓老师,这是上周的考勤表。\"熊坤把表格放在办公桌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红笔是请假,蓝笔是迟到,黑笔是全勤。\"张磊这周迟到了三次,他说闹钟坏了,我把我的旧闹钟借给他了。\"
邓鑫元看着表格上工整的字迹,突然想起自己当班长时,双军总笑他\"把考勤表当图纸画\"。\"你做得比我当年好。\"他从抽屉里拿出个新闹钟,\"这个给你,你的旧表该换换了。\"
熊坤连忙摆手:\"不用邓老师,我的表还能走......\"
\"拿着。\"邓鑫元把闹钟塞给他,指腹蹭过他手腕上的旧表玻璃,\"当年我有块表,是谭云喜送的,走得不准却舍不得扔。后来才明白,该省的省,该换的得换——就像机械零件,磨损到一定程度,就得更新。\"
熊坤捧着新闹钟,眼眶有点热。他想起邓鑫元帮他申请的特困补助,想起老师总找借口让他去整理资料给补助,想起上次母亲来电话说\"县里医院的护工很好,你别惦记家里\"——后来才知道,护工的钱是邓鑫元悄悄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