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掠过山巅,吹动路明的衣袂。他伫立良久,目光穿透玉华州城,直至远方的地平线。那颗划过的微弱星光仿佛只是幻觉,但他知道,命运的轨迹确实在悄然偏移。
他已不再是那个孤身闯荡洪荒的判官转世,而是手握多重力量、步步为营的棋手。从隐雾山到凤仙郡,再到玉华州,每一步都布满了算计与杀机。而今,他的目标,是金平府——一座佛光普照、香火鼎盛的边陲重镇。
然而,在那片祥和之下,藏着更深的阴影。
路明整了整僧袍,将龙魂分身彻底化作一名年轻沙弥的模样。他面容清秀,眉目低垂,手持一卷残旧经书,步履轻缓地踏上通往金平府的青石古道。
晨曦初露,金平府已在望。城墙高耸,钟声悠扬,街道两旁皆是供奉佛像的铺面,香火缭绕,信徒络绎不绝。路明缓步行至城门下,望着那“金光普照”四字匾额,嘴角微微勾起。
他迈步而入,未引起任何注意。
按照计划,他以送经之名,顺利进入城中最大的佛寺——慈恩寺。寺内建筑错落有致,殿宇庄严,尤其是中央那座佛灯大殿,终日灯火通明,香客如织。
辰时刚过,巡礼的钟声响起,三位年迈高僧率众弟子缓缓步入大殿。路明站在人群末尾,目光却落在殿角那尊不起眼的泥塑佛像上。它的眼神深邃,似在注视着什么。
夜色降临,佛寺归于寂静。
路明盘坐在客房中,指尖轻轻摩挲胸前的香囊,心神沉入其中。轮回盘碎片泛起微光,映照出一道模糊的轮廓——血神子悄然脱离本体,潜入黑暗之中。
不多时,结界被悄然穿越。
他踏入佛灯大殿,脚步无声。烛火摇曳,投下斑驳光影。他缓步走向那尊泥塑佛像,手指轻触其底座,顿时感应到一股异样的波动。
这不是普通的佛像。
他闭目凝神,以前世判官之灵觉探查,果然发现佛像内部竟藏有一道符咒,隐隐透出西方教的气息。这气息不同于寻常佛门,更偏向一种诡秘的力量,仿佛能操控人心。
他心中已有定论:金平府的献灯仪式,并非单纯的祈福之举,而是某种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第二日清晨,路明随众僧前往诵经堂听法。主持讲经的是三位老僧之一,法号“慧寂”。此人须发皆白,声音低沉,言辞间却总有意无意提及“光明献祭”、“众生愿力”等词句。
路明默默记下这些细节。
当夜,他再次借血神子之力潜入大殿。此时,三盏佛灯正被更换灯油。他靠近其中一盏,嗅到一丝奇异香气,心头微震——正是伏笔所提的“异香”。
他取出轮回盘碎片,将其贴近灯芯,瞬间感知到一股微弱却清晰的灵魂波动。那些符咒并非装饰,而是某种封印或控制之术。他顺着波动追溯,终于锁定数个名字——赫然竟是西方教弟子!
他眼中寒光一闪,迅速记录下这些名讳。
第三夜,他开始行动。
功德碑位于佛寺后园,高耸如塔,刻满历代施主与僧侣的名姓。此碑受佛光护佑,凡俗法器无法近身,更有两尊护法金刚日夜守卫。
但路明手中,有生死簿残页。
他悄然潜入后园,趁着夜巡换岗之际,将残页化作一缕墨迹,附于指尖。他抬手轻描,一个个西方教弟子的名字悄无声息地镌刻于碑侧隐秘处。
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未惊动任何警戒。
当他完成最后一笔,远处传来晨钟之声。天光初现,扫地的小沙弥走入园中,不经意间瞥见功德碑底部的一行模糊字迹:“西来者,非善类。”
他怔了怔,低头念了一遍,随即摇头离开。
而此刻,路明已悄然退回客房,神色平静,仿佛昨夜一切从未发生。
第四日午夜,他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步——夺取辟尘珠碎片。
此物藏于佛灯核心,需以佛心念力取出,否则便会引发警报。他深知自己并无真正的佛心,便只能借助外力。
他取出业火红莲,暗运法力,使其表面泛起一层柔和佛光般的波动。随后,他悄然接近佛灯,指尖轻点灯芯。
灯芯微颤,一道微不可察的光芒自其中剥离而出,落入他掌心。他迅速将其封入体内空间,同时运转轮回盘碎片掩盖气息波动。
就在他退步之时,佛灯忽明忽暗三次,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却又很快恢复平静。
他心中一凛,知是险之又险。
翌日清晨,路明走出客房,迎接新的一天。
他已不再是昨日那个初入佛寺的沙弥,而是一个掌握关键证据、埋下致命伏笔的布局者。
然而,他知道,这一切还远未结束。
金平府的佛光依旧灿烂,香火依旧鼎盛,但在这片祥和之下,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他缓步走过长廊,耳畔传来小沙弥低声议论:
“昨夜佛灯明明熄灭了一瞬……”
“不可能吧?佛灯千年不灭,怎会无故熄灭?”
“可我亲眼看见了……它闪了三次。”
路明闻言,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那不是熄灭,而是觉醒。
他转身望向大殿方向,目光深邃如渊。
这一夜,金平府未曾察觉的变局,已然悄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