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指尖轻点,将那卷蒙尘的法典玉简封入底层档案,动作干脆利落。光幕合拢的瞬间,一道红痕悄然隐去,标记为“无效旧例”的批注自动归档。上一章的纷扰已成过往,规则的边界不容模糊,而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纠葛,投向更远的地方。
他调出《共治共建激励章程》的修订界面,在“发展激励”条目下停顿片刻,随即输入新规:“设立创新试点专项通道,凡提交原创构想并通过初审者,可获得资源配额倾斜支持。”文字浮现,系统自动校验合规性,绿光一闪,条款锁定生效。这不是对旧秩序的修补,而是为未来铺下的第一块石阶。
全域传讯阵列启动时,玉符界面泛起一圈微澜。公告内容简洁明确:洪荒世界将开启为期七日的创新发展研讨周,各方可派代表参与,议题开放,形式不限,成果优异者将纳入优先合作名录。他在主题栏写下——“传统根基与未来突破的融合可能”,并指定东陆、北境、南部三方轮流主持首场议程。末尾附上一句亲笔批注:“稳定非终点,而是新程起点。”
消息推送后,中枢系统开始记录反馈节奏。三处偏远哨站未在规定时限内确认接收,数据流显示其通讯节点处于低频响应状态。路明立即指令最近的监管分部补发加密玉符,并附加语音提示模块,确保信息完整传达。他知道,真正的共识不能只停留在强者之间。
不久,一条质疑浮现在公共频道:“所谓创新,是否只是换种方式摊派任务?若无实质资源保障,空谈理念不过消耗人力。”发言来自南部边缘地带的一座小型工坊,编号L-379,曾因原料短缺险些停工。这类声音不在少数,背后是长久以来对“口号式推进”的警惕。
路明没有回避。他在频道中回复:“所有入选方案,无论成败,均计入贡献档案,影响未来资源权重。”短短一句,却切断了“只有成功才有回报”的旧逻辑。容错机制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信号——这次不是走过场。
报名通道开启两个时辰后,提交量缓慢上升。北境以宗门联合体形式上报五项提案,集中在矿脉养护与能量导引优化;东陆侧重材料提纯工艺改良,三家工坊各自独立申报;南部匠盟则提出三项跨领域协作设想,涉及灵纹重构与动力阵列微型化。另有七支边缘族群通过代理节点递交申请,内容多围绕生存环境改善与基础工具升级。
路明将这些信息按领域分类归档,标记出潜在协同方向。他注意到,部分传统势力虽参与报名,但提案内容保守,多是对现有流程的微调,缺乏结构性突破的意图。而一些激进技术团体提出的构想又过于超前,脱离当前资源承载能力。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想法,而在于如何让不同认知层级的势力在同一框架下对话。
他调出议政殿的调度图谱,准备安排首轮交流顺序。就在此时,玉符震动,提示有紧急补充信息接入。原来是北境副宗主传回一份附议文书,提议将原定于边陲区域的共管试炼区纳入研讨周首日参访名单,供各方实地评估可行性。此举意味深长——既展示合作诚意,也试探其他势力对风险项目的接受底线。
路明稍作思量,批准请求,并追加一条指令:允许各参会方派遣两名技术人员随行勘察,所获数据可作为提案佐证材料提交。这意味着,一次实地考察的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后续资源分配权重。消息传出后,报名热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那些此前持观望态度的小型组织。
他又打开仲裁观察员的履职记录。南部匠盟派驻的阵师仍在审核内务堂长老案的后续执行情况,流程严谨,未现懈怠。此人曾在质疑创新活动时直言“制度若不先立信,何谈开拓”,如今却主动建议增设“技术信用积分”体系,用于衡量提案方的历史履约能力。这个转变虽小,却是信任积累的体现。
天光渐移,殿内玉符流转不息。路明逐一查看新增提案摘要,发现一个有趣趋势:越来越多的申报者开始引用过往合作案例作为支撑依据。有人拿出东陆冶炼净化阵列的成功数据,证明跨域协同可行;也有人调取北境晶脉共享通道的运行误差率,说明轮值调度的有效性。规则带来的实际收益,正在转化为推动变革的底气。
但他清楚,这还远远不够。真正难啃的骨头,藏在那些沉默的宗门里。他们不反对,也不积极参与,只是静静看着局势演变。这类势力往往掌握着关键资源节点,一旦形成惯性停滞,整个系统的活力都会被拖慢。
于是他在内部调度令中加入一项新要求:所有参与研讨周的正式代表,必须附带至少一名年轻弟子或基层执事共同出席,并在会后提交联合总结报告。这条规定看似琐碎,实则逼迫封闭体系打开入口。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思维,而基层执行者的参与,则能减少理念传递中的信息衰减。
最后一项操作,是将首批报名名单同步至中立情报网,委托五家技术团体进行初步可行性筛查。他们不受任何一方影响,只需根据客观参数打分,结果仅供参考,不影响最终评审。这是为了防止权力干预判断,也是为了让真正的创新不至于被偏见埋没。
一切布置完毕,路明靠回座椅,目光落在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上。晨光斜照进来,映在玉符表面,泛出淡淡青辉。他没有起身,也没有继续翻阅文档,只是静静看着那一道道新生的信号接连亮起,像暗夜里次第点燃的星火。
这时,一条私信悄然弹出,来自L-379工坊的技术执事:“您说失败也算贡献……那如果我们提出的方法,会让现有的某些规矩变得多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