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弧光自有影视资源,这不是很大优势吗?\"祝絮丹追问。
孟浩摇头:\"仅靠影视资源远远不够。况且,并非每部戏都适合你。若下部戏没有合适角色,你是继续等待,还是外出接戏?又能否接受从主角回归配角?\"
祝絮丹一怔,这确实是她未曾考虑的问题。弧光的制作规划自有其节奏,不可能为她改变。
细想之下,弧光后续公布的几部作品皆为悬疑题材,这类剧集多以男性角色为主,女性角色发挥空间有限,对演员人气提升帮助不大。
\"但师哥,\"祝絮丹仍不死心,\"难道你们永远要用别家演员吗?\"
知道孟浩公务繁忙,祝絮丹未再多作打扰。与闺蜜告别后,她便返回了京北。
关于合约之事,孟浩承诺会在到期前给出答复或解决方案。
送别师妹后,孟浩继续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但那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
弧光影视是否应该拓展艺人经纪业务?
传统影视公司通常兼顾艺人经纪业务,无论是出于成本控制、收益提升还是操作便利性,使用自家艺人总比外聘更划算。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心理感受——没人愿意自家项目捧红竞争对手的艺人。
弧光影视成立时间短,根基尚浅,加之网剧市场属于新兴领域,此前几部作品大多启用新人。少数如张偌昀、于毅、祝絮丹等演员,要么归属投资方,要么 发展。
唯一的例外是黎沁,但她与孟浩的关系错综复杂,远超普通制片方与主演的合作范畴。
因此截至目前,弧光影视尚未深度涉足外部公司艺人的合作问题。
然而这种局面难以持续。随着网剧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二三线演员将涌入争夺资源。
弧光不可能永远依赖新人,而新人走红后签约公司也是必然趋势,届时\"选用哪家艺人\"将成为现实问题。
孟浩近期一直在思考此事,甚至向正午阳光取经——后者旗下拥有靳冬、王恺等频繁出现在\"正午剧\"中的签约艺人。
正午阳光掌门人侯洪亮直言不讳:影视公司签约艺人利弊共存。
优势方面:首先能提升公司收益,既降低片酬支出又新增经纪业务收入;其次选角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系列剧演员阵容能保持稳定,避免首季演员爆红后次季难以凑齐的窘境。
这点对专注\"绿藤系列\"多季开发的弧光尤为关键。《灵魂摆渡2》筹备时,孟浩已深切体会到协调主演档期的痛苦——耗时甚至超过从立项到开机的周期。所幸此次未遇演员爆红情况,否则难度更大。
弊端同样明显:正午阳光就常面临\"自家艺人虽非最优选,但为省事最终内定\"的困境。
此外,新增经纪业务意味着开辟全新战线,势必分散经营精力。对于弧光或正午这类主创即经营者的公司尤为棘手。
以孟浩为例,现阶段专注影视制作时能全力打磨单个项目。若开展艺人经纪,就必须分心规划演员发展,创作专注度必将大打折扣。
人生总是充满抉择,每个选项都有得失,关键在于如何取舍。
孟浩暗自盘算,最理想的方案是让弧光影视参股经纪公司,将艺人经纪约交给对方管理,影视约则由弧光保留。
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唯一的难题在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老牌经纪公司显然不是理想选择,它们要么拥有自制能力,要么已有稳定合作方,对弧光这样的新入局者兴趣寥寥。
至于新兴公司,孟浩既缺乏了解又没有人脉,一时竟无从着手。
思虑再三,他仍决心拓展艺人经纪业务。至于如何物色合作伙伴,只能待《灵摆2》杀青后再从长计议。
《灵摆》剧组在上沪紧锣密鼓地筹备,拍摄进度却出奇顺利。室内场景为主的剧情省去了复杂调度,全凭演员的表演功底和台词功力支撑。
这类戏份对导演要求不高,却格外考验演员与编剧的功力。张永刚老师用精湛演技完美诠释了剧本精髓,于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成功接住了对手戏。
在全体演员的通力合作下,这个单元仅用七天便宣告杀青。小剧组随即解散,五百导演带着于毅和几位核心成员返回蓝岛继续《灵摆2》的拍摄。
孟浩则独自返回京北,处理《心理罪》的收益分成事宜。相比《灵魂摆渡》,这次的数据更为亮眼,尤其在新增会员和观看时长方面表现突出。
悬疑题材本就比惊悚类型受众更广,用户黏性也更强。虽然投资规模扩大导致分成比例下调,但无需与黎老师分账,最终弧光影视仍可获得790余万元分成。
表面看这个数字不及前作,但别忘了还有投资分成这块蛋糕。财务总监陈静预估,扣除500万成本后,仅投资收益就超过1100万,总利润至少1500万元。
爆款剧集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当然,作为平台方的乐时网收益更为可观,不过他们更看重资本市场的回报。
虽然款项尚未到账,但这份成绩单已让孟浩如释重负。
此前因投资《心理罪》和乐时影业融资,孟浩几乎耗尽了弧光影视的流动资金。如今资金到位,公司终于摆脱困境,陈静也不必再频繁向他抱怨了。
向刘军道谢后,孟浩正要离开,却听到一个意外消息。
“安徽卫视的国剧盛典知道吧?”刘军说道,“今年新增了网剧奖项,我替《灵魂摆渡》报了名。主办方通知我们入选‘年度人气网络剧’,需要出席颁奖。”
“网剧也能评奖?”孟浩有些意外。
刘军解释道:“国剧盛典不算专业奖项,更多是行业内的表彰。不过活动邀请的明星人气高,评选的也都是年度热门剧集,关注度不错。”
“那挺好。”孟浩并不在意专业性,能获奖已是惊喜。
毕竟像飞天、金鹰这类官方奖项,根本不会考虑网剧——申报条件要求作品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审批。而目前网剧市场的现状是,能过审的作品基本都卖给了电视台,谁会专门做网剧?
“具体时间呢?我提前安排。”
“下月十七号,在中传礼会厅。”刘军笑道,“其他都好说,但获奖感言你得认真准备。”
孟浩一愣:“要我上台?”
刘军反问:“你是制片、编剧、主创,除了你还有谁合适?”
想想也是,《灵魂摆渡》从无到有都是他一手操办,领奖人非他莫属。
“大佬不都是台下鼓掌就行了吗?”孟浩调侃道,“行吧,我准备一下。”
第一次领奖,该准备什么?在线等,不急——
寒冬渐深,废弃工厂外冷风刺骨。
孟浩待在温暖的摄影棚里,看着剧组忙碌布置场景。《灵魂摆渡》第二、三部联拍的最后一个单元“泰山府君祭”即将杀青,这也是整个系列的终章。
故事主线围绕“两个已死之人试图复活”展开:一是沉睡在男主体内的上古魔神蚩尤,等待转生;二是日本战国豪姬,为完成养父丰臣秀吉的野心,不惜动用邪术。
按孟浩最初的规划,第一季铺垫主角团,第二季引入豪姬支线,第三季则是蚩尤与豪姬的终极对决。
“总算要收尾了。”导演王伟回到 前,长舒一口气。
孟浩笑道:“怎么,第一次执导就扛不住了?”
“不是累,是经验不足加上临时加拍,有点措手不及。”王伟回答。
\"这次情况特殊,下不为例。\"孟浩挪近座椅,压低声音道:\"上次和你提的加入弧光影视的事,考虑得如何了?\"
作为影视制作公司,弧光可以没有明星演员,但绝不能缺少导演、摄影等幕后人才。孟浩此前已向五百抛出橄榄枝,对方颇为心动。只是年前诸事繁杂,二人约定年后再详谈。除五百外,王伟、《心理罪》摄影指导刘英剑、灯光执导孙竞良等人也在他的招揽名单上。
\"我和五导讨论过,我们对孟总和弧光都很认可。\"王伟谨慎措辞,\"但导演工作讲究创作自由,我担心加入后会受束缚。\"说完他观察着孟浩的反应。
实际上王伟对邀请颇感兴趣。他专攻悬疑犯罪题材,对弧光的\"刑侦宇宙计划\"充满期待,尤其在参与《心理罪》拍摄后,更渴望了解后续作品。
孟浩早料到这番顾虑,笑着拍拍他肩膀:\"放心,弧光会给导演充分自由。合作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成立个人工作室或组建联盟,都能保障创作 性。\"
\"联盟?\"王伟露出疑惑。
\"这是我和五导聊出的构想。大家成立 工作室后组建影视联盟,日常各自运作,新项目可在联盟内发起,集中资源筹备。\"孟浩解释道。
王伟眼睛一亮:\"联盟叫什么?\"
\"五导没意见,就叫弧光联盟。\"孟浩说得理所当然——由弧光主导的联盟,自然该这么命名。
王伟对这个提议兴致盎然,拉着孟浩深入探讨实施方案。最终他同样表示年后详谈合作细节。正说着,片场突发状况需要王伟处理。孟浩刚起身,就见张偌昀拿着剧本走来。
\"剧本有问题?\"
\"剧本没问题,我有问题。\"张偌昀拽他坐下,指着最后一段问:\"没看懂'泰山府君祭'的仪式,究竟谁换了谁的灵魂?\"
\"简单说,蚩尤灵魂换了赵吏。\"
\"......能详细解释吗?\"
\"复杂的你确定听得懂?\"
\"靠!\"张偌昀狠狠比出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