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夏。
暴雨已经接连下了整整八日,黄河水势暴涨,多处河堤突然被冲破。浑浊的洪水如脱缰野马,席卷了沿岸的村庄农田。无数百姓在睡梦中被洪水吞噬,幸存者拖家带口,向着高处艰难跋涉,哀鸿遍野。胤禛怎么也想不到,他下达的掘堤命令,原本应该要尽可能疏散下游的农民,但年羹尧执行起来狠辣,他怕大规模疏散百姓会露出马脚,就没有做。恰逢连日大雨,年羹尧带人连夜悄悄挖开多处河堤,他以手下折损了几个人为代价掘开了两处河堤。
紫禁城内,乾清宫中,康熙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殿下群臣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出一声。
“黄河水患,百万黎民流离失所,诸位臣工可有良策?”康熙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下鸦雀无声。几位大臣偷偷交换着眼神,却无人敢率先发言。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太子胤礽匆匆步入殿内,衣冠虽已整理齐整,但额角渗出的细汗和略显凌乱的发丝,还是暴露了他的仓促。
“儿臣来迟,请皇阿玛恕罪。”胤礽跪地请安,声音微微发颤。
康熙的目光在太子身上停留片刻,眼神复杂。“太子对此事有何见解?”
胤礽慌忙起身,支吾道:“儿臣……儿臣以为,应立即拨银赈灾,抢修河堤...”
“银子从何而来?粮食从何调拨?”康熙打断他的话,语气中已显不悦。
胤礽顿时语塞,额上的汗珠越发密集。此时大殿上的气氛愈加微妙,似乎大家都在看这位太子的笑话。
“胤禩清查漕运未归,佟国维,你说应该怎么办。”
佟国维缓步出列,躬身道:“皇上,奴才以为,黄河三十余年无大灾,此次实属天灾,非人力所能及。可按常例,由临近省份调粮,户部拨银...”
“佟中堂此言差矣!”十三阿哥胤祥突然出声反驳,“三年前黄河亦有水患,怎能说三十余年无大灾?”
佟国维面色微变,十三阿哥刚正不阿,着实是不讨众官员的喜爱,他正要反驳,却听殿外又传来通报声:“四阿哥到!”
只见四阿哥胤禛大步走入殿内,风尘仆仆,官服下摆沾着泥水,显然是匆忙赶来。
“儿臣迟来,请皇阿玛治罪。”胤禛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
康熙凝视着他:“老四,你去了何处?”
“回皇阿玛,儿臣接到灾情急报后,先行去了户部查核库银。”
此时,九阿哥胤禟站出来指责道:“四哥,八哥虽督办漕运未归,但户部历来是八哥的差事,你这是越俎代庖!”。
康熙听了,面如凝霜,盯着胤禛说道:“胤禛,你怎么说,查到什么了。”。
胤禛抬起头,目光如炬,“户部存银,仅余不足五十万两。”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不足五十万两?”康熙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提高,“我大清的国库,竟空虚至此?”
胤禛继续道:“儿臣已初步核算,赈灾修堤,至少需银两百万两。现有存银,远远不足。”
殿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无人敢接话。
康熙接过奏折一看,双手颤抖,将奏折狠狠地摔到了太子身上。
“朕这些年将国事交给了你,你看看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良久,康熙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敲击龙椅扶手,目光扫过殿下众人:“既然如此,诸位可有良策?”
胤禛再次开口:“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救灾民于水火。儿臣建议,先拨户部存银四十万两,于直隶向富户买粮,急运灾区救急。同时,派钦差大臣赴江南筹措钱粮,用于后续赈灾和抢修河堤。”
“皇上,臣有要事禀报。”佟国维忽然说。
“有奏报,八阿哥前往通州督办漕运,查处贪官共得脏银三百万两,粮三十万石,足够此次赈灾之用。”。
“哦?”,康熙有一些惊讶了,他也听说了胤禩在通州的事情,他昨日还在为胤禩擅自革了赫寿而颇为恼火,没想到查处十几个官员,竟然能捞出这么多的钱粮,这些人真该死。
胤禛此时见况不妙,连忙说道,“皇阿玛,即使八弟在通州得到的脏银可用,也还需一人坐镇直隶,以督察不法。此次河堤失修颇为蹊跷,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那你认为,何人可任此钦差?”康熙问道,目光锐利如刀。
胤禛毫不犹豫:“儿臣愿往!”
康熙凝视四阿哥良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还有一些复杂,但很快又隐没在深不可测的目光中。
这时,佟国维忽然开口:“四阿哥勇毅可嘉,然江南筹款非易事,恐需能言善辩、熟悉当地人情之人...”
话音未落,十三阿哥胤祥立即站出来:“儿臣愿随四哥一同前往,协助赈灾!”
康熙看着佟国维和殿下诸子,心中已然明了。太子无能,老八贤名在外但虚实难辨,老四实干但心思过重,老十三勇猛却少谋略...
“准奏。”康熙最终开口,“命四阿哥胤禛为钦差大臣,十三阿哥胤祥协理,即日赴江南赈灾督察。太子留守京师,统筹运送赃款事宜。八阿哥...”
康熙略作停顿,目光扫过佟国维:“传朕旨意,着封八阿哥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命他亲自押运钱粮回京,并把赫寿也一并带来!”。
“儿臣领旨!”几位皇子齐声应道,各怀心思。
九爷十爷兴奋不已,八哥居然就这样封了个亲王!四爷没什么反应,不知道在想什么。
朝会散去,康熙独坐龙椅,望着空荡荡的大殿,长叹一声。窗外,又一声惊雷炸响,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乾清宫外,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并肩而行。
“四哥,此次江南之行,恐怕不会顺利。”胤祥低声道。
胤禛目光坚定:“为百姓计,纵有千难万险,也当勇往直前。”
远处,几位大臣站在廊下,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眼神深邃难测。
暴雨依旧倾盆而下,冲刷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仿佛要洗净所有的污秽与阴谋。而真正的风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