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薇代言风波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沈清梧的名字却以另一种更为重磅的方式,再次闯入大众视野。
这一次,并非因为广告或娱乐圈的纷争,而是源于一档突然爆火的文化类综艺——《寻找失落的天工》。
这档节目由国家级电视台精心打造,旨在探寻和复原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代精湛技艺。最新一期的主题,是“复原宋代神臂弓”。节目组请来了国内顶尖的古代兵器研究专家、传统弓匠大师,甚至还有体育总局的射箭教练,阵容堪称豪华。
节目采用直播形式,过程紧张刺激。然而,在尝试依据有限古籍记载和出土残件进行复原组装时,专家团队却在一个关键机构——用于省力和精准击发的“偏心轮”组件的安装角度和联动方式上,产生了巨大分歧,争执不下。直播弹幕里也是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有。
节目导演急得满头大汗,直播事故近在眼前。
就在这僵持时刻,一位参与节目的年轻历史学者,似乎是沈清梧那篇“宋代军器杂谈”长文的读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私下里悄悄将现场拍摄的部件细节图和争议点,发给了沈清梧的微博私信(他并不知道沈清梧几乎不看私信),并@了她,附言:「沈老师,冒昧打扰!节目现场遇难题,关于神臂弓偏心轮组,您有何高见?万分焦急!」
本是无奈之举,却没想到,几分钟后,沈清梧竟然回复了!
而且回复的不是私信,是一条直接带节目话题的公开微博!
沈清梧:「@寻找失落的天工 观图所示,争议处可是‘望山’与‘牙发’联动之枢机?此非单纯角度问题,乃簧片力度与榫卯咬合深浅之调和。依《武经总要》遗篇及襄阳出土残弩机括推演,簧力需达三石七斗,榫入三分又半,则‘望山’抬升一寸二,恰合‘箭速疾而声微沉’之记载。可试取铜片淬火增韧,微调榫槽,再行校准。#寻找失落的天工##神臂弓#」
这条微博,充斥着大量生僻的专业术语和精确到令人发指的数据,如同天书般砸向众人!
节目现场,一位老专家看到助理慌忙递过来的手机屏幕,先是愕然,随即如同被雷击中般猛地跳起,激动得胡子都在抖:“三石七斗!三分又半!一寸二!对!对对对!就是这个数据!《武经总要》散佚的那篇里提到过!我怎么没想到!快!快按这个思路试试!”
直播镜头立刻对准了忙碌起来的专家团队!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沈清梧???】
【她在说什么?我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完全不懂!】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专家都激动了!】
【她连这个都懂?!这不是礼仪了啊!这是军工了吧?!】
【等等!她说的是真的假的?别是瞎蒙的吧?】
【前面的闭嘴!没看李老专家都快哭了吗!肯定是真的啊!】
【沈清梧到底是什么怪物?!】
经过紧张调试,当那具依据沈清梧提供的数据调整后的神臂弓模型,成功将箭矢平稳射出,并精准命中数十步外的靶心,且发出的声响远小于其他试验模型时,整个节目现场沸腾了!直播弹幕被“牛逼”、“给跪了”、“沈老师YYdS”彻底刷屏!
《寻找失落的天工》节目组官博第一时间转发沈清梧微博,感激涕零:「感谢沈老师雪中送炭!一语点醒梦中人!您是我节目的大恩人![跪了][跪了]」
国家级电视台的肯定,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沈清梧的微博粉丝数疯狂暴涨,这一次,涌入的不再是吃瓜路人或黑粉,而是大量真正被其知识储备折服的文化爱好者、历史迷、军械迷!
「沈清梧 神臂弓」的词条空降热搜第一,后面跟了一个鲜红的「爆」字!
评论区更是成了大型膜拜现场:
【从今天起,沈清梧就是我唯一的姐!】
【这知识储备量…她的大脑是连接了国家图书馆吗?】
【黑子们出来走两步?再说一句沈老师没文化?】
【我宣布,内娱文化天花板从此有姓名了!】
【姐姐还缺挂件吗?研究生学历会自己吃饭的那种!】
【@各大历史研究所,快来抢人啊!别让人才流落娱乐圈了!(bushi)】
这一次的出圈,其影响力和正面效应,远非之前任何一次可比!沈清梧的形象,彻底从一个“懂礼仪的黑红网红”,跃升为了“深不可测的传统文化宝藏”!
星耀世纪,顾延之办公室。
他看着屏幕上铺天盖地关于沈清梧的新闻,眼中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他原本以为挖掘到的是一块瑰宝,没想到竟是一座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宝山!
他立刻按下内线电话:“陈助理!立刻重新评估与沈清梧的合约等级!最高级别!另外,通知《宣和风骨》项目组,加快进度,我要尽快启动!还有,帮我约沈老师……不,我亲自去请她!”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个女人,必须牢牢绑在星耀的战车上!
而另一边,沈清梧的新公寓内。
晓芸捧着手机,看着那疯狂增长的粉丝数和各种溢美之词,激动得小脸通红,语无伦次:“沈老师!您太厉害了!您看到没有!大家都在夸您!天啊!神臂弓!您怎么会连那个都知道?!”
沈清梧正临摹着一幅古画,闻言头也未抬,笔尖稳健,语气平淡:“宫中旧档,杂学旁收,偶有涉猎罢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想起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她自己知道,前世为了在波诡云谲的后宫立足,她需要了解的东西远不止礼仪女红。兵法韬略、朝局平衡、甚至军工制器,但凡能增加筹码、保全自身的知识,她都会想方设法去接触、去记忆。那些深藏在禁中、常人难以得见的孤本秘档,她曾有幸翻阅过不少。
没想到,千年之后,竟成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手机响起,是顾延之的来电。
沈清梧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并未立刻接起。
她知道,经此一事,她在顾延之心中的价值已无限拔高,合作的条件将完全不同。但同时,也会将她推向更高的风口浪尖,引来更多窥伺和嫉妒。
电话铃声固执地响着。
沈清梧落下最后一笔,画上一只孤鹰恰好立于危崖之上,目光锐利,俯瞰山河。
她终于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
“顾总。”
“沈老师!”顾延之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您这次可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不,是惊吓!神臂弓!您真是……深藏不露!”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沈清梧语气依旧。
“您太谦虚了!我已经让法务部重新拟定了合约,条件绝对让您满意!《宣和风骨》项目我想立刻启动,由您担任首席历史文化顾问,拥有对剧本、服装、道具、礼仪、乃至部分战争场面的最高审核权!您看如何?”
最高审核权。这意味着极大的权力和自由度,也意味着极大的责任。
沈清梧沉吟片刻。《宣和风骨》,北宋末年……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悲歌慷慨的时代,朝堂党争、金戈铁马、民生百态……确实比《九重天阙》那样的架空仙侠,更能发挥她的所长。
“可。”她应下,“细节容后再议。”
“好!好!没问题!”顾延之连声道,“您什么时候方便?我带着合同过去找您详谈?”
“明日吧。”沈清梧定了时间。
挂了电话,室内重归宁静。
晓芸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崇拜中。
沈清梧却已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万家灯火。
名声、地位、资源……她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获取。
但站得越高,风越大。
神臂弓一事,看似风光无限,却也无疑触动了许多看不见的利益和神经。那些真正研究此道却未能破解的学者会如何想?那些被她屡次打脸的人会如何恨?
田薇之流,不过是跳梁小丑。
真正的风浪,恐怕还在后面。
她轻轻抚摸着手腕上那根普通至极的橡皮筋——这是她用来随时绷紧精神提醒自己的小物件。
第十一回,登高。
青衫已磊落,险峰已在望。
接下来,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但,这正是她所擅长的,不是吗?
她微微扬起下巴,眸光映着城市的霓虹,沉静而锐利。
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