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随着各项议题逐一敲定,六合商会的扩张筹备会议已近尾声。
按照议程,陈明起身走向会场中央,准备做总结性发言。
他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从阚远、东方音儿等核心成员:
到那些新加入的各门派弟子与散修,语气沉稳而有力:
“诸位同仁,三日来,我们共商商会发展大计;
从架构调整到资源调配,从风险防控到人才吸纳,每一项决策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
眼下,商会正处在迅猛扩张的关键时期,如同破土的新苗;
既有着向上生长的蓬勃生机,也面临着根基未稳的暂时困境;
灵石周转的压力、人手短缺的瓶颈,都是我们必须跨越的障碍。”
他稍作停顿,声音里添了几分激昂:“但我坚信,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
只要我们群策群力,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定然能稳住阵脚。
待我们的渠道铺遍天南,信誉响彻盟内,必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那时,在座诸位不仅能获得丰厚的修炼资源;
更能亲手见证一个属于我们的商业版图崛起,这份荣耀,远比灵石更值得珍视!”
这番话如同投入滚油的火种,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
原本因谈及困境,而略显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议论声。
“陈会长说得对!我愿意将下半年的分红提前预缴,助商会渡过难关!”
一位来自泰安盟附属小派的修士率先起身表态;
他在矿洞之难中受陈明所救,对六合商会早已心生归属感。
“我在古滇国认识几位擅长灵植培育的散修,人品可靠,我这就传讯让他们来投奔!”
“护卫队的轮岗制度可以再细化,我建议按地域划分片区;
让熟悉当地情况的弟子牵头,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减少风险……”
众人纷纷开口,或慷慨解囊,或献言献策,热烈的讨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更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建议在讨论中自然延伸;
竟顺带完善了商会的奖惩机制与晋升通道。
有修士提出“贡献积分制”,将资源分配与功绩挂钩,激励众人主动开拓;
还有人建议设立“长老议事旁听席”,让优秀的年轻弟子参与决策,为后续人才储备铺路。
这些意外之获,让原本棘手的困境得到了极大缓解。
会议结束时,阚远将所有决议整理成册,用玉简记录归档;
从长老团的权责划分,到各堂口的年度目标;
从天罡遗迹开启前的人员轮换计划到应急预案,事无巨细,一目了然。
陈明望着那些尚不熟悉的新面孔,心中了然。
这些人大半是阚远依照二人先前的约定,为保障他们前往天罡遗迹后;
商会能够正常运转,特意吸纳进来的新鲜血液。
他们中有擅长符箓的炼气修士,有精通俗世商道的筑基弟子;
还有几位曾在矿洞中共患难的散修,虽各有专长,却都欠缺统筹经验。
“关于人才吸纳,我们还需再加把劲。”陈明在散会前补充道;
“诸位可引荐人品端正、能力出众的亲友加入,但务必牢记‘宁缺毋滥’;
能力不足可以培养,心性不正则是隐患,会后;
内务堂会放出招募令,凡举荐贤才者,皆可获得贡献积分奖励。”
此言一出,众人更是踊跃。对他们而言,引荐亲友既能壮大商会;
又能为熟人谋得机缘,实乃利己利人的美事。
可以预见,短期内商会的人员规模必将大幅扩张;
只是随之而来的经费压力也会陡增,当真算得上喜忧参半。
三天会议期间,陈明借着茶歇与讨论间隙,逐一与新成员攀谈;
从修炼心得聊到地方风物,渐渐摸清了每个人的脾性与专长。
散会时,众人按照约定分批离去,避开坊市人流高峰,以免引人注意。
陈明是最后离开的,回到宗门后,他直接来明照峰面见王守年;
“陈师弟,看来你的事都忙完了?”王守年早已等在炼器房前,大笑着迎上来。
陈明点头:“大致都安排妥当了,我专程前来听候师兄吩咐。”
“那就好。”王守年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神秘,“跟我来,咱们该动手修复那枚剑丸了。”
陈明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师兄,所需的材料……”
“早备齐了,你只管动手便是。”王守年摆了摆手,领着他走进宗门专属的锻造室。
锻造室内火光通明,各式工具整齐地挂在墙上,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王守年的后辈王楠早已等候在此,见二人进来,连忙躬身行礼;
对王守年称“太爷爷”,对陈明则恭敬地唤了声“师叔”。
这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沉稳,显然是王守年悉心培养的接班人。
“东西都备好了?”王守年问道。
“回太爷爷,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王楠指着一旁的石台上的材料;
淬灵砂、玄铁精、雷纹石,还有几株蕴含木系灵力的古藤,样样精纯,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
王守年看向陈明:“陈师弟,这修复之法源自‘不工铸炼法’;
讲究‘以柔克刚,以灵蕴铁’,与寻常炼器的‘猛火淬炼’截然不同。
你先试试按玉简中的法子锻造几柄基础法剑,熟悉一下流程。”
陈明明白他的用意,以自己如今的积累,独自炼制中阶以下的法器已不在话下;
但这剑丸修复之法步骤繁琐,且对灵力操控要求极高,确实需要先磨合手感。
王楠走到锻造炉前,在墙上的一个青铜把手处拧了半圈。
只听“轰”的一声,汹涌的地火从炉膛中喷涌而出;
青白色的火焰升腾跳跃,虽然在品级上略逊于陈明炼化的异火;
但蕴含的火系能量源源不绝,如同奔腾的岩浆,远非异火的爆发力所能比拟;
这便是宗门锻造室的优势,能引动地脉之火,持续提供稳定的高温。
陈明接过王楠递来的材料,深吸一口气,默诵着玉简中的步骤与口诀;
指尖灵力微动,先将玄铁精投入到炉膛之中;
地火舔舐着金属,发出“滋滋”的轻响,很快便将其熔化为银白色的液汁。
他操控着液汁注入一旁的剑胚模具,待冷却成形后;
又取来淬灵砂,以灵力裹着均匀地撒在剑胚表面,再放入火中反复锤炼。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锻造室内回荡,陈明的动作精准而流畅;
每一次捶打都恰到好处,既能去除杂质,又不损伤内里的灵纹;
每一次注入灵力都柔和细腻,如同春雨润田,将木系古藤的生机,缓缓渡入金属之中;
他的神魂之力早已今非昔比,哪怕是细微的灵纹走向,都能清晰感知到;
肉体经过淬炼,力量控制也达到了入微之境, 每次落下的力度分毫不差。
不过一个时辰,三柄剑胚便已成型,剑身光滑如镜;
隐隐有绿意流转,灵力注入时毫无滞涩,显然已臻完美。
王守年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抚掌赞道:“师弟这操控能力,连我都有些嫉妒了!
尤其是这股‘柔劲’,简直像是为这铸炼法量身定做的。”
陈明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心中暗笑:论起灵力的精微操控,炼丹术的要求可比炼器高多了;
丹火的温度、药液的配比、灵草精华的提纯,哪一样不需要分毫不差?
这点活儿,倒确实不算难,不过对体内的要求极高;
“歇口气,喝杯茶。”王守年递过一壶凉茶;
“等下咱们就正式开始修复剑丸,那才是真正的硬仗。”
陈明接过茶盏,目光落在石台上那枚黯淡的剑丸上,心中忽然涌上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