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的傍晚,靖王府的新房里静悄悄的。夕阳的余晖透过菱花窗,在大红的锦被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帐幔上绣着的鸾凤和鸣随着晚风轻轻晃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处处都透着即将成婚的喜庆。萧玦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站在新房中央,手中捧着一卷精致的锦轴,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这是他为苏清鸢准备的新婚夜惊喜,也是他藏在心底许久的心意。
他走到床头,小心翼翼地展开锦轴。锦轴上并非寻常的山水字画,而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影像画卷”:画中的苏清鸢穿着一身淡绿色的布裙,站在青溪药膳坊的柜台后,手中捧着一本药膳食谱,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阳光洒在她的发梢,连发丝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这是苏清鸢曾用空间“投影”功能展示过的画面——那是她在青溪最自在的模样,也是萧玦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当初看到这个投影时,就想把它留下来。”萧玦轻声自语,手指轻轻拂过画卷上苏清鸢的脸颊,仿佛能触到她当时的温度。他特意找了京城最有名的画师,让画师对着投影一点点临摹,又用最好的丝线在画卷边缘绣上缠枝莲纹,装裱成锦轴,就是想在新婚夜,让苏清鸢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让她知道,他不仅爱现在的她,更珍视她在青溪的过往。
他将锦轴挂在床头的墙壁上,调整了好几次角度,直到画卷正好对着床榻,躺在床上就能清晰看到。看着画卷上的苏清鸢与眼前的新房相映,萧玦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一边是她的过去,一边是他们的未来,而他,会将这份过往与未来紧紧串联,护她一生安稳。
挂好画卷,萧玦又从身后的红木匣子里拿出一盏琉璃灯。这盏灯通体呈淡蓝色,灯罩是用整块琉璃雕琢而成,上面刻满了细小的星纹,灯座是纯银打造的,雕着缠绕的藤蔓,精致得像一件艺术品。这是他特意让工匠定制的“星空灯”,点燃后,灯光会透过琉璃灯罩上的星纹,在屋顶映出满天星辰,就像他们曾经在青溪后山看过的星空一样。
“清鸢喜欢看星星,有了这盏灯,就算在新房里,也能看到满天星辰了。”萧玦将琉璃灯放在床头的矮桌上,小心翼翼地倒入灯油,又用火柴点燃灯芯。随着火苗渐渐升起,淡蓝色的灯光透过星纹,在屋顶映出点点星光,像真的星星一样闪烁,瞬间让整个新房都变得浪漫起来。他后退几步,仔细打量着屋顶的“星空”,又调整了灯罩的角度,让星光分布得更均匀,才满意地点点头。
做完这些,萧玦又在矮桌上摆了几样小物件:一个装着青溪泥土的小巧瓷瓶——这是他上次去青溪时特意装的,想让苏清鸢在京城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一块刻着“清鸢”二字的玉佩——是用和田玉雕琢而成,与他自己佩戴的“萧玦”玉佩是一对;还有一小罐桂花蜜——是用青溪的金桂熬制的,苏清鸢最喜欢用它泡水喝。
每一样物件,都藏着萧玦的用心。他知道,苏清鸢虽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却偶尔会想念青溪的生活——想念药膳坊的烟火气,想念后山的星空,想念家乡的泥土香。而他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她牵挂的过往,悄悄融入他们的新房,让她在新婚夜,既能感受到婚礼的喜庆,又能找到熟悉的安心。
“不知道清鸢看到这些,会不会喜欢。”萧玦站在新房中央,看着自己布置的惊喜,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几分紧张。他想起第一次在青溪见到苏清鸢时的场景——她穿着布裙,拿着草药,眼神清澈而坚定;想起在京城重逢时,她为了救百姓,不顾危险研制药方;想起筹备大婚的这些日子,她为宾客准备药膳甜品,为弟弟妹妹操心……点点滴滴的回忆,像温暖的溪流,在他心中汇聚成河。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苏清鸢来了。萧玦连忙熄灭琉璃灯,将锦轴轻轻卷起,又把桌上的小物件收进匣子里,只留下琉璃灯和锦轴的锦套,装作在整理床榻的样子。
“萧玦,你怎么在这里?”苏清鸢推开门,看到萧玦,有些惊讶地问,“我还以为你在书房处理公务呢。”
“公务早就处理完了。”萧玦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神秘,“我有个惊喜要给你,等新婚夜再告诉你。”
苏清鸢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什么惊喜?现在不能说吗?”
“不能。”萧玦笑着摇了摇头,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尖,“得等新婚夜,咱们两个人的时候再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是我为你特意准备的,保证你会喜欢。”
苏清鸢见他不肯说,也不再追问,只是笑着说:“好,我等着。不过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肯定不会。”萧玦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床头的锦轴上,心中满是期待——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在新婚夜,看到苏清鸢看到惊喜时的笑容,想亲口告诉她:“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你曾经的样子、我们一起经历的时光,我都记在心里。往后的岁岁年年,我会陪着你,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回忆,让你的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温暖与欢喜。”
夕阳渐渐落下,新房里的熏香愈发浓郁。萧玦牵着苏清鸢的手,站在满室的喜庆中,心中满是安稳——他知道,这场婚礼,会因为这个小小的惊喜,变得更加圆满;而他们的婚姻,也会像这满室的喜庆与星光一样,永远温暖,永远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