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脚下,气氛微妙而凝滞。
红云与镇元子对坐于石桌两侧,看似全神贯注于棋盘之上,落子之声清脆,却难掩那份刻意营造的平静下汹涌的尴尬。他们的道体虽已被女娲圣人的造化之力治愈如初,但那刻骨铭心的憋屈与被玄顽子支配的恐惧,却如同附骨之疽,深深烙印在心神深处,挥之不去。每一枚棋子的落下,都仿佛在敲打着他们脆弱的自尊。
伏羲已然转过身,面向那支撑天地的巍峨不周山,然而那微微耸动的肩头,却暴露了他仍在极力压抑着几乎要冲口而出的笑意。云端之上,女娲圣人的气息缥缈高远,似有若无,但那无声的注视本身,就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红云二人的心头,让他们如坐针毡,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几分。
玄顽子则是一派悠闲自得,斜倚在一块光滑的巨石上,双目微阖,仿佛神游天外。实则,他正分出一缕神识,密切关注着不远处那位仍沉浸于悟道玄境之中的青衣道人——通天。同时,他也在脑海中与系统交流着方才\"切磋\"的收获,那丰厚的\"不当人点数\"让他心情颇为愉悦。
时间在这诡异的静谧中流淌,洪荒不记年,或许只是弹指一瞬,又或许已过去了千载岁月。
骤然间,异变突生!
一股原本内敛圆融的剑道道韵,自通天周身开始剧烈波动起来!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荡开层层涟漪,且这涟漪愈发汹涌,渐成滔天之势!
\"嗡——\"
一声极其细微,却清晰无比的剑鸣,如同初生凤凰的第一声啼鸣,清越而纯粹,瞬间打破了山脚的沉寂,刺入了在场每一位大能的感知之中!
红云执白子的手悬在半空,微微一顿。镇元子捻着黑子的手指也不由自主地收紧。伏羲猛地转过身,脸上残存的笑意瞬间被凝重取代。就连云端那缥缈的气息,似乎也凝实了一瞬。玄顽子更是倏然睁开双眼,眸中精光湛然,紧紧盯住通天。
只见通天那挺拔如孤峰的身影之上,开始不受控制地逸散出丝丝缕缕凝若实质的剑气。这些剑气不再像他平日那般锋芒毕露,迫人心神,反而透着一股活泼泼、充满无限生机的意蕴,宛如严冬过后,冰雪消融,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种子正积蓄着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他周身那原本趋于圆满的道韵,此刻如同沸腾的开水,剧烈地翻滚、碰撞、升华!
\"嗡!嗡!嗡——!\"
剑鸣之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初时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继而如万千剑器齐振,金铁交鸣;到最后,竟仿佛化作了席卷天地的剑罡风暴发出的咆哮,蕴含着斩断因果、破开虚妄、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的无上决绝与凛然之气!
通天紧闭不知多少岁月的双目,在这一刻,猛然睁开!
\"锵——!\"
恍若实质的两道璀璨剑光,自他眸中迸射而出,直冲九霄云外,竟将上方厚重云海悍然洞穿,露出了其后湛湛青天!他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之前的他,似名剑藏于匣中,虽知必是神兵,却韬光养晦。而此刻,神剑已然出鞘,寒光耀世,剑气直冲牛斗之间!一股宏大、纯粹、锐利至极,却又带着一丝悲悯苍生、欲要逆天改命的无上剑意,以他为中心,轰然爆发,席卷四方!
这股剑意是如此磅礴浩瀚,以至于周围的空间都开始肉眼可见地扭曲、折叠,浮现出无数细密如发、切割一切的透明剑痕。脚下的灵草仙葩尽皆俯首,周遭的山石岩壁发出嗡鸣与之共鸣!红云与镇元子面前,那副以星辰核与先天暖玉炼制的珍贵棋盘上,所有的棋子都在剧烈震颤,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仿佛下一刻就要在这沛然莫之能御的剑道威压下崩碎成齑粉!
\"吾道……成矣!\"
通天长身而起,道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清朗而充满锐气的声音,如同出鞘之剑划破长空,带着明悟大道、勘破最后迷障的无尽喜悦与强大自信,响彻在在场每一位的心头。他周身笼罩在氤氲流转的剑气霞光之中,原本就深厚无比的气息,如同决堤江河,轰然冲破了那层困扰他许久的坚固壁垒,瞬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广阔的天地——混元金仙圆满之境!
而且,其道基之稳固,犹如不周山擎天;剑意之纯粹,堪比混沌初开的第一缕先天庚金之气!锋芒所指,已然清晰无比地触摸到了那超脱一切、逍遥自在的混元大罗金仙门槛!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在场众人,那目光锐利得似乎能洞穿人心。最后,他的视线定格在斜倚巨石、一脸\"果然如此\"笑容的玄顽子身上,脸上肃然,竟是朝着玄顽子,郑重无比地躬身行了一个大道之礼!
\"多谢顽子道友,指点迷津!此恩此情,通天……铭记于心!\"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真诚的感激。
这一礼,他行的真心实意,毫无勉强。若非玄顽子那看似随意,实则直指核心的关于\"人族潜力\"、\"有教无类\"、\"广开山门\"的点拨,如同在他混沌的道心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他或许仍会在自身固有的认知与三清身份的束缚中蹉跎漫长岁月,绝难像此刻这般,清晰、坚定地看到那条属于他自己的立教证道之路!
玄顽子见状,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收敛了几分,身形微微端正,坦然受了这一礼。他随意地摆了摆手,语气却带着几分难得的正经,更带着一丝身为\"过来人\"的意味:\"通天道友言重了。你我皆是紫霄宫中客,贫道不过痴长几位,占了那首座蒲团,虽未拜入道祖门下,但也算与诸位道友相识于微末。大道就在眼前,贫道不过是见道友心有困惑,顺口提点一句罢了。关键还是道友自身积累足够雄厚,道心足够通明剔透,方能闻弦歌而知雅意,一点就透,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