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混元,成就地皇尊位,神农并未如外界揣测那般,立刻飞升天外,或隐居秘境参悟大道。他依旧留在了烈山部落,留在了这片生他养他,也由他亲手带来变革的土地上。只是,他不再像从前那般事必躬亲,奔波传道,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观察、思考与更深层次的引导上。
混元道果加身,尤其是那独特的人道功德融入己身,让他对这片天地,对生存于其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截然不同的感知。
他依旧会每日巡视田垄,但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作物的长势。他会蹲下身,仔细查看土壤中蚯蚓翻动的痕迹,观察蝼蚁如何搬运谷粒,感受微风拂过禾苗时带来的细微生命律动。他依然会进入山林辨识草药,但心神却会沉浸其中,体会草木从萌芽到枯萎整个周期中,与阳光、雨露、土壤乃至周围虫豸之间,那种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一日,他静坐于姜水之畔,看河水奔流,滋养两岸万物。水中游鱼摆尾,水面禽鸟嬉戏,岸边走兽饮水,更有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生灵在其中生息。他的神念如同无形的涟漪,轻轻拂过这片水域,感受着其中蕴含的、远比人族部落更为宏大、复杂,却又和谐共生的生命网络。
“水润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神农心中莫名浮现这样的感悟。他意识到,他所获得的人道功德,那玄黄气流中蕴含的温暖与生机,并不仅仅来源于被他直接帮助过的人族。那些因他推广农耕而得以繁茂的五谷,那些因他厘定历法而能更好顺应时节的山野生灵,那些因他传播医药知识而间接受到影响的飞禽走兽……它们的生息与繁衍,似乎也构成了那玄黄气流中微不足道,却又真实存在的一丝力量。
这力量极其微弱,混杂在源自人族的磅礴愿力与感激之中,难以分辨。但凭借混元道果与人道功德的特殊感应,神农隐约捕捉到了这一丝异样。
“人道……莫非并非独指我‘人族’之道?”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闪电,划过他的心间。“‘人’为万物之灵长,其道之行,其德之显,必然与周遭万物息息相关。我教民稼穑,使土地得以善用,而非荒芜或过度索取,此非厚土之德?我传医药,使生灵(包括人族自身)减少病痛夭折,此非好生之德?我定历法,使人族与天地节律相合,减少盲目索取带来的破坏,此非顺天应人之德?”
“我所行之事,受益者看似仅为人族,然其影响,实则惠及与此相关的天地万物。故而,那垂青于我的人道功德,其中是否也蕴含了这被惠及的‘万物’一丝微弱的认可?”
这个想法让神农心神震动。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个更为宏大、更为根本的法则边缘。这法则并非高高在上的天道,也非幽深难测的地道,而是一种弥漫于世间,与所有生灵休戚与共,却又朦胧未显的……“人道”?或者说,是“人间道”?
他尝试将神念更深入地与脚下的大地、与周围的生灵交感。他能感受到大地的承载与孕育之德,能感受到草木的生生不息之意,能感受到鸟兽鱼虫遵循本能的生存之道……这些力量杂乱而微弱,远不及人族那凝聚的智慧与意志,但它们确实存在,如同涓涓细流,共同构成了这片天地间最基础、最蓬勃的生机洪流。
“若有一日,这世间万物生灵之意志,能如我人族般凝聚、觉醒……”神农不敢想象那将是何等光景。但他隐约觉得,那或许才是“人道”真正的、完整的形态。而如今,人族作为其中智慧最高、凝聚力最强的群体,不过是走在了最前方,如同黑夜中的第一簇火把,其光芒,亦能照亮些许周边的路途。
他将这番感悟,记录在了新的木牍上,并未轻易示人。这其中的道理太过深邃,即便对如今的族人而言,也显得过于缥缈。但他知道,这或许是他证道混元后,人族乃至更广阔天地未来的方向之一。
岩磊回归混沌道场,向玄顽子详细复命,自然也提及了神农证道后的状态与那丝微妙的感悟。
系统:宿主,你这地皇师侄了不得啊!这就开始琢磨‘人道’的本质了?虽然还只是个模糊的感觉,但这悟性,啧啧。
玄顽子听完,收起了平日的嬉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了然。“哦?他竟能察觉到这一层?”他摩挲着下巴,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人道,人道……岂是单单人族之事?世间有情众生,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乃至一草一木,但凡有生息,有灵性无论多微末,皆在人道范畴之内。只是如今,人道朦胧,意志分散,犹如沉睡的巨人。人族因其灵智与团结,恰似这巨人最先苏醒的一部分肢体,故而其功德愿力最为显眼,也最先得到了这朦胧人道的垂青。”
他看向虚空,仿佛在对着无形的存在解释:“伏羲定伦理秩序,是为人道立‘规’;神农传生存之道,是为人道厚‘基’。他们所获功德,皆源于此。但这‘人道’本身,还远未到真正觉醒,统合万物意志,与天地二道并立的时候。如今种种,不过是为其未来的觉醒,埋下种子,积蓄力量罢了。”
“那要等到何时?”岩磊忍不住问道。
玄顽子嘿嘿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时机未至,不可说,不可说。不过,可以告诉你的是,那必然是在一场席卷天地人神,彻底打破现有格局的大劫之后……而现在,咱们还是先顾好眼前吧。神农这小子证道了,下一个,该轮到那个喜欢舞刀弄枪的轩辕了。等他折腾完,这‘三皇’归位,人族的根基才算真正牢不可破,也才能为人道未来的觉醒,打下最坚实的地基。”
娲皇宫中,女娲亦感知到了神农的那丝感悟。她作为造化之主,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远比神农深刻,对于那涵盖万物生灵的“人道”概念,自然早有触及。看到神农能凭借自身功德与悟性,隐约窥见这层奥秘,她心中更是欣慰。
“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神农能见微知着,不固步自封于人族一隅,其心性胸怀,已具圣皇之姿。”女娲轻声自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真正的人道,当是如此。如今,只是初现端倪罢了。”
她目光垂落,看向洪荒大地,那万千生灵在各自的轨迹上生息繁衍,看似杂乱,却又隐隐遵循着某种更深层的、尚未完全显现的秩序。她知道,神农的发现,仅仅是一个开始。
烈山部落中,神农将那份关于“人道”初窥的记录深藏,依旧如常生活。他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导族人时,融入一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比如在采药时不可竭泽而渔,在耕作时要注意保持地力,在渔猎时要避开孕育期的生灵。这些细微的改变,暂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却如同无声的春雨,悄然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道”根基。
他并不知道自己触摸到的边缘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人道觉醒需要何等波澜壮阔的铺垫。他只知道,作为地皇,守护脚下这片土地及其上的所有生灵,让人族与万物都能更好地生息繁衍,便是他证道混元后,依旧不变的职责与追求。
而历史的车轮,已然缓缓转向。属于轩辕黄帝的时代,那充满了铁血、征战与融合的辉煌篇章,即将在不久的将来,轰然开启。三皇的最后一皇,将为人族的故事,添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