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四年,六月中的天,已是燥热难当。和州城内,树梢间的蝉鸣声嘶力竭,搅得人心绪不宁。王府议事厅中,冰鉴里冒着丝丝寒气,却丝毫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气氛。
大皇子的使者又一次站在厅中,这一次,他的态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傲慢。来人身着锦袍,腰佩玉带,仰着下巴,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厅内众人,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安定王,这是最后通牒!”使者声音尖利,将一卷帛书重重摔在紫檀木案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十日之内,备齐粮草十万石,兵马五千,送至大皇子军中。逾期不至,视同叛国,大军到时,鸡犬不留!”
帛卷在案上滚开,露出里面凌厉的字迹。厅内众将面色铁青,赵铁鹰的手已经按在剑柄上,骨节因用力而发白。几位文臣模样的人则忧心忡忡地交换着眼神,厅内静得能听到冰鉴中冰块融化的滴水声。
武泽苍端坐主位,面容平静如水。他缓缓展开帛书,目光扫过上面咄咄逼人的字句。那些文字完全是将他当作臣属看待,字里行间透着的蔑视与威胁,任谁都能感受得到。
“使者请回吧。”武泽苍缓缓卷起帛书,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和州粮草,一粒也不会给;和州兵马,一人也不会出。”
使者勃然变色,上前一步:“武泽苍!你可知抗命的后果?大皇子麾下十万精兵,踏平你和州易如反掌!”
厅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两侧侍卫的手都不自觉地按上了刀柄。
武泽苍微微挑眉,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哦?那就请大皇子先踏平北方的蛮夷,再来说这话不迟。若他真有心重整河山,为何不北上抗蛮,反而在此威逼自家兄弟?”
使者语塞,面色由红转青,强辩道:“大殿下用兵如神,岂是你能揣度?”
武泽苍倏然起身,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炬直视使者:“回去告诉大皇兄:武泽苍虽不才,却知民族大义重于兄弟私怨。他若真心抗蛮,我愿鼎力相助;若只为争权夺利,恕不奉陪!”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厅内回荡。使者面如土色,悻悻地拱手告辞,几乎是跌撞着出了议事厅。
厅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与大皇子的彻底决裂。
李慕率先打破沉默,他上前一步,声音沉重:“王爷,大皇子必不会善罢甘休。我军主力尚在燕云未归,东部防线空虚,需早作准备。”
武泽苍点头,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手指划过东部边境:“传令:东部边境全线戒严,所有关隘加强守备。征调民兵协助防守,实行坚壁清野之策。”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关键隘口,“这些地方,增派双倍兵力。”
命令迅速下达。和州东部边境顿时忙碌起来:将士们加固城防,设置路障;百姓们携老扶幼疏散到安全地带,粮食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后方;巡逻队日夜不停,监视大皇子军的动向。
然而武泽苍心知,单凭防守难以持久。当晚,他召集核心幕僚在书房密议。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凝重的面容。
“大皇子虽暂时被蛮夷牵制,但一旦缓过气来,必会报复。”武泽苍指着地图,手指从东部边境移到北方,“而我们真正的危机在北方——赵将军虽解云州之围,但蛮夷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反扑。”
林惊羽皱眉,烛光在他年轻而坚毅的脸上跳跃:“王爷的意思是?”
武泽苍的手指重重落在燕云十六州的位置:“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蛮夷之患。否则腹背受敌,和州终将不保。”
众人震惊。李慕急道:“王爷三思!若主力北调,大皇子趁机来攻,如之奈何?”
“所以我要亲率两万精兵北上,留你们守和州。”武泽苍语气坚定,“李慕统筹内政,确保后勤;林惊羽领兵一万,守东部防线;云彩姑姑维持治安,安抚民心。”
“不可!”众人齐声劝阻,“王爷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
武泽苍摇头,目光扫过每一位心腹:“赵将军已在北方苦战数月,将士疲惫。我若亲往,既可鼓舞士气,也能临机决断。况且...”他望向北方,目光深远,“唯有彻底解决蛮夷之患,才能安心应对中原乱局。这次北上,不仅要击退蛮夷,更要重塑北疆防线。”
经过激烈争论,众人见武泽苍心意已决,只得领命。
接下来的七天,和州城内外一片繁忙景象。武泽苍从留守部队中精选两万兵马,配备最好的装备和充足的粮草。工匠日夜不停地修理兵器铠甲,妇人们赶制干粮和衣物。同时派人快马传信赵铁鹰,告知援军即将北上。
第七日的清晨,和州城外旌旗招展,两万大军整装待发。武泽苍一身玄色戎装,金线绣着的蟠龙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与他平日温文形象判若两人。
云彩姑姑眼含泪光,递上一个护身符:“王爷,一切小心。这是我去寺庙求来的平安符,务必随身携带。”
武泽苍微笑接过,小心放入怀中:“姑姑放心,我自有分寸。”又对李慕和林惊羽道:“和州就拜托你们了。记住:以守为主,勿轻易出战。若事不可为...可放弃外围,固守和州城。”
二人跪地领命:“臣等必誓死守卫和州!”
号角长鸣,大军开拔。武泽苍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和州城巍峨的城墙,然后毅然转身,策马向北而行。道路两旁,百姓夹道相送,祈祷声不绝于耳。
行军途中,武泽苍不敢怠慢,派大量斥候探查前方情势。果然,大皇子得知武泽苍北上,立即派兵拦截。
第三日黄昏,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报!前方发现大皇子军,约万人,据守狼牙隘口!”
武泽苍立即下令安营扎寨,召集将领商议。狼牙隘口地势险要,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一条窄道仅容三马并行,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王爷,不如让我率精兵夜袭敌营?”副将王猛抱拳请命,“给我一千精锐,必破敌营!”
武泽苍沉吟片刻,摇头:“不必。我军北上抗蛮,乃大义所在。不妨先礼后兵。”
他回到帐中,亲自研墨铺纸,修书一封:“大武安定王致守将:本王北上抗蛮,乃为江山社稷。若将军深明大义,请借道通行。若执意阻拦,唯有刀兵相见。何去何从,望将军三思。”
书信送出后,武泽苍并未放松警惕,仍命令部队做好强攻准备。
狼牙隘口敌营中,守将孙焕接到书信,犹豫不决。副将劝道:“将军,安定王北上抗蛮,于国有利。若我们阻拦,恐失军心民心啊。”
孙焕迟疑道:“但大殿下那边...”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副将低声道,“不如佯装败退,既不全然违命,也不阻挡抗蛮大义。”
孙焕思忖良久,终于点头。当夜,守军悄然后撤二十里,让出通道。
武泽苍得知,感慨道:“天下终究有明理之人。”立即率军通过隘口,继续北上。
越往北行,景象越是凄惨。十日后,大军抵达燕云地界。所见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村庄化为废墟,田野荒芜,路上随处可见逃难的百姓和倒毙的尸体。一股焦糊味和腐臭味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一个老妇人抱着孙儿的尸体坐在路旁,目光呆滞。武泽苍下马询问,才知蛮夷三日前刚洗劫了这个村庄。
“蛮夷残忍,竟至如此!”武泽苍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分出一队兵马,护送幸存百姓前往安全地带,“加速行军,早日与赵将军会合!”
又行五日,前锋终于与赵铁鹰派出的探马相遇。那探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见到武泽苍的旗帜,激动得语无伦次。
“王爷!总算等到您了!”探马跪倒在地,声音哽咽,“赵将军正在飞云谷与蛮夷主力对峙,情势危急!我们已经苦战十余日,粮草将尽,箭矢所剩无几...”
武泽苍立即下令:“全军急行军,驰援飞云谷!”
飞云谷位于燕山山脉中,地势险要。赵铁鹰率残部在此据守多日,击退蛮夷数次进攻,但兵力不足,难以持久。
这日,蛮夷发动总攻,喊杀震天。赵铁鹰身先士卒,血染战袍,仍奋力死战。箭矢用尽,就举石砸敌;刀刃卷口,就徒手搏斗。
“将军!援军!援军到了!”忽然,士兵欢呼起来。
赵铁鹰抬头望去,只见谷口出现大批兵马,旌旗招展,为首的正是武泽苍!
“将士们!王爷亲率援军到了!杀啊!”赵铁鹰精神大振,率军反攻。
武泽苍一马当先,杀入敌阵。安国军见王爷亲临,士气大振,奋勇杀敌。蛮夷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激战终日,蛮夷大败,丢下数千具尸体仓皇北逃。飞云谷之战大获全胜。
战后,武泽苍与赵铁鹰会师。两位将军相见,感慨万千。赵铁鹰跪地请罪:“末将无能,劳王爷亲征...”
武泽苍急忙扶起:“将军苦战数月,保疆卫土,何罪之有?快说说如今形势。”
赵铁鹰汇报:“自云州解围后,我军逐步收复失地。但蛮夷主力未损,仍占据北部三州。若不彻底击溃,恐春风吹又生。”
武泽苍点头:“既然如此,不如乘胜追击,一举解决北患。”
休整三日后,武泽苍与赵铁鹰合兵一处,共三万精锐,北上追击蛮夷。
与此同时,和州方面,林惊羽谨守武泽苍嘱咐,加强防御,不与大皇子军正面冲突。大皇子因蛮夷牵制,也不敢全力进攻和州,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然而南方的李自忠却蠢蠢欲动。探得武泽苍北上,和州空虚,便派兵试探性进攻南部边境。
林惊羽沉着应战,依托地形优势,击退来犯之敌。同时派人快马北上,向武泽苍汇报军情。
武泽苍接到消息,心知必须速战速决。于是改变策略,不再追求全歼蛮夷,而是采取擒贼先擒王之策。
根据情报,蛮夷各部首领正在黑狼部大营会盟。武泽苍亲率五千精骑,星夜奔袭,直捣黄龙。
北地的夜晚寒冷刺骨,五千铁骑悄无声息地穿行在荒原上。每个人都用布包住马蹄,口中衔枚,以免发出声响。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们终于看到了黑狼部大营的篝火。武泽苍举起手,全军悄然展开包围阵型。
“记住,目标只是各部首领,不必多造杀孽。”武泽苍低声吩咐。
号角响起,五千铁骑如离弦之箭冲入敌营。蛮夷措手不及,顿时大乱。武泽苍直取中军大帐,与黑狼部首领展开激战。
刀光剑影中,武泽苍的剑法如行云流水,终于一剑刺穿黑狼部首领的咽喉。白鹿、青牛二部首领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团团围住,只得投降。
一夜激战,破敌大营,斩杀黑狼部首领,俘虏白鹿、青牛二部首领。蛮夷群龙无首,顿时大乱。
武泽苍趁势招降,许以重利:“若愿臣服,开放边贸,和平共处;若负隅顽抗,格杀勿论!”
在白鹿部首领劝说下,多数部落选择归降。唯有部分黑狼部残部北逃,但已不成气候。
至此,北疆暂告平定。武泽苍重整边防,任命老将周镇为燕云都督,率兵一万镇守边关。又与被俘首领盟誓,约定互不侵犯,开通边市。
安排好一切后,武泽苍立即率军南返。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大皇子绝不会善罢甘休,李自忠也在虎视眈眈,而和二皇子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南归的路上,武泽苍站在高处,远眺南方山河。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生存。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就必须走下去,直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那一天。
他开始筹划下一步战略。和州不能再偏安一隅,必须主动出击,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
风暴,即将来临。武泽苍握紧剑柄,目光坚定如铁。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将勇往直前,为了这片土地,为了万千黎民。
夕阳西下,他的身影在余晖中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与这片他誓死守护的土地融为一体。北方的烽火暂熄,南方的战鼓即将擂响,而武泽苍,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