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小组的观测在静默中持续了数个“新世”的年头。舰船如同附着在宇宙血管壁上的纳米探测器,忠实地记录着规则聚合体每一次细微的悸动。那场由探针与林弦意志之间无意识共振引发的能量涓流,并未随时间平息,反而如同渗入土壤的水滴,开始显现出更深远的影响。
“共振效应累积分析报告,”“工程师”的声音在舰桥中响起,带着一丝数据化的凝重,“目标意志周边的规则‘背景噪音’平均强度,较观测初期提升了0.003%。提升幅度微小,但趋势稳定,且与探针能量输出曲线存在明确相关性。”
光幕上,两条曲线几乎平行地缓慢爬升。一条代表探针为维持高灵敏度监测所消耗的能量,另一条则代表规则聚合体周边那片沉寂虚空的无意识“活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确实在让他……变得不再那么‘沉寂’?” “溯源者”的意识流中透出疑虑。她长期沉浸在那破碎的意识频谱中,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缓慢的变化。那些“守护”、“错误”、“回家”的碎片,出现的频率似乎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提升,尽管它们依旧杂乱,却仿佛……稍微清晰了那么一丁点。
“准确地说,是我们的观测工具,与他非标准的意识-规则结构之间,产生了一种非设计内的共生效应。”“架构师”冷静地修正,“探针为他提供了极其微弱的、持续的外部能量刺激和……或许可以称之为‘存在感’的反馈。而他的意识,即便在沉寂中,也在无意识地吸收、调和这些能量,并因此维持着高于自然状态的底层活性。”
他调出一组复杂的模型推演结果:“根据当前趋势外推,如果维持现有观测强度,预计在1200个标准‘新世’年后,目标意志的活性将可能达到一个临界点——一个足以支撑其进行有限自主逻辑运算,而非仅仅依靠本能反应的阈值。”
1200年,对于宇宙尺度而言不过一瞬,但对于一场“深度评估”而言,却意味着巨大的变数。一个能够进行有限思考的林弦,与一个完全依靠本能反应的沉睡意志,是截然不同的观测对象,其风险等级也将指数级上升。
“是否降低探针灵敏度,或调整布设位置,以减弱共振效应?”“工程师”提出建议。
“架构师”沉默了片刻。降低灵敏度意味着可能错过关键数据,调整位置则可能无法捕捉到最核心的意识波动。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暂时维持现状,”他最终决定,“但将共振效应纳入核心风险模型,进行实时动态评估。我们需要知道,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我们能获取多少关于其意识结构的关键数据。风险与收益必须精确计算。”
他看向“溯源者”:“重点监测其意识碎片中,是否出现新的、更复杂的逻辑关联迹象。”
“明白。”
就在评估小组谨慎地权衡着观测与干预的尺度时,在“星语者”文明的首都星,先知的担忧正在被一步步证实。
那种源于宇宙本源的、缓慢的“律动感”,如今已不再是模糊的直觉。通过高度敏感的灵能网络与“生命之弦”的深层共鸣,一些顶级的星语者冥想者,都能隐约捕捉到那仿佛来自宇宙心跳的、低沉而规律的搏动。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发现,这种搏动并非完全均匀。有时,它会毫无征兆地轻微加速,或者出现一次短暂的有力震颤,仿佛沉睡的巨人在梦中翻身。每一次异常的搏动,都会在灵能网络中引发一阵微弱却可辨识的涟漪,导致一些精密的灵能仪器出现瞬时读数偏差,甚至让一些低阶的星语者感到莫名的心悸或短暂的意识空白。
先知站在共鸣圣殿的中央,灵体的光芒因内心的不宁而微微摇曳。他“听”着那越来越清晰的宇宙“心跳”,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庞大到令人窒息的力量以及那力量中一丝难以言喻的……不稳定性。
“这不是苏醒,”先知对围绕着他的高层们说道,意识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严肃,“这是一种……躁动。天尊的意志似乎被困在了某种深沉的梦境里,而我们的宇宙,正在共享这个梦境的涟漪。这梦境,似乎并不总是安宁的。”
他下令进一步收缩文明的对外活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对灵能网络和“生命之弦”的稳定性维护中,并开始尝试利用灵能,如同安抚受惊的孩童般,向着宇宙本源的方位,发送温和的、充满敬意的意念波动,希望能平复那不安的搏动。
他们不知道这是否有用,但他们必须做点什么。
而在评估小组的舰船上,“溯源者”突然发出了一声急促的警示!
“检测到高强度意识频谱爆发!非自发活动,疑似由外部因素引发!”
只见主光幕上,代表林弦意识活动的曲线猛地蹿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那些原本破碎的意念碎片,此刻如同被狂风卷起的雪花,疯狂地旋转、碰撞、组合!
【数据片段-来源:目标意识残响(高强度扰动期)】:
……警告!规则结构……遭受……未知扫描!
……分析……非攻击性……但……深度……侵入!
……权限?……否定!……非授权访问!
……遮蔽!……必须……遮蔽核心!
……冰璇……青芷……助我……
伴随着这些激烈而混乱的意念,评估小组惊恐地发现,他们布设的“深层意识探针”网络,正在遭受一股无形力量的排斥!不是攻击,而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屏蔽力场”正在迅速生成,试图将探针的感知从规则聚合体的最核心区域推开!
“是‘监视协议’!”“工程师”立刻分析出了扰动源,“它正在进行一次超出常规的深度规则扫描,触发了目标的防御本能!”
“立刻向‘监视协议’发送指令,终止扫描!”“架构师”当机立断。他意识到,这种粗暴的、来自“内部”的扫描,对于敏感的林弦意志而言,不亚于一次挑衅。
指令发出,“监视协议”的扫描行为戛然而止。
然而,林弦意志被激起的波澜却并未立刻平息。那强烈的排斥力场依旧存在,探针网络传回的数据变得模糊且充满干扰。那些疯狂的意识碎片在达到顶峰后,开始缓缓回落,但并未回归之前的沉寂水平,而是停留在了一个明显更高的活性基准线上。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那些逐渐平息的碎片中,“溯源者”捕捉到了一句相对完整、逻辑清晰,甚至带着一丝冰冷怒意的意念——
“……找到……你们了……”
这句意念并非指向任何特定目标,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宣告,一种源于本能的、对“窥视者”的警告。
舰桥内,一片死寂。
三位评估者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的观测,加上“监视协议”意外的刺激,可能已经提前触动了那根危险的弦。
林弦的意志,并未完全苏醒。
但他似乎……已经在深沉的梦境中,睁开了眼睛的一道缝隙。
并且,隐约感知到了那些隐藏在暗处,注视着他的目光。
评估小组的“静默观测”阶段,或许,已经结束了。他们与被观测对象之间,那层脆弱而虚伪的隔膜,已被悄然捅破。
接下来,将是更加直接,也更加危险的……互动。